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100句)

2023-06-07 12:53:3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古代诗歌鉴赏

1、要积累熟记古诗中常出现的双音词,如“端居(闲居)、取次(随便)、若为(怎能)、阑干(纵横)、无那(无奈)”等。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4、诗歌的标题往往可以给我们很多信息。它或许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或许点名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曹操《观沧海》;或许指出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或许表明作诗目的,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许表达诗人情感,如王昌龄《闺怨》。

5、如有学生比较了高下,或认为两字都好,且言之成理,也应给分。

6、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

7、酝酿情境,揭示主题、主旨

8、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9、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1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2、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

13、常用手法: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14、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5、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16、不是直接叙述或抒情,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17、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18、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

19、设问、反问、反语、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

2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二、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1、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2、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秋风起,乃恩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宦效千里以要名爵’遵命驾便归。”

3、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辛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4、《古典诗词鉴赏》11《诗经·唐风·山有枢》

5、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6、(2004年高考湖北卷)

7、C.“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即景比兴,既叹息自己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又感慨自己的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从中可见词人内心孤独寂寞。

8、一首年轻的歌:大约在冬季(外一篇)

9、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10、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比喻)

11、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2、①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②并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13、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15、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6、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17、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1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9、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重点)

20、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三、古代诗歌鉴赏大全摘抄

1、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2、答案: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暗示了诗人仕途遭遇,含蓄地表达了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叹息人事的变化不定,对时序的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感到欣慰;对新春的到来感到欣喜,企望重新回到君主身边,再次受到信任的思想。

3、坚持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阅读鉴赏诗歌,需要从讽诵开始,读准诗歌的节奉,读对诗歌的韵律,读出诗中的辞气。

4、《古典诗词鉴赏》12《诗经·陈风·月出》

5、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

6、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7、⑦细节描写(动作、外貌、心理等),细腻传神

8、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9、比喻夫妻感情和谐,《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10、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

11、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12、舟次镇江是看不见海的。

13、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干总未归。

1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15、赏就是看到作品之后你获得了多少共鸣,唤起其他人的共鸣又有多少,需要去看他人评论和分析,进行对比总结。

16、⑴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17、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18、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19、《古典诗词鉴赏》33陶渊明《饮酒·其五》(上)

20、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四、古代诗歌鉴赏大全

1、①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2、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叙述较少,往往是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叙事与写景相结合,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3、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古典诗词鉴赏》52七言律诗概述

5、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7、颔联、颈联严格对仗。

8、⑥句式组合: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

9、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10、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11、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2、(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中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13、《古典诗词鉴赏》57温庭筠词二首

14、也叫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可谓“戴着镣铐的舞蹈”。

15、概括描写(总体,抽象,轮廓)具体描写(局部,确切,细致)

16、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17、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18、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抒情咏怀。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常见手法:用典,对比。

19、他的很多诗都是表达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怀,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者形象.不过要具体看是哪一首诗了.

20、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五、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前四联重在对景物的描写:绿树葱茏、水清谷幽,透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鱼闻鼓而出、鸟傍人而飞的动人景象,如此秀的美风光寄托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沉热爱。其次是思乡的惆怅。由“未归”“惆怅十年”“独”等词可以看出,作者十多年在东南沿海抗倭,久未归乡。此时,作者有多么热爱祖国就会有多么思念家乡,这是一种融小我于大我,心怀家国的情怀。

4、诗人往往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5、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7、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会的……思考。

8、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9、“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10、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11、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12、《古典诗词鉴赏》48《鹿柴》王维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D.尾联写诗人醉酒后,习习凉风吹人,衣袖翩翩飘舞,气韵生动。

15、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16、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17、D不是“直接”,是间接,借景抒情

18、鉴赏中国古代诗词方法拙见:

19、其它:政治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诗歌题材很丰富,无法一一列举。

20、抓情感语“情感语”是指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