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词为什么是哀怨愁苦的情调(100句)
一、纳兰性德的词
1、爱它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2、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3、此阕为悼亡词。起首三句即以“月”之圆缺引发人生不圆满的感叹。然而月再辛苦犹能盼来一月一圆,人面临的却是永远的分离。歇拍“不辞冰雪为卿热”句是此词中最令人震撼的爱情誓言:只要能够挽回妻子的生命,那么词人也像荀粲那样,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包括生命!这样一首充满悲壮情怀的悼亡词,结句“春丛认取双栖蝶”却似乎洋溢着淡淡的喜剧色彩: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一双蝴蝶,是春天里很美好的景色。这好像是词人给这首悼亡词安排的一个“光明的尾巴”,可透过表面上这一点喜剧色彩,我们看到的是更浓厚的悲情——死后魂魄化为蝴蝶双飞双宿,那终究是神话!这也是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感”的写法,用快乐来反衬悲哀,悲哀会显得更加浓厚。
4、读这首词,不能不让人想起《红楼梦》。
5、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6、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7、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8、五月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暮春季节。黛玉葬花的好时节!
9、清·纳兰性德《木bai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10、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11、此词由现境而回想当年,离别、相思、期盼与别后困顿次第写来,情深意厚,令人动容。上阕从离别直写至今,“自此”二字绾合今昔,时间段落颇为分明。起句言别离之时,次句言别离之初,此后便集中写当下景况与心境。“盈盈”句乃从《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化出,而用意更为婉转,盖此离别有不得已者在。“便无”一句既写别离之凄惨,也含括了别后流离之形,“风雪”一词兼含自然风雪及相关隐喻。下阕写现时思念,但一种相思,两处落笔,词人之企盼,遥想女子之裁书作字、描剪春幡,虽稍慰苦思,但毕竟仍未能相聚。此词隐约之中,或有本事。
12、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
13、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14、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15、纳兰性德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晚清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16、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17、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18、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19、断云泽为您其实纳兰容若有两首词最为著名.即“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为后世人所传诵.其一《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雨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其二《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0、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二、纳兰性德的词为什么是哀怨愁苦的情调
1、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2、内容介绍: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部分章节:琴瑟合鸣幸福有时候真的就在身边,只是你被悲伤和忧愁遮住了双眼,误以为所有的喜悦和快乐都很遥远。上苍是公平的,它就是一杆平稳的秤,称得出人间离合悲喜的重量。所以,冷暖往往是分两不差,你寒凉的时候,会给你暖;你悲哀的时候,会给你喜。北京的冬天很冷,接连下了好几场雪,明府花园的梅花争相绽放。都说梅花报春…………
3、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4、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5、有一个男子,与妻子十分恩爱。有一年寒冬腊月,妻子患病,浑身发热,于是他就到院子里让风雪吹打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回到屋中,用身体为妻子降温。
6、人生若如初见是纳兰容诺(纳兰性德),全诗内容如下: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
8、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9、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10、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11、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
12、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3、料应重度隔年花,莫问花前事。
14、况周颐曰:《饮水词》有云“吹花嚼蕊弄冰弦”,又云“乌丝阑纸娇红篆”。容若短调,轻清婉丽,诚如其自道所云。
15、可怜的是,苍天无眼。妻子还是去世了,他也因为受风寒而病重,没过多久也去世了。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7、爱情词。词以“昏鸦”为起,悲情陡然而生,一“尽”字又极显时空之寥落,以此引出词人之“恨”。为谁而恨?词人先巧妙设问,而后含蓄作答:为香闺中那位具有咏絮之才的女子,更为无法挽留的爱情。结句“心字已成灰”一语双关,既表时间消逝,更暗示着一缕心香消散已尽,空留词人无限怅惘。此小令婉丽凄清,含蓄隽永,诵之余音不绝,堪称天籁。
18、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9、《采桑子》缠绵细腻,开篇之笔很惊艳,二句描摹叙说近似白话,朴实自然。结句化用了晏几道《清平乐》中的词句,平白直浅,流畅自然,意境幽深而不乏优美动人。
20、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三、纳兰性德的词
1、评价纳兰性德的词的具体要求如下:评价纳兰性德的词首先应该以鼓励为基本初衷,无论对作品的赞赏或者批评都应该以此为准则。评价纳兰性德的词应该坦诚客观,重要的是指出优点或不足给别人可以思考的空间,同时也可以促进自己的进步。评价纳兰性德的词要保证说的内容不会产生歧意是评论语言的基本要求,避免所说的和希望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2、康熙年间,词人在残雪之夜独自徘徊,联想到自己生活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为了表达内心的惆怅,故作下此词。
3、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4、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5、纳兰性德曾多次表达过他愿意追随卢氏而去的心情,如这首《画堂春》表达了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的愿想。
6、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7、性德多次巡视塞外的亲身经历,使得其边塞词非闭门造车,而是多赋所见所闻,多抒真情实感。然其边塞词少有英雄建功立业的雄壮激昂,多有历史兴亡、世事沧桑的感慨。此词着笔亦非再现古战场昔日的激烈、英雄壮志凌云的慷慨,而重在描绘历经时光洗涤过后废弃古战场的荒凉,饥乌云集,野雉群飞。“英雄碧血”,是昔日的壮怀激烈;“东风回首”则是今日的荒芜衰败。“玉帐”是昔日的英雄将帅运筹帷幄之处,紧接一“空”字感叹英雄功业灰飞烟灭。“金笳”喻战争的号角声,又紧接着“罢吹”二字,极言战场今日的萧条。由今昔对比导出性德独特的历史意识:“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战场的血腥争斗,也许能成就一时的英雄,然而历史长河滔滔奔涌自有其兴亡顺逆的规律,又岂是人力可以左右!
8、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9、在忘记你的样子之前,在我老去之前,要为他写一首诗、画一幅画,热情和冰冷相间,恰好与黎明相似。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1、全词写词人与妻子的再一次分别,词人在“残山剩水”的旅途之上,生发出了痛苦的相思之情。全词用的全是平淡语,结句似也无甚新意,但全都凸显词人心境的悲凉。
12、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3、作品原文: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14、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15、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6、春残。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胡蝶儿。
17、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1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20、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⑵
四、纳兰性德的词风
1、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3、这份爱的深情,对于这位敏感而多情的才子,又怎会例外。
4、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5、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曾有《金缕曲》两首寄吴兆骞,其时纳兰性德初识顾贞观,读顾词后大为感动,甚至为之泪下,遂郑重承诺全力营救吴兆骞,此词应作于此时。上片多慰藉顾贞观之辞,亦是对众多恶意猜测攻讦的不屑与反驳,谓两人友谊实基于情意相投,相见恨晚,而非顾贞观追名逐利的手段。下片转而详述自己对这份友谊的珍视,对知己的肺腑深情。郑重承诺“绝塞生还吴季子”,并排除万难兑现诺言,更是性德义薄云天之举。当代词学家夏承焘先生曾云:“所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其一往情深如此。”可见性德之至情至性。
6、梦境真美。终究是一场空幻。这才有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
7、该词做得非常细腻,上片写出纳兰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辜负”、“闲行”、“独自”从这些词语中,能够体会到纳兰内心的寂寞和无聊,只有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独,因为他人不懂。而到了下片的时候,词人便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沉郁的心情,首先是害怕回首往昔,词人害怕提起当日的事情。因为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纳兰面对的回忆不过是空城一座,而词人自己,只有在城外兴叹。
8、残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他能做的,只能像你我一样,在肠断心碎之后,“忆平生”了。
9、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10、摇落后,清吹哪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11、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12、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13、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1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6、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17、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如下:《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18、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19、隔着茫茫人世和滚滚红尘,我与你已经错过。失去的痛,让纳兰的呼喊显得这么苍白,却有着呼天抢地的悲恸。这种悲歌,不仅是委屈、遗憾、感伤,它是喃喃的絮语,是卑微的抗争。
20、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五、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
1、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2、纳兰词集评(拟古绝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摘自《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生死不渝。
4、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5、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6、纳兰容若《饮水词》经典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饮水词》全文: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近来怕说当时事,结编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8、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今年。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10、词的上片写景来营造氛围;下片抒发了词人惆怅之情。全词景清情切,令人动容。
1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12、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1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14、《春明外史》中,张恨水写到过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15、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16、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17、诗如同一出大戏,不能没有高潮,也不能场场都是高潮。总是要有铺垫,有过场。诗也一样,要朴素,也要灵动。要有诗身,也要有诗眼。处处皆灵,则无灵;处处皆眼,则无眼。“一枝春色又藏鸦,白石清溪望不赊”,诗人力求平实、质朴;“自是多情便多絮,随风直到谢娘家”是灵动的诗眼。作者运用双关手法,既实写了柳絮轻舞飞扬的姿态,又暗含着春柳多情多绪,多愁多感。景与情融合得十分自然贴切,巧妙含蓄◦由多情柳联想到多情女,由多絮联想到有“咏絮才”的大才女,多么清晰的诗心,多么流畅的诗脉。
18、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19、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20、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