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美妙的琴声的词语(100句)
一、比喻琴声优美的成语
1、●郑晓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高山流水,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3、(释义)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4、南辕北辙发音:nányuánběizhé释疑: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出处...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5、(提示)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的成语
6、(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7、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
8、(释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9、(举例造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10、余音袅袅:意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11、(拼音):bùjuérúlǚ
12、翻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13、(释义)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14、(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杜架阁》:“昔趋魏公子,今世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15、释义: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16、●苏婉红:以工匠精神展巾帼风采
17、(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18、(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19、(读音):yú yīn niǎo niǎo
20、(提示)比喻读书勤奋的成语
二、形容美妙的琴声的词语
1、(提示)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成语
2、喜欢今天的故事吗?快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3、这是一个公益国学课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亦作“南郭先生”。竽:古代簧管乐器,形似笙但大一些,管也比笙多一些,战国前盛行竽民间。《韩非子》中记载: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凑数,后恐败露只得出逃的丑闻。常用以比喻没有真本领,却要冒充,或用以表示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廉之词,故亦作“滥竽自耻。”南朝·梁简文帝《与汀东王书》载文:“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5、(释义):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6、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7、造句:这句激昂豪迈的千古绝吟,在心中回荡余音缭绕。
8、每天3分钟,1天1个,1年365个,积少成多,让孩子随时出口成章,传承国学内涵,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9、(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都是徒劳的。
11、万国:指全国各地,亦可指世界各个国家。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亦可指到处充满歌声。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万国笙歌醉太平。”
1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吴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13、庄子•内篇•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4、亦作改弦易张。改弦:换弦。更张:重新上弦。本指乐器换弦,重上新弦,或调整弦的松紧,使声音和谐好听。常比喻变更制度或方针。古书《魏书·高谦之传》载文:“且琴瑟不韵,知音改弦更张。”古书《三国志·吴志·孙亮传评》载文:“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
15、(拼音):yúyīnliáorào
16、《诗经》中有诗云: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17、(提示)为三十岁的代称的成语
18、●(新游推荐)《挂江湖》上线赠送满级vip特权!
19、(释义)舆人:众人;诵:陈述。指众人的议论
20、带琴的四字成语: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琴棋书画、琴心相挑、琴瑟和谐、剑胆琴心、琴剑飘零、琴断朱弦、琴瑟相调、鸣琴而治、古琴价高、琴瑟合鸣、破琴示绝、一琴一鹤、和如琴瑟、坐上琴心、琴歌酒赋、牛听弹琴、琴瑟调和、琴挑文君、琴瑟和同、瑟弄琴调、琴瑟之好、如鼓琴瑟、破琴绝弦、琴瑟失调、人琴俱亡
三、描写琴声好听的词语或成语
1、(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读音):zhū luò yù pán
3、(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4、翻译: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
5、(提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的成语
6、袅袅余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7、成语消消乐翻天第100关答案释义解析:
8、(提示)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前途无限的成语
9、(读音):sìmǎyǎngmò
10、(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
11、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2、(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3、(提示)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的成语
14、贝多芬从小就被他爸爸训练,加上他又超出常人的才华和努力练习的结果,他对音乐的不断追求(他晚年耳朵聋了都还在坚持写作,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使得他成为了一代大师。
15、●黄志康:从工匠到企业家初心未改永不止步
16、(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17、●姜力:直挂云帆济沧海
18、成语消消乐翻天第97关答案释义解析:
19、?每晚8点哄孩子入睡|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0、(释义)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四、描写琴声优美的成语
1、(释义)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2、●顾冰峰:掌握电声乐器自主核心技术成就中国品牌产品未来发展
3、●江万年:敬业乐业追求卓越
4、(释义)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宋史·邓绾传》
5、(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6、(提示)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的成语
7、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是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中的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美妙绝伦,美妙就是好的意思,绝伦就是指独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它,最早出自唐朝卢氏的《逸史》。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神是指神通,化的意思是化境,形容极其高超的境界,也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8、(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9、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不管我们受到多名大的损失,不管如何更新换代,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
10、●徐晓林:用满腔激情奏精彩乐章
1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12、(提示)比喻看事情不真切的成语
13、(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4、春暖花开、名胜古迹、山清水秀、洞天福地、水秀山明、诗中有画、目酣神醉、寻幽探胜、秀水明山、名山胜川、目不给赏、风清月皎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15、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16、我们的目标是:“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
17、死不回头雾里看花栩栩如生任人宰割昙花一现坑坑洼洼唇亡齿寒义愤填膺风雨无阻墨守成规
18、这首诗歌全面地描绘了牛的生活、饮食、住处、交配等方面,这首诗也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首对牛进行具体描写的诗。
19、(释义)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
20、(提示)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的成语
五、形容优美的成语
1、我国牛耕历史漫长,在众多的咏牛诗中,牛的形象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一心为人类造福。在众多的歌咏牛耕的诗歌中,当推宋代梅尧臣的《耕牛》诗:
2、(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
4、(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提示)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的成语
6、轻轻松松,让孩子爱上学习
7、(提示)指国家与人民的成语
8、(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9、成语故事(隔墙有耳)|嘟嘟的睡前故事
10、(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1、释义: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12、(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13、(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4、(拼音):sìmǎyǎngmò
15、(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6、(提示)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的成语
17、(释义)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18、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礼记·乐记》载文:“金石丝竹,乐之器之。”汉·孔安国的《尚书序》载文:“王(鲁恭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
19、●吴祖亮:以匠人情怀制经典名琴筑爱乐之城
20、音乐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有关音乐的成语,供大家收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