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七言诗大全共八句(100句)

2023-01-06 13:25:4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七言诗大全

1、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2、因为七言诗比五言诗更为舒展且富于音乐感,也更为和婉动人。在此以前,除鲍照以外,几乎没有人特别注意这一诗型。而在梁代,以现存资料而言,七言诗的作者有十余人,作品数量在百篇以上(包括含七言句的杂言诗)。这就扩大了七言诗的影响,使之成为可与五言诗媲美的重要形式。梁代七言诗与鲍照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杂言的,句式组合也较有规律,不像鲍照《行路难》那样,节奏错综变化,并且大多数是齐言体。但从中产生了一种篇幅较长、隔句押韵、数句一转韵的极富于音乐感的七言歌行(如吴均的《行路难》,萧绎、王褒的《燕歌行》等),以后成为陈、隋及唐人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卢照邻《长安古意》等,均由此生。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5、题识:风花雾柳恕分明,勉一拥书老眼瞪。无可奈何难字过,藞傞漫引杜先生。傅山。

6、释义: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有飞将军李广镇守龙城,不会让胡人骑兵越过阴山南下侵略中原。

7、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8、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0、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11、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15、有你更精彩!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1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7、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18、每句七字的诗。整首诗各句都是七字的七言古诗出现于汉代,到六朝时逐渐趋于成熟。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逮至汉武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唐代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和古体诗中的七言古诗等都属于七言诗。七言古诗中能夹杂长于七字或短于七字的长短句。参见“杂言诗”条。

19、回望天边,江水滚滚东流。山上白云,悠然自在舒卷。

20、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二、七言诗大全共八句

1、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2、翻译: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第六句用甲韵,第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4、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5、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6、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10、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11、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12、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13、《送羽林陶将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三韵诗。

14、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6、◆贾泓藏头诗之——(美丽篇)贾府千金回眸笑泓湖仙子落九霄赏析:首句将贾老师比作金陵十二钗,她的回眸一笑,让泓湖仙子都羞落下九霄。赞其美。◆贾泓藏头诗之——(温柔篇)贾女温淑娴静处泓洄千里唱天音赏析:贾老师的温柔、娴淑,连那水流都回旋千里不忍离去,唱着对她赞美的天籁之音。赞其温柔。◆贾泓藏头诗之(和蔼可亲篇)贾师和蔼平易近泓光天影柳风轻赏析:贾老师的和蔼可亲,就像那杨柳风轻轻拂过水色天光倒影的湖面一样。赞其和蔼可亲。

17、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8、(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19、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

20、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三、56个字的七言诗大全

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出处:唐,李商隐《咏史》

4、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6、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发展滞后,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游山西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

10、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1、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12、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石开先生访谈(下)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18、(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19、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分为古诗和现代诗。其中古诗又分古体和近体。

20、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四、七言诗大全

1、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书筒里放上仙书,在前往峨眉山的千里路途上一路携带,我会长久地思念你。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6、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8、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9、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10、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

11、桃竹镂空做成书筒,书筒上镌刻精美的文字,做工精细巧妙,堪称天工绝伦。

12、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13、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几年风雨暗中秋,此夜青辉似水流。何事闭门甘寂寞?玉楼高处不禁愁。

1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8、已没有在空阔地奔驰千里之志,也白白怀过驰驱百年之心,与夕阳下的山影相衬,自然更显萧条衰飒令人寒心。

19、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0、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五、七言律诗大全500首

1、QQ:19689887

2、"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

3、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4、夜晚时分,渔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来,取水燃竹烧火做饭。

5、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6、“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原来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但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8、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9、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10、尺寸170×5cm

11、展开全部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韩碑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古意琴歌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寄韩谏议夜归鹿门山歌渔翁登幽州台歌石鼓歌山石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并序送人游岭南望江南·梳洗罢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送陈章甫金陵酒肆留别江城子·密州出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渔家傲·秋思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由于不能留网址,请见谅

12、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13、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着《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14、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17、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8、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9、这是日本书法家山内観对本幅傅山草书《七言绝句》的一段赏评,翻译自其所著的《傅山の书法》一书。的确,当这样一幅高逾两米,宽半米的绫本行草书大轴悬挂在我们眼前时,那自由奔腾、无拘无束的气势,其圆转流畅、跳跃生姿的线条总能抓住你的目光,随着他的笔触一起腾转挪移,笔墨与板绫的接触自有轻重疾缓,墨色晕染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绮丽飞舞,酣畅淋漓,给人以生命力的思考。傅山的书法很少署有年款,这可能出於他的民族气节和遗民身份,这为他的书法具体创作年代留下了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其传世作品比较,此轴无疑是其晚年风格成熟期的精绝之作,代表了其草书艺术水准高度。

20、备注:清末北京大藏家陈剑秋,原首都博物馆旧藏。李瑞清、曾熙、胡小石题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