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举例(100句)
一、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1、倒装句中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就是化长为短。还有一些句子,把句子内容分开来说,形成一个个小分句子,也是代长为短。短句的效果:
2、讲解存现句会使用到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法(有一些为自己命名)
3、正常句:Theenvironmenthasbeendeterioratingseverely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industry.
4、❀分值为4分。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
5、明确了把被句的转换,我们在写句子时,如果遇到用“把字句”来表达的情况比较多时,不妨换用“被字句”来表达。
6、改句:那缺路少矿又不能种庄稼的山是太奇绝了。
7、正常句:However,newzoostrytoduplicateanimals’naturalhabitatsasmuchaspossibleandgiveanimalsacomfortableamountofspace.
8、原句: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9、像这样的训练点在课本里多次出现,例如:
10、你的日语说得像日本人一样!
11、山涧内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12、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3、个人认为,一节课程好与不好,它的基本的表达方式应当是“讲”,教学活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离开了“讲”,何来“好”呢?既然是“讲”,就存在着什么样的讲的方式和表达更加有效的问题。我自己将打通思政课“三进”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界定为“话语”,我也在探索到底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话语体系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问题。
14、精妙词语使用的角度: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15、断句之后,再分析理解具体的表达方式,自然也就更容易了。
16、倒装句:Onlyinextremecasesdoesluckwork.(否定词位于句首的倒装。)
17、所谓的“1000多个日语句型”,在我的语法体系中全部能归为6个句型,不管怎么变化,都逃不出这6个公式。明白这个道理后,“句型记忆”就简化为“单词或词组记忆”,工作量大大简化。
18、学语言先学公式有什么好处呢?敲黑板,这是重点。
19、(余老湿|在家学写作)
20、所有的句子成分只有6种:主、谓、宾、定、状、补,而其中的“定、补”要跟着相应的“主、谓、宾”走,所以把所有可能的语序排列情况都算出来:4!=4*3*2*1=24
二、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举例
1、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2、Hisabsenceofmindduringdrivingnearlycausedanaccident.
3、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
4、(示例一)第一种更好。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落尽不是一下子的现象,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文意。第二种表达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
5、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
6、所谓接连据,就是两个句子直接连在一起,既未使用连词,也未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7、状语前置句:Alongwiththeacceleratingdevelopmentofindustry,theenvironmenthasbeendeterioratingseverely.
8、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学校育人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最终检验思政课效果的指标中,学生的获得感应当的排在第一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亲和力等要求最终也是为提升育人效果服务的。学生不能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化、学生不能够置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喜欢是很难做到的。这就对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话语表达方式来吸引、引导学生真正学好思政课。
9、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10、第一句的句序改变了,第二个例子对于小主人公对四季的喜爱之情用了不同的表达,“愿永远”“希望”“巴不得”“比……都好”这四种表达对于春夏秋冬季节的喜好都表达得很清楚,但比仅仅只说“我喜欢春天”“我喜欢夏天”“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冬天”这样的表达要丰富多了。
11、语句连贯的角度:是否具有逻辑性、与前后照应、与上下衔接、承上启下。
12、角度总结:①语序调整;②用词(活用);③修辞(排比)
13、Shesuddenlyhadanidea.
14、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一路响上了山去。
15、倒装效果分析:“心满意足地”作状语,原句把状语扣出来,放到后面,单独成为两个小分句,“又心满”和“又意足”。这样的表达方式起强调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
16、我当时差点没把老血吐在屏幕上,纳尼?1000多个句型?
17、白领压力日益增加的原因是他们在事业上有所追求。
18、她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19、综合以上信息表述为(注意逻辑性):(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20、原句: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
三、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主语+动词+副词(结构)
2、改句:江南水乡,十分美丽和妩媚,令人向往。
3、A(的)+方位+有+B、C(≥1个)
4、有人说:“苏州没有了小巷,就像人脸没有了五官。”我的仓街,现在已经五官残缺不全。再看看仓街的那些同胞手足:平江路、山塘街、木渎老街……改造成()的“一河一街一排房”,倒是有点像当今的人造美女,去医院流水线上整的容,每个人站出来,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已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低矮老房、弄巷残旧、斑驳墙体,呈现出一派萧瑟衰败,尤为凄冷。我在雨中(),似乎听见了仓街低低的()。
5、②从适用的位置看: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6、①句式变化:原句为整句,更整齐,更有表现力。
7、③原句表达更为形象生动,更能突出人们想去洛阳城看牡丹的急切心情和对牡丹的由衷喜爱之情。角度总结:①用词(短语、修饰语、动宾短语);②修辞;③效果
8、原句: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乌乌在叫啸的西北风。
9、学语言也是同理,先掌握公式,再把具体的词代入到公式里,组织出符合逻辑和事实的句子即可。
10、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11、每晚19:00—20:00,
12、“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句式,但却有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可以互换。例如“他把妈妈手里的水桶接过去了。”可以变成“他接过了妈妈手里的水桶。”这样的两个句子能表达同一意思。
13、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14、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15、(变句——描写)马云抽着雪茄,戴着墨镜,在光怪陆离的云上城,悠闲地逛街。
16、Nothingismoreimportantthantoreceiveeducation.
17、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型。
18、原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的,忽然一阵小风,歘地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梧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梧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
19、这句话是一个复合句,由even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20、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语句的表达效果
四、一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现在,我只敢在这烟雨濛濛中回望仓街,若隐若显的样子不至于面目狰狞。我的仓街或许,有一天,它也会最终消逝得寸痕难觅。可它永远是我心底最变捷的那一部分。
3、改句: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地降落,从天而降。
4、③句序变化:短句“又心满,又意足”结束文段。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5、❀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
6、2020全国新高考I卷(山东使用)
7、这里所说的特殊句,是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改变平淡的表达,增强表达效果。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也比较强烈充分。
8、正确句一:Professionalssuchaslawyersoraccountantsusuallyworklongerhoursthanfactoryworkers.However,theyhavegreaterfreedominplanningtheirtime.
9、倒装效果分析:根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不合语境。
10、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11、正确句:Breakingchalkintotwopiecesisaphysicalchange,sothereisnochangeinthecompositionofthechalk.
12、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体会文本中句子变换后原句的语言表达效果。
13、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①,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14、角度总结:①用词(两字短语);②语言特点;③修辞(比喻);④表达效果
15、他开车心不在焉,几乎闯祸。
16、(2)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
17、(变句——议论)马云抽着雪茄,戴着墨镜,在光怪陆离的云上城,悠闲地逛街——云上城大变样了,五年或者三年,云上城甚至可以抗衡美国的西雅图!这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胜利,更是整个地球村的胜利!
18、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19、长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形式灵活多变,节奏富于变化。
20、分析不同的表达方式,体会多样表达的价值。
五、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正能量
1、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2、当某一语言中的一些不符合语法的表达方式流行于社会时,这些表达方式往往会逐渐地被公众所接受!(prevalent)Whencertainexpressionswhichdonotconformtogrammaticalstandardsbecomeprevalentwithinalanguage,theyaregenerallyacceptedbythepeopleovertime。。
3、语言表述过程中,重点不突出:学会把角度亮出来。
4、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5、接下来只要搞清楚哪些词性的词可以做主语,再把相应的动词和副词套进去,写出符合逻辑和事实的句子,就可以造出无数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表达不同意思。
6、结论2:句型就是语言的公式。
7、我们学习过的可以丰富表达的句式有很多种,今天介绍一种能够使我们的句子表达变得丰富的句式——把被句:
8、②原句多用短句,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与前文“至大寒时节,仓街,在冬雨中,尤为凄冷”等整体的语体风格符合。
9、Anideasuddenlyoccurredtoher.
10、只要记住了“n*n”,然后在具体的情况下,把数据代进去,就能算出相应的结果。
11、将定语、状语等修改成分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个小分句。
12、有问题的句子的列举
13、(3)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闻名中外。
14、这句话中是一个复合句。with介词结构中,有一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对result进行解释说明。
15、(示例二)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梧桐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语义紧密;后用三个分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做出选择1分,理由陈述4分,理由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6、❀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此后,2021届实行新高考地区纷纷效仿这一题型。在目前阶段,这一新题型代表了一种命题方向,有一定的训练价值。
17、不正确句:Breakingchalkintotwopiecesisaphysicalchange,thereisnochangeinthecompositionofthechalk.
18、日语不像英语或韩语,每个单词之间有空格这样明显的界限,初学者面对一长串日语字符,同时受词汇量和动词形态掌握数量的限制,往往无法一眼看出词与词之间的断点在哪。其实只要学会那6个句型,自然能通过日语句子的几个关键符号,迅速准确地断句,无一例外。
19、(原句——叙述)马云在“云上城”逛街。
20、改句: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