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倾听下级发言的词语是什么(100句)
一、上级对下级是聆听还是倾听
1、语言和文字,看似只是传递信息,其实也在无形中传递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念。
2、我们可以用“谢谢垂听”,“垂”这个字表示上级对下级的动作,如垂询(客户咨询问题),垂爱(长辈关爱晚辈)。垂听,是一个敬语。
3、聆听是一种怀有敬意的倾听,通常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前辈的一种敬语。例如:“聆听教诲、茅塞顿开”。很显然用在针对大赛评委或投资人的评判是不准确的。
4、如此说来,“聆听”也不行,“倾听”也不行,那用什么呢?如果一定要跟“听”较劲的话,建议使用“垂听”。为什么“垂”就可以了呢?什么是垂啊,“耷拉下来”对吧,“垂头丧气”,需要注意的是,“垂”有引申义,就是敬辞了,指的是“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比如“垂怜”、“垂爱”、“垂询”。
5、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大赛还是投资项目,项目路演陈述后都有问答的环节。问是由专家、评委、投资人提问,答是由项目创始人(或团队成员)针对问题的回答。创业项目的问答不是要充分肯定项目,而是对项目阐述不清的地方、评委感兴趣的地方进一步的提问。因此,在陈述结束可以使用“谢谢各位评委,欢迎批评指正!”或者“谢谢,敬请批评指正!”等等类似。
6、〔1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
7、有些阴阳怪气的背后是因为表达的受限,这背后是言论的S查,目的是维护某种秩序。有些阴阳怪气是舆论环境的恶化。
8、山东烟台/吴人民(散文)/《春天话野菜》
9、“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
10、演讲者即便是长者、即便是尊者,也不宜“自抬轿子”,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讲究谦虚美德的。说出“感谢聆听”之类的'话,是不符合口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文化的。
11、聆听是集中注意力,全聚会神的听,这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或者是晚辈对长辈的教诲的态度,不但尊重而且恭敬。
12、山东临沂/刘宝胜(随笔)《邂逅一场冬季雨雪》
13、天津静海/陈德胜(小说连载)/《世纪初的情恋上部第二章:波澜》
14、聆听凭借听觉来完成,未必需要积极思考加入自己的理解。
15、聆听(汉语词语)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多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中文名聆听外文名lintin拼音língtīng
16、宁夏中宁/康馨月(散文)《不一样的春天》||指导老师吴婧雯
17、山东临沂/刘宝胜(微小说)《隔离》
18、〔18〕王重民.敦煌曲子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
19、聆听(língtīng)
20、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等优点。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要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为倾诉者排忧解难。
二、上级倾听下级发言的词语是什么
1、久闻她的琴艺非凡,今日亲自聆听,果真名不虚传。
2、主要区别有,指代不同、侧重表达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3、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4、引证:巴金《秋》一:“她也专心地在一边倾听。”
5、他差不多比我年长50岁,听他谈过去,对我来说就像听冒险故事,也不深思故事是真是假,只是用心的聆听一个忘年之交尽诉往事。
6、贬己尊人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这种礼貌现象在称谓上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妻子和子女的谦称或贬称。比如,在古代有文化的中国人,一般在外人面前提到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不才”等;提到妻子的时候会用“拙荆”“贱内”“内人”等词表达;称呼自己的子女时多使用“小儿”“小犬”“犬子”“息女”“小女”等词汇;女子自称“妾”“妾身”“贱妾”等。此外,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也拥有自己的谦称或贬称,比如,出家人一般自称“贫僧”“贫道”“贫尼”等;政府官员面对上级或君王时称自己为“下官”“末将”“微臣”等;君王一般称自己为“孤”“寡人”。
7、诸位考生现在明白了吧,面试结束,说“谢谢倾听”合适。
8、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
9、以下是聆听的相关介绍:
10、新疆奇台/步金萍(诗歌)/《庚子二月二偶书(外一首)》
11、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语出汉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12、“聆听”在现汉语中多在书面语中使用,而且一般出现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但是,总有一些人因为误用而贻笑大方。许多人做完报告,最后一句是:谢谢聆听!这样的说法显然错了。下面就是误用“聆听”的例子:乡间聆听哭丧歌。(《新民晚报》2009年4月5日)这例子中的“聆听”用得不是很恰当,应改为“听闻”,这显然没有弄清楚“聆听”的本义,以及它的使用对象和范围。
13、在家庭中,不少父母仍具有比较强的等级观念,“我说的你就要听”,“我错了,我也是你的家长”。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中国,关于“原生家庭”的反思越来越多,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在逐渐现代化的社会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与仍保有传统等级观念的家长。
14、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九章——冷夜咕咕叫起来)》
1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二章——小长工)》
16、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六章——张老蔫蒙冤丧命)》
17、他聆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仔细地权衡着每一种方案的利弊。
18、(说明:序号只代表上榜的时间顺序,并非名次)
19、宝栋,山东省菏泽市人,高中语文教师。爱好:散文、杂文、随笔、小说、诗歌、书法。工作之余,常在墨香与书香间留连,感受古人情怀,品味名家志趣,或小诗或杂论或散文或小说或挥毫临帖,意兴所在,乐在其中。
20、我想说的是“百度百科“的解释有一点点瑕疵,但关乎实质,即:”聆听“应为”谦辞“,而非”敬辞“。
三、聆听可以用于上级对下级吗
1、这样说来,确实不合适,我就一普普通通老师,资历尚浅,聆听我的表达,确实不够格。可问题是,课件是我自己上课用,面对的不是同行而是学生,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到被冒犯呢。
2、释义: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
3、以上为一孔之见,请各位批评指正。
4、可能有看官会说:严老师,我是一个领导或者将来会是一个领导,难道在我的报告结束之后也要说“感谢垂听”、“敬请批评指正”?届时我是一局之长、一校之长总可以感谢下面这些下级晚辈的“聆听”了吧?低调,低调,一定要低调,恐怕那个时候也不得行。这样的词汇使用是有方向性的,各位老师表示刚才聆听了某校长的发言可以,但是某校长不会说:感谢大家的聆听。
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一章——好漂亮的大表姐)》
6、而且,为什么一定要与“听”较劲呢?用“敬请批评指正”不香吗?
7、面试者目的是做高中语文教师的,而“聆听”竟然用错,且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我无语。
8、〔15〕王丽.一念之转:心态改变的力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
9、领导来参加你的演讲有几种可能:
10、〔21〕冯雪峰.雪峰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
11、河南邓州/肖旺范(散文)/《珍惜生命》
12、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三章——万能)》
13、“倾听”的拼音:(qīngtīng)
14、河南南阳/余修生(散文诗)/《咱家的麦子熟了》
15、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最新修订版)
16、创业项目已经进到一定的比赛环节或者拿创意去见投资人时,应该说这些项目都已经经过多次内部团队研讨以及创业导师的辅导,但仍然不断见到许许多多的“谢谢聆听”不能不说十分不解。
17、倾听是可以使用在这种场合上,既表示了自己真诚的谢意,又不失作为下级的尊重之情。
18、聆听,是一个谦语,意思是:恭敬地听。一般指下级听上级的意见、或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诲。例句:我聆听了您的讲座,受益匪浅。
19、让我们先看看“聆听”。百度中的聆听词条是这么解释:“聆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íngtīng。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聆字从耳从令,令声。“令”意为“吩咐”。“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本义是倾听吩咐。引申义为倾听。”
20、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语出汉杨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四、聆听一般是上级对下级
1、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2、山东临沂/冯启明(散文)/《心心念念的“三区”》
3、从《说文》的解释可以看出,表示“听”义的“聆”和“听”二字相互为训。“听”有服从、顺从的意思,“聆”也有这样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笑吟吟的这个意义弃而不用。
4、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五章——“大嘎鱼”设下陷阱)》
5、那用倾听还是聆听真的重要吗?如果你感受到的是“认真地听”,那二者并无区别。如果,你感受到的是等级差别,那就天差地别。
6、倾听的主要内容有?倾听应该是身体前倾认真的听。比如说,某公司业绩下滑,公司领导来到车间查找原因,倾听大家意见,对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倾听一般是上级对下级“听呼声”“听意见”“听心声”等等。
7、宁夏中宁/张思瑜(诗歌)《致敬武汉,相信中国》
8、广东潮州/陈明(散文)/《游老君山断想》
9、现代汉语语法明确讲了词汇的谦敬之分,敬辞,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恭敬;谦辞,与之相反,是交际中表示自我谦虚的话语。而“聆听”一词,属于敬辞,表示恭敬虔诚而认真地听,带有尊敬对方的感情,通常用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之间。例如下级对上级说,“我们聆听了您的报告,深受启发。”这是下级对上级报告人的尊敬,这时候主讲人表示感谢可以说声“谢谢”,而不该说“谢谢你的聆听!”
10、那面试结束时到底该怎样说呢?
11、读音:níngtīng。
12、所以,如果真的关心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这些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13、中文编辑校对(QQ群):302032982(1)
14、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常用“聆听”一词,如:众信徒正襟危坐十分虔诚地聆听着;再如:久闻她的琴艺非凡,今日聆听,果然名不虚传。
15、聆听指的是用心去感受和听的意思,也就是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的意思。聆听既可以是用耳朵去听,也可以是用心灵去感受,而且聆听基本上都能够用真心去感受的。
16、有的看官可能会说,有这个必要纠结吗?还真有必要,曾有报道某位博士答辩因最后使用了“感谢各位专家的聆听”,被“各位专家”揪着“聆听”批判了十几分钟,有位青年学者在参加人才评审答辩时也使用了“感谢聆听”,被几位评委集体杯葛。
17、倾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18、山东菏泽/王宾(诗歌)/《父亲》
19、你这样做有笼络人心的嫌疑。一般情况下上司是不会给下属送礼的。即使你有这个好意也应该处理妥当一些。1,给领导送礼。应该登门送礼。最好是打听好家里无外人时候。一般你送礼之前电话通知说要去一下领导大多时候都会意会,告诉你何时合适去。其实最大的关键是你的礼品送什么。呵呵。至于同级别的同事不要通知。记好。2,如果你想送给下属礼品,应该找一个何时的时机,没有别的领导在场的时候送礼物。而且必须要三缄其口。最好不过的就是下级给你送礼时回礼。
20、中文编辑校对(2)(QQ群):236902340
五、上级对下级的聆听 怎么说
1、故而,请考部分考生面试结束时别再使用“谢谢聆听”。
2、许多人被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吸引,纷纷驻足聆听。
3、所以,当自己讲话完毕,听众掌声响起来的时候,礼貌地说一声“谢谢”就行了,千万不要自我说“聆听”,这“聆听”还是等着听众去说吧。
4、“现时正在演说,好些人物都在那里聆听法音。
5、容易用错的50组词语(图)
6、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7、今天聆听大师一曲演奏,犹如荒漠获甘泉,空谷闻足音。
8、弄清楚“聆”的本义以及用法以后,我们接着来看一下“听”字。“听”的繁体字写作“聽”。《说文·耳部》:“聽,聆也。”⑤意为仔细倾听。《说文·口部》:“听,笑皃。从口,斤声。”⑥这里的“听”读作yǐn,“听”的本义为笑吟吟的样子,这个意义与“听到”的意义无关,而且在古籍中也极为罕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听,聆也。凡目所及者云视。如视朝、视事是也。凡目不能遍而耳所及者云听。如听天下、听事是也。会意。耳有所得也。”⑦所以“听”的本义是用耳朵接受声音。引申为听从;接受。例如《史記·李斯列傳》:“秦王乃拜斯為長史,聽其言。”⑧又进一步引申为顺从;服从。例如《礼记·祭义》:“衆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郑玄注:“听谓顺教令也。”⑨
9、大致的逻辑是,倾听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或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诲、教导。
10、山东菏泽/宝栋(微小说)/《老哥俩》
11、倾听,倾斜着身子去听,这也是一种下对上、晚辈对长辈的态度,与聆听相似,长者或尊者可以为了表示敬畏,“倾听孩子的心声”。
1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聆听”解释为听,表示一般意义的听。我们认为,这个解释不够严谨和准确,经过分析大量的例句,“聆听”应该表示仔细地倾听。例如,杜佳楣《当爱遇上孤独》:“那这么空旷的地方,在我这‘俗人的眼中,就只有可能是聆听风声了。”⒃李明茜《35堂声音魔法课》:“此外,许多聆听音乐的研究还发现,音乐对于孩童的活化大脑效果比大人好很多。”⒄王丽《一念之转:心态改变的力量》:“科学研究显示,在就餐的时候聆听古典音乐能够帮助你控制食量,让你比平时吃得少一些,慢一些,消化得更好,就餐时的心情也会变得更加愉快。”⒅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聆听”表示仔细地听。
13、主要区别有,含义不同、用法不同、理解过程不同,具体如下:
14、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个两个词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就是尊称和谦称。
15、释义:仔细地听:屏息谛听。
16、常见的谦语:家父,舍弟,小儿,老朽,敢问,愚见,愚兄,拙笔,鄙人,寒舍。
17、估计对很多老师来说,如果没有明确地告知或查询资料,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二者的差别,也并不在意这二者的差别。反正也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感谢大家认真地听。当然,作为老师要履行维护语言规范使用以及普及正确知识的职责。关于这一点,应该没什么探讨的空间。
18、用法不同倾听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19、〔9〕许地山.缀网劳蛛(M).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
20、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七章——日本鬼子开过来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