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有哪些?(100句)
一、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
1、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便学鸡叫,引得附近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把守关口的官吏听到鸡叫,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等人趁机一涌而出。
2、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3、出自《诗·豳(bīn)风·鸱(chī)鸮(xiāo)》:“迨(dài)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yǒu)户。”
4、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5、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他常常去钓鱼,运气好的时候能靠着钓上来的鱼充饥,运气差时就只能饿着肚子。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拿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起了曾给予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拿出一千两黄金来回报她。
6、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
7、如履薄冰:比喻戒惧敬慎的心理。
8、韦编三绝(孔丘*春秋)
9、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吕尚*西周)
10、(典故):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11、按图索骥(孙阳*春秋)
1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代)
13、手不释卷(吕蒙*三国)
14、焚书坑儒(嬴政yíng*秦代)
15、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16、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17、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18、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9、(典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20、因势利导(孙膑bìn*战国)
二、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有哪些?
1、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2、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3、出自《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4、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
5、遇人不淑: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
6、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7、所以同学们日常要多积累词语、成语等词汇,这样以后写作就能摆脱“词穷”的尴尬了。
8、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9、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
10、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11、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唐·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12、成语“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13、硕大无朋:谓貌壮德美,无与伦比。后引申为巨大无比。
14、对牛弹琴(公明仪*战国)
15、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
16、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7、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很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8、完璧归赵、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穷图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刮目相看、初出茅庐、乐不思蜀、洛阳纸贵、草木皆兵等。
19、(拼音):wàngméizhǐkě
20、完璧归赵(蔺lìn相如*战国)
三、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
1、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2、得陇望蜀(刘秀*汉代)
3、(举例造句):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4、出自《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5、百步穿杨(养由基*春秋)
6、半途而废(乐羊子*汉代)
7、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来养家。班超面对这样的生活曾扔下笔感叹:“我若没有更好的志向,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
8、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勤恳切。
9、出自《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10、凤凰于飞:凰,亦作“皇”。用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亦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
11、窈窕淑女:指文静、姣美的女子。
12、卷土重来:多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
13、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14、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会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定作战计划,不懂得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5、(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6、(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7、背水一战(韩信*汉代)
18、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19、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20、悬梁刺股(孙敬/汉代*苏秦/战国)
四、关于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1、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2、风声鹤唳lì(苻fú坚*晋代)
3、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4、口若悬河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意为说话滔滔不绝,像河水倾泄一样(悬河:瀑布)。形容能说善辩,话语不断。也说“口如悬河”。
5、还有闻鸡起舞,拔苗助长,坐井观天,嗟来之食,亡羊补牢,惊弓之鸟,二龙戏珠。希望采纳,谢谢!
6、对症下药(华佗*三国)
7、南柯一梦(淳于棼*唐代)
8、(解析)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9、(sāngùmáolú)
10、梦笔生花(李白*唐代)
11、起死回生(扁鹊*战国)
12、风雨凄凄:风雨交加,凄凉清冷。
13、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14、九世之仇(齐襄xiāng公*春秋)
15、(拼音):wòxīnchángdǎn
16、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17、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18、中小学必读名著听书合集
1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汉代)
20、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五、全部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1、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2、望梅止渴(曹操*三国)
3、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4、历史故事: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5、(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6、磨杵chǔ成针(李白*唐代)
7、(解析)指读书有很多好处。
8、四面楚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9、随后蔺相如便派随从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到了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诉了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10、(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1、瓮中捉鳖(李逵kuí*宋代)
12、(解析)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13、出自《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14、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士兵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顿时觉得口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15、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
16、人面桃花(崔护*唐代)
17、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18、其实呀,写作就如同盖房,词汇就如同砖瓦,先要有足够的砖瓦才好盖房。
19、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20、千金买笑(周幽王*西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