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心思想(100句)
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隔户语春莺。才挂帘儿敛袂行。渐见凌波罗袜步,盈盈。随笑随颦百媚生。著意听新声。尽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肠还道窄,多情。莫放笼纱蜡炬明。 >>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⑾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6、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8、敧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
9、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0、(2)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1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2、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
13、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14、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里提到了孙权,原文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进一步委婉地劝谏宋哲宗学习孙权,坚定抗金的信念。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提及了孙权,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赞颂孙权的英姿。“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在这里,辛弃疾又以设问句的形式,间接地赞颂了孙权。孙权所生活的三国时期,天下英雄,能与孙权相比的,只有曹操和刘备。
15、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16、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17、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
18、“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许多事如长江一样不断奔流。镇江作为军事要塞,见证过多少朝代更替!滚滚长江东逝水,词人借这悠悠不尽的长江水,其实是在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板书:兴亡之叹)
19、“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20、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原文奉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原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心思想
1、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2、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3、五言2/2,七言2/2/3
4、(2)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5、赏析《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6、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7、“怀”还未停止,词人还想到了什么?分析下片
8、⑵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本词表达诗人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10、词人对孙权的赞美还体现在后来创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找不到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11、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12、⑺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13、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1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5、①这首词说的是身为江东之主,吴国帝王的孙权,字仲谋。少年时即跟随其父南征北战,年九岁时就被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在赞扬其功勋可与曹操、刘备比肩的同时,也表达自己渴望复国还疆、立功报国的壮志雄心。
16、开福区名师公益课堂——猫(第一课时)
17、作者简介: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主战派;与苏轼合
1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9、(“满眼风光”——词人登临高处,可北望中原。中原大地锦绣河山,但沦陷敌手。——板书:沦陷之痛;
20、开福区名师公益课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5、释义: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6、同:东吴与南宋的地理位置、所处形势
7、héchǔwàngshénzhōu?mǎnyǎnfēngguāngběigùlóu。
8、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此问表达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用曹操赞扬孙权的典故,借古讽今讽刺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无能。这三问都是设问句,自问自答。
9、南乡子·庆前冈周氏旌表
10、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
1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2、开福区名师公益课堂——猫(第二课时)
13、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4、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1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7、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请收听歌曲《我走后》
18、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19、小程序·文言宝典,简洁实用
20、“何处望神州”没什么实际意思,一种修辞手法而已。赋、比、兴。是三种基本的诗词修辞手法,“何处望神州”属于“兴”的手法,用以发挥感慨意兴,本身不具实际意义。类似的还有“大江东去”“孔雀东南飞”等等。
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思想感情
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小题1:试题分析:“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6、称“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
7、南乡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有单调、双调两体。此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8、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
9、1“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⑽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11、(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2、词以一个问句开始,词人写道:“何处望神州。”“神州”指中原地区。“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这里的“神州”是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
13、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14、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扩大词的题材,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
15、无处著春光。天上飞来诏十行。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千载周家孝义乡。草木尽芬芳。更觉溪头水
16、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17、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1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9、辛弃疾写此词时64岁。他出生在沦陷区,自幼便下定决心复仇雪耻,但主和派当道,皇帝软弱无能。13年间他曾换过14任官职。已64岁,好不容易被重新任用的他,怎能不热切期盼上阵杀敌。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苟且偷安的主和势力太过强大,他只能“英雄无用武之地”,空老一生。著名作家梁衡说“辛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最后,让我们齐读这首词,感受辛弃疾在遥望中原时的血泪深情。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五、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
1、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2、“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用这一典故也是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出现。同时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3、“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4、生齐读全词(正音、节奏)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7、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
8、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9、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10、宋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抒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感。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供参考。
11、创作背景:词人时任镇江知府,登临地势最高的北固山上有感而发。北固山是当时抗金的第二道防线。
12、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13、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14、③这首词也鼓励了、告诉了我们要有奋发有为的志向、情怀。
1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李商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6、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1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8、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19、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着千军万马。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2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