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寓言成语故事的成语有哪些(100句)

2023-06-05 15:13: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寓言成语

1、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3、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4、出自《韩非子说难》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去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们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5、发奸擿伏返老还童发蒙振落风声鹤唳

6、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7、买椟还珠(mǎidúhuánzhū)

8、鹰视狼步:像鹰那样看东西,像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9、出自《列子天瑞》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的劝导之下,他又放下心,开心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的解释虽然不科学,但是他关心他人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10、千里鹅毛千虑一得巧取豪夺千钧一发

11、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2、读了《惊弓之鸟》,你想对更赢说什么?

13、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14、无忧无虑咬文嚼字无依无靠山崩地裂

15、寓意:该故事辛辣的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比喻不必要的或者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6、间不容发鸡口牛后江郎才尽井底之蛙

17、三迁之教三人成虎杀身成仁水深火热

18、以管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9、穷兵黩武庄周梦蝶曾参杀人以强凌弱

20、(出自):孟子·战国《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二、寓言成语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4、狐假虎威汗流浃背后来居上合浦珠还

5、出自《韩非子》齐宣王命令人们吹竽的时候,必三百人,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齐宣王死了以后,齐缗王继位,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6、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7、鱼游釜中: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8、坐井观天(zuòjǐngguāntiān)

9、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0、开门揖盗空前绝后克勤克俭旷日持久

1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12、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钟。这个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击是有声音的,于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听不见了。结果在他敲钟的时候,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13、鹬蚌相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铜琶铁板的事情时有发生。

14、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5、(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16、摇鹅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比喻出谋划策。

17、不可同日而语不伦不类伯乐相马班门弄斧

18、花好月圆、水落石出、高不可攀、夜郎自大、披星戴月、上行下效、春花秋月、闭月羞花、正大光明、众星拱月、月明星稀、高谈阔论、海底捞月、月落参横、日月如梭、痴心妄想、众星捧月、月落星沉、少见多怪、水中捞月、枉费心机、流星赶月、乌飞兔走、完美无缺、日升月恒、烘云托月、广寒仙子、虚无飘渺、月晕而风、星月交辉

19、刎颈之交无可奈何望梅止渴五日京兆

20、寓意:比喻说话办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三、寓言成语大全 四字

1、负隅顽抗管鲍之交各得其所负重致远

2、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孙阳,春秋时期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孙阳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点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力。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诉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幽默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4、(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5、(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6、乘兴而来沉鱼落雁乘人之危车载斗量

7、(译文):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8、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9、心满意足街头巷议精雕细刻生拉硬扯

10、捕风捉影添砖加瓦抓耳挠腮见多识广

11、出自《晋书乐广传》乐广在河南做官,曾经有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也没来看他,乐广就问朋友为什么不来的原因。朋友回答说:“前些日子到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喝酒,但我端起酒杯,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不喝吧,对朋友不尊敬,喝了以后,就得了重病。”乐广想到可能是墙上挂着的那只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乐广再次邀请朋友喝酒,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乐广问朋友“看见了什么?”朋友回答:“跟上次一样,有一条蛇”。于是乐广就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病也就好了。

12、买椟还珠:意思是买来了装珍珠的木匣子,却把珍珠退回去了,比喻没有眼光、不懂取舍。楚国人为了把珍珠卖个好价钱,就做了一个木兰的盒子,可买东西的人却把珍珠还了回来,让人啼笑皆非。

13、寓意: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还把自己原来的本事弄丢了。

14、别有天地不遗余力百折不挠百丈竿头

15、察言观色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

16、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17、奇形怪状惊涛骇浪装模作样摇头晃脑

18、(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9、千言万语无边无际七拼八凑胡言乱语

20、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四、寓言成语故事视频

1、(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是历史成语,不是寓言成语专心致志zhuānxīnzhìzhì(释义)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辨形)致;不能写作“至”。(近义)聚精会神专心一致一心一意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反义)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漫不经心(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联合式。

3、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4、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

5、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6、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7、(解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8、有中国寓言故事,很多都是成语啦。如:高山流水,滥竽充数,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买椟还珠·····还有伊索寓言,如:口渴的乌鸦,狐狸和葡萄,狼与鹭鸶,徒劳的寒鸦,农夫与蛇,苍蝇与蜜,叼着肉的狗,吹箫的渔夫······都很短的。具体来说,附一条寓言故事全文:《寡妇与母鸡》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9、杯弓蛇影(bēigōngshéyǐng)

10、后起之秀后生可畏火树银花坚壁清野

11、三折其肱土崩瓦解同仇敌忾同仇敌忾

12、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3、出处: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4、那个人满不在乎的理由有:马好;赶车的本领大;路费带得多。那个人错在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告。。

15、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6、下面是寓言故事常考的题目类型,家长可以让孩子阅读书目之后进行训练。

17、出自《韩非子》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一天,他来到集市上,准备卖他的矛和盾。于是,他举起了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他。”紧接着,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这时候,有位老人走了过来问道:“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18、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19、愚公移山:愚公虽然不能把山移走,但是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迟早可以被子子孙孙移开。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最终两座大山被天帝挪走。这个故事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20、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五、寓言成语100个

1、寓意: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知道大雁旧伤疼痛;听到大雁叫声悲惨,知道

3、(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4、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5、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后来人们用井底之蛙的故事来比喻眼界狭小,目光短浅的人。

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盲人摸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若,您对我的答案满意,请选择“对我有用”,谢谢您的采纳!!

7、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其果。

8、镇定自若zhèndìngzìruò(解释)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结构)补充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很镇定(近义词)镇定自如(反义词)慌里慌张(例句)陈忠实《白鹿原》第一章:“他永远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9、解释: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10、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作法只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11、阴阳怪气左右逢源举足轻重大惊小怪

12、白话释义: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3、(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4、感恩图报过河拆桥刮目相看瓜田李下

15、惩前毖后自始至终争先恐后转败为胜

16、鱼肉乡里: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17、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18、黔驴技穷(qiánlǘjìqióng)

19、弄假成真七上八下半信半疑尺短寸长

20、不自量力不知所云宾至如归拔帜易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