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什么(100句)
一、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1、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2、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3、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4、白话文:“天地一片混沌如鸡蛋,盘古生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5、规范写字入门练习:第1课到第19课汇总
6、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7、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8、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9、别以为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典故只有开天辟地,其实多得让你想像不到!不信你往下看吶!
10、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11、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12、☞大声朗读原来对孩子有这么多好处!语文成绩蹭蹭涨(附朗读方法)
13、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
14、日薄虞渊:犹日薄西山。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15、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16、(出自):《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17、☞一年级是道坎,二年级是个坡,三年级是座峰!附学习规划表,转给学生家长
18、(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19、女娲,造人、搞婚姻中介;
20、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二、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什么
1、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2、热热闹闹,是年初六的传统习俗。
3、夸父追日: 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4、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5、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6、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7、嫦娥奔月(chángébènyuè),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8、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9、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10、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11、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13、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14、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15、出自神话故事的词语: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含沙射影、涸辙之鱼、八仙过海、精卫填海、海市蜃楼、井底之蛙、天衣无缝、叶公好龙
16、☞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无论考得好坏,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转给学生和家长)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公好龙
18、符合条件的成语共三个:夸父追日,中性词,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比喻不量力。神话故事的内容是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体现在航天中是我国的“夸父计划”。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内容是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体现在航天中是我国的“嫦娥工程”。太山北
19、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20、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三、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及意思
1、从前一个外国和尚到一座中国庙里烧香,庙里的小和尚问他何姓及来自何国,外国和尚不懂他的话,跟着说何姓何国人。小和尚向住持报告外面来了何国一个姓何的和尚。众和尚纷纷出来看热闹,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2、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白话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6、鹬蚌相争、画蛇添足、自相矛盾、杯弓蛇影
7、点石成金:出自汉代刘向《列仙传》,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南柯一梦:出自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见识狭窄的人。黄粱美梦:出自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天衣无缝:出自前蜀的牛峤《灵怪录郭翰》,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8、后羿射日:后羿射日是中国汉族古代传说,后羿射日的故事发生在山西省屯留县,故事内容大致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向天皇要箭,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人们居住。
9、白话文:“于是女娲炼五色石用来补天。”
10、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夸父追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女娲补天海市蜃楼大禹治水天女散花钻木取火百鸟朝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火眼金睛、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结草衔环、人神共愤、盘古开天地、杜鹃啼血比翼鸟、照妖镜、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月下老人叶公好龙、擎天之柱、十日并出、补天浴日、炼石补天水漫金山、摇钱树、月里嫦娥、玉宇琼楼、生风作浪东兔西乌、巴蛇吞象、魑魅魍魉、钓鳌客、飞黄腾达广寒仙子、牛头马面、金马碧鸡、乔松之寿、瑶池玉液贪如饕餮、旱魃为灾、狐唱枭和、云锦天章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底之蛙
12、庖丁解牛、起死回生、患得患失、庸人自扰
13、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14、(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15、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16、牛郎织女 ( niú láng zhī nǚ )
17、老虎听了不以为然。狐狸又说:不信你跟着走,看百兽见了我会怎样。
18、好资料重在分享。更多资料请点击小学语文资料库
19、◎学校QQ:1178831120
20、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2、(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3、(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4、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5、(出处)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6、杨朱特地请老子到家里请教问题,老子给他将各种各样的为人,圣人都是看心智的而不是看外表,凡人则看中人的外表。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都是蛇身人面,牛头虎鼻,没有人的外表。而夏桀、殷纣、鲁桓、楚穆这些人面兽心的家伙危害人间。
7、(解释)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8、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9、追什么不好,非要追太阳!
10、其实呢?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传说,其中也有不少鬼怪的形象。和帅气的鬼怪大叔相比,这些鬼怪形象就有点恐怖啦(大过年的就不放图了,自行脑补)~
11、声音的词语|动物叫声的词语
12、(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3、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14、买椟还珠、狐假虎威,爱屋及乌、打草惊蛇
15、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16、来源于神话的成语:开天辟地,天女散花,夸父逐日牛郎织女,火眼金睛,精卫填海,水漫金山,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巫山云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
17、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18、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19、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20、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五、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1、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伏羲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雄伟气魄和大无畏斗争精神
2、白话文: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
3、毛遂自荐、一鸣惊人、纵虎归山、世外桃源
4、(解释):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5、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草木皆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图穷匕露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卧薪尝胆入木三分一鼓作气胸有成竹走马观花名落孙山闻鸡起舞指鹿为马约法三章舌战群儒欲擒故纵直捣黄龙精忠报国拔苗助长狐假虎威滥竽充数杞人忧天杯弓蛇影东施效颦夜郎自大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画蛇添足
6、拔苗助长、惊弓之鸟、滥竽充数、愚公移山
7、☞小学必背古诗词分类汇总(9类全),值得收藏!
8、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9、(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0、东曦既驾: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11、(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12、怒发冲冠、鱼目混珠、乐不思蜀、班门弄斧
13、夸父逐日(kuāfùzhúrì),释义: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14、说完狐狸大摇大摆地向前走去,老虎半信半疑地跟在后面东张西望。只见很多野兽见到狐狸来了都吓得跑了。老虎却不知道野兽实际上是怕自已而不是怕狐狸。
15、伏羲氏,根据河图画了八卦,创造了汉民族的一种文化理论体系,顺带为大韩民国设计了国旗;
16、(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17、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够识别真伪。火眼金睛是孙悟空的专利,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锻烧的意外收获,孙悟空常说他老孙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得妖怪。
18、(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9、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20、兴风作浪: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