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万佛洞 龙门石窟(100句)

2023-01-25 16:37:4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龙门石窟万佛洞照片

1、于是他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残忍祖制,

2、1908年2月25日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他们来到莫高窟以后,进行洞窟的编号、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工作。

3、拍照姿势:低头闻花香、挽袖式,撑伞式。古典手势更为凸显女子楚楚动人,娇俏可人,含蓄内敛。

4、佛像的背光两侧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小像,着实有趣得很,没能拍出很好的效果,我就不放图啦。

5、我们常常用照片记录美好的时光

6、龙门石窟研究所的王振国副研究员近年在洞窟调查时,发现了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昏暗角落里,有一个兰陵王之孙高元简于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所造地藏、观音像龛。

7、大万五千佛龛擂鼓台中洞

8、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库之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9、窟顶刻有一朵硕大而精美的莲花藻井,在其四周环刻造像发愿文:“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大唐永隆元年(680)十一月三十日成。”

10、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最漂亮的是它的壁画,莫高窟的壁画富丽多彩,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山川美景、佛教故事,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历史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来到这里,你不禁会感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多么的厉害,这里的壁画可以说是画得非常漂亮,栩栩如生,让你了解历史的同时又欣赏到了绘画艺术。

11、全部石窟依山傍水,景色非凡,这是龙门石窟之景点非同于其它石窟的特色。也许由于是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它受黄河的影响过多,河水呈土黄色,颇增添了一些北方的彪悍之情。

12、1910年,查尔斯•朗•弗利尔参观了龙门石窟,他是美国亚洲艺术鉴赏家,也是以他自己姓名冠名博物馆的主要捐助人。弗利尔在龙门石窟驻扎了几日,委托摄影师裕泰拍摄玻璃底片照片(现存于弗利尔档案馆)。弗利尔评论说,龙门石窟的艺术,似乎优于他之前看过的任何东西。

13、白园坐落在龙门石窟景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园内主要小景点有听伊亭、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

14、看到这三大石窟居然都有这么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你是不是蠢蠢欲动,都想要去看一看呢?

15、要求对方在5年之内设法将

16、相比之下,宾阳北洞的造像虽然也是肥肥的,但是胜在可爱。人家会比剪刀手呢(并不是

17、您的一分赞赏=给我十分的努力

18、顺着人流往前走,可以看到人气最旺的几尊佛像和洞窟。比如宾阳北洞的剪刀手佛像、面部已经风化损毁,但是竖起的两根手指头平添一份俏皮。

19、民国廿三年国历十月一日立

20、岳彬找到洛阳当地的古董商马龙图合作。

二、万佛洞 龙门石窟

1、给大家提供一个夜游拍照路线作为参考:

2、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guikenet@1com

3、卢舍那大佛是释伽牟尼的化身之“卢舍那”三个字的意思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大佛脸部的容貌和神态,据说来源于野心勃勃的女皇武则天,这位女皇捐资两万贯才让这组摩崖石刻完工,这才有了整个景区的精华。

4、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

5、宾阳中洞的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伎乐人和飞天。帝后礼佛图

6、摩崖三佛龛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看到佛窟开凿的过程。你看,下面这尊就是只雕了头,下面的身体只有一个大概的形状而已。不过我个人感觉这个就算完工了,也不一定能讨女皇大人欢心。你看这嘟个嘴一脸不高兴,还是个高低眉,真的算不上好看。

7、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8、继续向南,我们将来到万佛洞。为什么称为万佛洞呢?很简单,因为洞内刻满了15000余尊小佛像。感受一下,下图两侧密密麻麻的都是小佛像。

9、公交线路:k60路→15路,全程约5公里从龙门石窟步行约180米,到达龙门石窟站乘坐k60路,经过9站,到达关林市场站(也可乘坐60路)乘坐15路,经过18站,到达王城公园站

10、就是我们前期提到过的日本人——冈仓天心。

11、奉先寺普贤菩萨、阿难(记得点一下老照片)

12、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13、进入龙门石窟景区,第一个看到的景点就是禹王池,池子不大,有许多锦鲤在里头嬉戏玩耍。池上写着“禹王池”三个大字,据说是为纪念大禹而修建。

14、据说当时依龛(ka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修建了很多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此而后来被拆除。

15、据有关记载,龙门石窟也是开凿于北魏,看来那个时期开凿石窟比较盛行,这与当时佛教思想流传有很大的关系。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16、宾阳中洞为三世佛题材,窟内除了造像以外,

17、万佛洞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

18、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499年,魏孝文帝去世,北魏宣武帝即位。景明初(500年),魏宣武帝诏令在龙门(故称伊阙)开凿石像。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

19、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

20、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三、龙门石窟的千佛洞

1、(拍个片)创卫公益广告在南京路播放

2、宣武帝非常不满,换掉了主持人,

3、而且当时都是以“下订单”作为主要操作方式的,

4、但是我个人觉得吧,宾阳南洞的造像,尤其是主尊大佛真的称不上好看。虽然官方展牌说“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褶流畅”,但是也太丰润了吧,我觉得都有点儿矮胖和痴肥了。我不知道靠这样的造像是否真的能赢得父皇的欢心,反正最后当皇帝的是魏王的弟弟晋王李治。

5、宾阳北洞主佛(记得点一下老照片)

6、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并完工于680年。

7、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琢了4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8、宣武帝即位后,扩建洛阳城,巩固汉化基础,

9、就敦煌石窟而言,最早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当属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

10、大监:即女官官名,掌宫内诸事,次于内司,与作司、女侍中同,相当于外廷二品官。

11、因此,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连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样。当地老百姓说不惯“卢舍那”这个词眼,干脆就把它叫作“武则天像”。直到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是这个叫法。

12、史书记载,宾阳洞施工五年才“斩山二十三尺”。

13、*实用信息:据当地出租车司机说,政府为了保护龙门石窟,整个景区范围已经不允许外来车辆驶入。景区内部有电动车,10元/人次。

14、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15、今普君买到彬记石头平纹人围屏像拾玖件,议定价洋一万四千元。该约定立之日为第一期,普君当即由彬记取走平像人头六件,作价洋四千元,该款彬记刻已收到。至第二期,彬记应再交普君十三件之头。如彬记能可一次交齐,普君则再付彬记价款六千,如是,人头分二次交齐,而该六千价款,亦分二期付交,每次三千。至与(于)全部平像身子,如彬记能一次交齐,而普君再付彬记价款四千。如是,该身仍分二次交齐,而此四千价款,亦分二期,每期二千。以上之货,统一洋价一万四千。至与(于)日后下存应交之货何年运下及长短时间,不能轨(规)定。倘该山日后发生意外,即特种情形不能起运,则该合同即行作废,不再有效。此乃双方同意,各无反悔,空口无凭,立此合同为证。

16、这个需要手机导航的导航一下就会找到的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就点击『有用』感谢你的支持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就追问我)

17、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18、这一期,我们看看龙门石窟近代的坎坷命运!

19、拍照姿势:“V字型”、相互搂抱。更有气势,不呆板,增强了闺蜜之间的亲密感。

20、刘腾觉得一座洞窟不足以彰显君威,

四、龙门石窟 照片

1、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文昭皇后礼佛图》从窟中被盗凿后,

3、山东济南万佛洞:万佛洞为一长约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余尊各式各样的佛像。②、龙门石窟万佛洞:在龙门西山中部,因窟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余尊佛像而得名。

4、宾阳洞的事情发生于上世纪30年代,

5、万佛洞旁边有个唐代开凿的清明寺,侧壁上也有一座四方小佛塔。是不是和刚刚那个小塔还挺像的。而且这个大洞的外壁还有很多精巧的小龛。

6、服装颜色:红色、蓝色、青色

7、大家可以对比一下,100多年间,

8、当年,武则天常驾亲游幸于香山寺。

9、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又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

10、东山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远观西山,哈哈哈哈哈,毕竟当年武则天都在东山举行的奉先寺竣工开光仪式嘛。看,这角度就是好,连天王,力士们比例不协调都看不出来,只剩下雄伟壮观!

11、(虽然这句本是形容唐代另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

12、推荐道具:油纸伞、折扇

13、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

14、拍照姿势:手扶围栏或者脚尖轻轻点地。避免独自站立的尴尬感,增加随意度,文艺范十足。

15、提到洛阳,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龙门石窟。

16、在欧美掀起了研究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热潮,

17、投稿邮箱:9508250@qq.com

18、这一发现续写了兰陵王的家族史。

19、有一件估价200万—300万美元的重要拍品,

20、各位看官找到什么不同,可以在留言区留言交流哦!

五、龙门石窟佛像照片

1、北魏没有开凿完毕的宾阳南洞和宾阳北洞在唐贞观年间才再次进行开凿。继续开凿宾阳南洞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魏王李泰为了博取“纯孝”美名,挣得李世民欢心,以增加争夺太子之位的筹码,请求在龙门为母亲开窟造像。于是在北魏废弃的宾阳南洞基础上继续开凿,成为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

2、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专门保护龙门石窟,中心的副主任高东亮介绍说,龙门石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山体排水沟中杂物清理,以减少积水和防止水渗漏,洞窟的定期除草除尘,洞体周围石块及石窟本体石块脱落粘接归位,风化裂缝的填补粘接,小型洞窟漏水的防护等。

3、(拍个片)千与千寻的世界竟然真的存在

4、4年后,都城洛阳发生绞杀胡太后及其同党

5、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上香山寺的路特别陡,有很高的台阶。此外,香山寺里的山顶上有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别墅,它被一些植被隐约覆盖着。

6、2 宾阳洞洞窟

7、北魏不是有防止外戚干政的“子贵母死”制度么?

8、潜溪寺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

9、拍照姿势:趴在草地上托腮卖萌、倒“三角形”。展现出小伙伴们活泼可爱的特性,合影效果更抢眼。

10、万佛洞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

11、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12、香山寺有1400年的历史,女皇武则天和大诗人白居易都对这里情有独钟。白居易的自称“香山居士”,其中的香山指的就是这里。

13、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的前几年。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14、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15、西山远眺(记得点一下老照片)

16、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现藏美国(记得点一下老照片)

17、曾任过河南尹(相当于河南省省长吧)的他,

18、1934年《文昭皇后礼佛图》运到美国后,

19、宾阳中洞侧壁拍摄于1920—1928年

20、立合同人:普艾伦、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