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文什么意思(100句)
一、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九江古称浔阳,有江西省北门之称。北隔长江与湖北、安徽相望。紧邻长江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赣江也由此注入长江。九江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以天下奇秀庐山最为出名。
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同是一家人,共饮一江水
3、艹怎么这么好笑哈哈哈哈哈高中噩梦
4、一句为了你,胜却人间无数。
5、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这里至今保留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沧桑而古朴。另外,这里充满抗战精神和人文主义气息,抗战时期,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迁入,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也曾在此生活过八年。长江静静流过,李庄古镇也在静静地记录自己的故事。
6、于是,她洗尽铅华,不顾世俗眼光,与李之仪成婚。
7、长江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人屏息眷恋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9、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在此期间,他遭受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不幸,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这时他遇到了当地绝色歌伎杨姝,一见倾心,互为知音。这首诗就是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10、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11、有点类似乐府诗,浅显直白,不华丽,却真挚,一颗真心,恰如清泉石上流,清澈见底。
12、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 此恨何时已 ”翻出“定不负相思意 ”,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13、(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词曲。
1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5、"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原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第一次见到就牢牢记下了文首处是我偷着改动过的"我"和"头"字都偏白话"君"及"尾"字恰巧好听又足够有味道两者相配刚好而一江水既不累赘重复又更显得亲密无间后来说给因为我们小橘认识的小妹妹听她原话讲"君在头我在尾这个感觉就更怎么说呢就我去寻君需逆流而上这种感觉"一下子就觉得哇小妹妹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为找到你爱你拥有你甘愿逆流而行徒步万里穿过时光洪流去你身边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了
16、这支曲子是范仲淹最爱的一曲,他一生只弹这一曲,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17、一切又回到最初,李之仪再次失去了一切,面对命运的翻云覆雨手,李之仪对杨姝一往情深,不怕被牵连,他不断求人释放杨姝,余生不再求功名利禄,他只想跟杨姝相守。
18、这首词是李之仪在晚年时向他的女友表达自己倾慕之情的作品。全词以长江水为线索,把自己对女友倾慕的感情寄托在滔滔长江水之中,写出了作者的相思之情以及与恋人的离别之恨,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
19、仕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家庭也连遭不幸。他在《与祝提举无党》中写道:“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cu2)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我到太平州这四年里,第一年儿媳过世,第二年自己生病,从春到夏,差点丢了一条命。第三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撒手人寰了,子女也相继离去。第四年,身上长满了廯疮,饱受病痛折磨。仕途、家庭、身体连遭不幸,李之仪此时已经到了人生的低谷,生的希望也是那么的黯淡、渺茫。
20、武汉是湖北省省会,长江中游及华中地区中心城市。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京广线与沪蓉铁路的交汇处,汉江也由此注入长江。这是一座山水与人文历史并重的城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保留有辛亥革命遗迹及外国风貌建筑,尤其每年三月武大樱花盛开更是吸引不少游客。
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文什么意思
1、内蒙古河源至托克托为上游,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覆盖较好;马多至青铜峡干流峡谷,水能资源丰富;河套平原下青铜峡,灌溉发达,可通航。托克托以河南桃花沟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资源;黄土高原两侧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2、朝天门位于重庆东北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这里是重庆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你可以乘坐夜游两江游船,在水上沿两江欣赏高楼林立,体验山城的魅力,也可以在岸上悠闲漫步,看船只来来往往,江水滔滔东去。
3、镇江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有著名的金山寺、北固山、焦山等名胜古迹。
4、薛砺若《宋词通论》: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晶美,宛如《子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可爱。
5、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6、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8、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9、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10、可见,这个少女,年龄不大,却是满腔正义。不但有才,还有果敢,着实惹人怜爱。
11、“共饮一江水”字浅意深,以水贯通两地,以水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
12、果真,不久后,杨姝便嫁给了李之仪,他们也曾有过一段悠游自在的生活,生下一双儿女。
13、全词如一首情意绵绵的恋歌,以长江之水起兴,抒恋情,构思新颖,比喻巧妙,明白如话,处处有江水,又处处有深情,质朴清新中又显得曲折委婉,含蓄深沉。这不是单单只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就能达到的,它必须有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切情感不可。这样的深情是李之仪倾诉给谁的呢?据考证,李之仪五十七岁时被贬至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妻子儿女五人相继染病亡故,自己也差点染病死去,当时景况极为悲惨。
14、已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
15、李之仪在为友人写墓志铭的时候,暗讽了一个叫郭祥正的人,此人怀恨在心,怂恿地方土豪告发:说李之仪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他是借用了他人的儿子来冒领朝廷的恩荫(宋朝对士大夫以上的官员子孙可以享受加官进爵的政策照顾),这纯属无稽之谈。但当朝宰相蔡京正好借机再次打压李之仪,在完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就将李之仪贬为平民,杨姝也被杖责。没想到已到晚年的李之仪又一次遭受了妻离子散的不幸。
16、这首词是很美,很纯,简单、热烈,在受尽命运的捉弄后,他们依然只想简简单单、安安稳稳的过着日子,这场爱情和婚姻总会因为年龄、身份遭受诸多质疑,其实,这只是命苦的两个人,希望往后的余生里有一个人可以取暖罢了。
17、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18、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年代:北宋作者:李之仪裁体:诗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灭,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9、诗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作者:李之仪:1038-11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地棣(今山东)人。宋神宗朝进士,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后迁枢密院编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贬官太平州。官终朝议大夫。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20、他是苏轼门人,最广为流传的,就是那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词牌名是什么
1、感谢老板赞赏,么么哒!
2、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住在长江上游,我住在长江下游。原句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出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
5、这或许,就是命运给我们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吧。
6、当它在宜宾从北与岷江汇合时,就被称为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崇明岛以东6300多公里的东海,这条河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世界第三。
7、③长江尾:指长江下游。
8、不知何时,这江水才能枯涸不知何时,我才能跨过这一步,去拥抱你,与你相守。
9、二人虽相差41岁,却相见恨晚,互相钦慕对方的才情。
10、行走在偌大的天地间,李之仪孤身一人,无亲无故无朋无友,除了一身伤病一无所有。
11、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与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飞檐盔顶、金碧辉煌,构造独特,也被列为三大名楼之首。一直以来,因为范仲淹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声大噪。
1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3、(2)思:思念,想念。
14、履霜操琴声清冷,歌词凄苦,范仲淹去后,喜弹者为数不多,当世最著名弹的最好的一位,就是当涂的一位风尘侠女杨姝。
15、《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16、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17、《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8、这就是爱情的神奇力量。他与杨姝一见钟情,她视他为知音,他视她为知己。那年的秋天,面对日夜流逝的长江水,词人写下了柔情百转的爱情词,写给在他生命最孤苦、凄惶时出现的女子——杨姝。
19、爱情最动人的部分,莫过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20、⑷已:完结,停止。扩展资料:此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四、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下一句是什么
1、他大病一场,几乎一蹶不振。
2、焦山,位于镇江的东北面,是万里长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现与金山、北固山共同组成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由于焦山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著名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与西安碑林齐名,为江南第一大碑林。
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又无奈,又伤怀,又渴望,又甜蜜——虽然见不到那个人,但是,我知道,我们喝的都是长江的水,见不到那个人,能共饮一江水都是幸福!
4、词浅情深,是最高境界,绵绵不尽的相思,尽数融进44个字,你住在长江头,我住在长江尾。在地理距离上我们多么遥远,在心里,我们又离的多么近,江水日日夜夜不停息,我对你的思念也日日夜夜不停息。
5、李之仪五十二岁,杨姝二十八岁,相逢患难中,忘年的爱情也动人,李之仪消解了杨姝对前途的惶惑,杨姝慰藉了李之仪黯淡的人生,有了爱情滋润,生命焕发出了鲜嫩的绿意,李之仪给杨姝填词作曲,表述心怀:
6、宜宾位于四川省南部,岷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五粮液产地,也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宜宾历史文化丰富,是长江上游著名的旅游城市。万里长江也自宜宾由金沙江开始称作长江,可以说是“长江”真正的起点,也因此宜宾。
7、拓展资料: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李之仪与杨姝,始终深情,后来两个人携手游历名山大川,无比恣意,可谓神仙眷侣。李之仪宦海几经沉浮,流放之后,平反,后来又遭小人陷害,陷入低谷,之后再次昭雪,官至朝议大夫。如果没有杨姝陪伴,当涂之后,他根本就无法承受这些起落。
9、不久之后李之仪就给杨姝写《谢池春》,求爱成功: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10、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11、世人又会怎么议论我们呢?
12、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思君”“此恨”“相思”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只愿”“定不负”等词语体现了“我”情深意切的真情。
13、诗明志,词言情,浩浩宋词史,大多数都是言情之作,李之仪在大词人辈出的宋代算不上翘楚,但是,他的相思曲却情真意切,更多了一层通透。他不婉约,不曲折,却几乎把相思写尽了,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一句,不知丰富了多少后世人的情书内容。
14、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15、滚滚情意奔腾,却不忍向前一步。
16、要知道,虽然年纪尚轻,但杨姝早已是当地有名的绝色歌姬。
17、你和我,共饮一江水,两情相悦相爱相知。
18、这一首动人的爱情宣言,听得少女泪潸然泪下。
19、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20、在友人的帮助下,他们一家终于团聚,杨姝除了籍,成为一名普通人。
五、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她决定,此生就疯狂一次,追逐一次。
2、此刻,我多想向全世界宣告,我爱你。
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一曲唱毕,李之仪流泪了,沦落至此,这是久违了的理解和温暖。
5、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7、很悲惨的,被流放到了太平州,接受地方的监管。
8、婚后,李之仪对杨姝疼爱有加,杨姝也为李之仪诞下一子。
9、这一场忘年恋,对抗了时间,对抗了流言。
10、因为生活艰苦,李之仪的一双儿女,儿媳,还有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妻子胡氏,相继离世。
1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2、这次偶然的相遇,相识,李之仪的生命中出现了一抹亮色,他们两个互相闻名,很快就成了知己。
13、看见她第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14、“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蜿蜒不绝的长江水何时才能够不再流动?这种相思又相离的遗憾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我只希望你的心意也如我的心意一般,若如此,我定然不辜负你这般相思的情意。
15、际遇暗藏着凶险,也馈赠了圆满。
16、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17、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18、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作者:宋代李之仪
19、“我心 ”既是江水不竭 ,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 ”,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 ,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20、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