郑愁予的诗歌意象(100句)
一、郑愁予的诗
1、关不住的长睫翼一样的翩翩
2、是陈列且在卖与非卖之间
3、你该知道的,那灰色的贵族——
4、二 东风不吹“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江南”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意象,它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上无以数计闺怨的地域,也承载着自己母亲战时的牵挂思念。“我”有着郑愁予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历史长河中因为兵役、徭役、游学、经商等原因漂泊在外的游子。美丽如莲花一般的闺中女子,在一年一年的守候和期盼中老去,如同莲花的开落。一个“等”字是多么的沉重又漫长,从“首如飞蓬”的诗经女子到“涉江采芙蓉”的乐府女子;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唐诗女子到“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的宋词女子;从“瘦影自临春水照”“泪与残红落”的明清女子到自己的母亲。
5、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
6、或许……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
7、85岁的郑愁予精神矍铄地微笑着向观众微笑致意,眼里满是慈和祥善的目光。
8、我的夜行衣和月光是一样的白
9、《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10、张世轩重庆卫视《重庆新闻联播》主播,主任播音员,重庆市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五届重庆市青联委员,重庆市播音主持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本硕连读、获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学位。
11、长春藤一样热带的情丝,挥一挥手即断了,
12、因写出“散诗纪游”与异域漂泊之感,而喻为“浪子诗人”;
13、有命运垂在颈间的骆驼,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
14、轻贴上船舷,那样地腻,与软
15、曾嬉戏於透明的大森林,
16、多石笋的上游有蓝钟花的鼻息
17、飘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
18、这是故居的园林,石阶向
19、且安於施虐白昼的罪名,
20、忧伤的咽喉岁月期期艾艾地流过
二、郑愁予的诗歌意象
1、反正已还山门且迟些个进去
2、我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你只觉得
3、1974年,杨牧为《郑愁予诗选集》所做长序《郑愁予传奇》,对其诗歌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滴现代的。”“中国的中国诗人”,正是对郑愁予的诗歌最为精当的评论。
4、哦!智慧的血需要延续,
5、诗歌以“错误”为题自然包含着作者内心的这种怜惜与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历史和现实中闺怨现象的责怨,闺怨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郑愁予要替历史上闺中寂寞哀伤的女子鸣不平,替自己母亲往日苦痛的生活鸣不平。
6、然而,你有轻轻的哨音啊
7、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8、在一青石的小城,住着我的情妇,
9、与学科学的女友争论一撮骨灰在夜间能燃烧多久
10、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11、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12、郑愁予的《错误》,没有哭哭啼啼。江南女子的愁怨,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清新雅致,绮思无穷。“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小诗到了最后这两句,点明了诗题,原来这个“错误”,是这样一个给人以隽永回忆的“美丽的错误”,至此,也点明了全诗的抒情视角。
13、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14、自从来到山里,朋友啊!
15、我再再地断定,我们交投的方言未改
16、错误作者: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足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7、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18、浅沙上,老是栖息著五色的鱼群,
19、如果,我去了,将带著我的笛杖,
20、别劫去我的忧郁;那个灰色的贵族;
三、郑愁予的诗歌代表作
1、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
2、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3、清新雅致的婉约风格
4、你也许带看被放逐的忧愤
5、为那七彩的虹弓缀一根弦
6、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7、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8、或许,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
9、果真你底声音,能传出十里吗?
10、第二个旋风吹响催眠的铃子
11、高架起重机的长鼻指着天
12、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
13、舟上的快意只是呀地一声
14、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15、那高悬薄翅的铁马,你要轻轻地摇
16、且相逢於这小小的水巷如两条鱼
17、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18、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套板化譬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不再甘于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喻体被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
19、读着这首小诗,达达的马蹄声清晰地传入读者的耳鼓,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美丽画面:三月江南的小城,弯弯的柳树枝条长出了细细绿叶,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泛着幽幽淡青色的光,傍晚时分,幽静的小巷响起了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这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声声敲在小巷深处一位江南女子的心上,多么熟悉的声音啊!
20、小舟的影,像鹰一样,像风一样穿过……
四、郑愁予的诗歌图片
1、而冰质的蓝溶作紫竹的朝露
2、两年前,小象曾有幸亲眼见过郑老先生。先生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仍旧精神矍铄,戴着一顶黑色毛呢圆帽,挺直着略显单薄的身躯,一副黑框眼镜后是充满柔和与亲切的双目,他安静地坐在与会者之中,便是最好的一幅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绘画之作。会后欲与先生合照、求取签名者众多,先生虽久坐疲惫,仍不厌其烦地接过纸笔或望向镜头,不禁让人暗自感叹其诗人风范。
3、若是,朋友,你不曾透视过生命
4、每夜,我擦过黑石的肩膀,
5、1953年于纪弦结识,三年后,与八位诗人共同发起“现代派”。1968年赴美爱荷华大学留学深造,后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此后即在耶鲁大学担任教授。退休后在台湾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其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雪的可能》《刺绣的歌谣》等等。
6、他们都在迎接曾带给自己无限感动的诗人——郑愁予。
7、题主好。鉴赏诗歌,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就要从整个诗歌来理解。
8、被用于航向一切逆风的,
9、果真,啊!你底眼,又是如此的低微麽?
10、“东风不吹,三月的柳絮不飞。”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这是江南最美的季节,可“纵是有良辰好景,更与何人说?”这个美丽的季节,不属于闺中等待的女子,属于她的只是寂寞的黄昏,她的心如同关闭的城,紧掩的窗,春风吹不进去,柳絮也飞不进去,美丽与她无关,忧伤、思念、等待占据着她的内心。
11、第一小段,“我打江南走过”,六个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十五个字,长短句交错。在诗第二段中,凡“你的心……”均是长句,写“我”多为短句,读起来错落有致,节奏鲜明。长短句交错,带给读者的还不仅于此。短句暗示的是“我”作为一个过客来得匆匆,我们仿佛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在目送过客匆匆而过;长句暗示的是江南女子等待之悠悠,思念之绵绵。这样,心随字动,怎不为江南女子执著的爱情而感怀。
12、高处没有鸟喉,没有花靥
13、那是阴了,而且飘着雨的流苏
14、而两岸啊犹为约定的献身而童贞着
15、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16、推衾欲起的媳妇便怅然仰首
17、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8、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19、颤栗了门深柳枝垂的巷子
20、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五、郑愁予的诗集有哪些
1、他诗中独特的音韵美也吸引了许多音乐人为之谱曲成歌。
2、过桥的马儿呀不回头……」
3、(经典诗库)徐志摩经典诗七首
4、挥沉了处子般的款摆着绿的岛,
5、後来便让风鼓起黑色的大氅
6、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
7、对偶来的人,缄默——。
8、而你来只要停留一个时辰
9、——读书,修身,观天下!——
10、幽灵们默扶着小拱窗浏览野寺的风光
11、以同样如玉之身,共游於清冥之上
12、窗下是熟悉的扫叶老僧走过去
13、《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全诗以雨为中心意象,开阖发展,形成从展示(第一节)到发展(第二至第七节)到概括(第八节)的充满快乐气氛的“春雨交响曲”。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表达了对小朋友的关爱,自己的付出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渴望。表达了春雨热爱大地万物,希望人们能够亲近它。表达了春雨自述来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14、读着这首小诗,达达的马蹄声清晰地传入读者的耳鼓,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美丽画面:三月江南的小城,弯弯的柳树枝条长出了细细绿叶,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泛着幽幽淡青色的光,傍晚时分,幽静的小巷响起了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这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声声敲在小巷深处一位江南女子的心上,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是自己远行的心上人回来了吗?她的心狂跳起来,一跃而起,扑向窗边,揭开许久没有揭开的窗帘,向达达的马蹄声处望去……失望挂在她的脸上,她又慢慢地放下了窗帘……
15、撩起你心底轻愁的是海上徐徐的一级风
16、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17、额上新的殿堂已醮起,而哪儿去了
18、我是这样油然地记取,那年少的时光
19、该诗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20、我心的废厦已张起四角的飞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