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反映边疆战士的有关诗句有哪些(100句)

2023-06-07 12:58:4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反映边疆战士的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草地上点缀着野花。(扩句)

3、表达了对良将尽早出现的渴望和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例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最后两句即为直抒胸臆

6、《出塞》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同情之心的诗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7、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9、(2)可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10、一笑一颦鸦雀无声不约而同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古色古香

11、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12、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13、最大的嘴()最长的腿()最难做的饭()

14、英武豪迈横遭不幸暴毙荒野泣不成声天色苍茫清波荡漾震耳欲聋

15、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6、答:(1)特点:自然环境险恶(1分);军情紧急(1分)。作用:营造了萧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1分)。

17、(1)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9、(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20、(4)有些登临之作并不一定赋予了什么深远之意,仅仅是诗人登临写景,一抒畅快心意,一绘江山形胜。

二、反映边疆战士的有关诗句有哪些

1、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4、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5、塞北夕日落西山,骅骝英杰征八方。万里江河两相望,多少忠魂在异乡。

6、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7、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8、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9、猜中外城市名,并自编一条地名谜语。

10、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11、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12、课外积累归类复习

13、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

1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5、李益的这首《塞下曲》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16、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17、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改为比喻句)

18、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19、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你了吗?”(改成间接引语)

20、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三、反映边疆战士的诗句

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2、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唐·韦庄《秦妇吟》

3、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博杀长途跋涉大摇大摆哆哆嗦嗦无影无踪

4、参考答案:(1)这首词描绘了萧瑟凄清,山川寂寥的画面;边塞将凋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孤独苦守的赢弱老兵……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极度愁怨,对家乡的极度思念,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

5、(2)大山莽莽,白雪漫漫,红旗飘飘。色彩鲜明,深厚壮美。

6、.(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习题。

7、有×无×: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备无患、有眼无珠、有勇无谋、有名无实

8、③《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回乐烽均为地名)

9、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10、③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河、青冢、黑山均是地名)

1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2、布衣()食发愤()食废()忘食丰衣()食

13、(1)平常。如: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上对酒行》)

14、《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15、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16、按要求写诗句。(名言警句)

17、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鉴赏赠别诗可以把握以下角度。

18、晖()嗥()姗()冢()膨()镌()

19、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四、反映边疆战士的古诗

1、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2、(不毛之地)最荒凉的地方

3、唐杜甫《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明何景明《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边疆。‘’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九月寒砧催铁木,十年征戍忆辽阳。

4、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5、(3)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

6、(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7、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8、⑤《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10、孔子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夸张:一目十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一步登天、千钧一发、不毛之地、寸步难行

12、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3、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4、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5、自作自受魁梧黧黑缝缝补补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羞愧不已

16、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17、全诗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1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0、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五、有关边疆战士的诗句

1、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2、战鼓的声音还没有停止,乌鸦和老鹰便前来相互庆贺。诗句用乌鸢对于战争的喜爱,反衬出人民对于战争的厌恶。

3、从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来看,考查材料的选取上有诗有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考查的命题形式上有客观有主观,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诗歌按照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掌握各自的类别,了解各类诗歌的特点,有助于诗歌鉴赏。

4、江海: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浩浩荡荡、波涛汹涌、波澜壮阔、风急浪高、波浪滔天

5、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留下大量的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诗篇:有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抒发爱国情操,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保疆精神,表达诗人为国建功立业壮志的诗篇;有渴望结束战乱,欢呼祖国和平统一的诗篇;有表达年迈力衰仍一心为国戍边,至死心系国家统一的诗篇,等等。这类诗歌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6、在这遥远的边疆生根发芽

7、雨:大雨倾盆、风雨交加、枪林弹雨、风雨同舟、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春风化雨

8、(4)描绘边疆雄伟奇丽的风光、民俗风情,表达对祖国边疆山川风物的热爱和向往,讴歌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往来。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辕门、长云、号角、战车等;

11、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咏怀诗的特点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咏怀诗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常用的手法。

1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3、(1)多读全诗。力求在3分钟左右至少读三遍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对全诗有个总体印象。

14、亢()槟()椋()恬()矜()璀()

15、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6、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17、情人节专辑|你终会遇见那个对的人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20、作()眠()垮()脾()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