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背景介绍(100句)
一、送元二使安西古诗
1、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2、《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曾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品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3、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和你家长给你起什么名一个道理。你为什么叫这个名不叫那个名呢?因为你爸爸或者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喜欢你叫这个名,同理,别董大的作者喜欢用“别”,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喜欢用“送”。无恶意
4、⑷更尽:再喝干,再喝完。
5、赏析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6、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7、白话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8、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9、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年级下册数学
10、《送元二使安西》古诗中“阳关”指的是: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11、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数学
12、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
13、简体字版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栁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繁体字版送元贰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壹杯(桮)酒,西出阳关(関)无故人。
14、《送元二使安西》是四年级学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送元二使安西》赏析:全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这首诗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5、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16、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
17、wèichéngcháoyǔyìqīngchén,kèshěqīngqīngliǔsèxīn
18、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19、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20、劝quàn君jūn更gèng尽jìn一yī杯bēi酒jiǔ,
二、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背景介绍
1、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诗题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2、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尘土,旅店周围的柳树一片青青。
3、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送元二使安西的出自《全唐诗》
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送元二使安西”不是诗句,是诗名。
8、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9%80%81%E5%85%83%E4%BA%8C%E4%BD%BF%E5%AE%89%E8%A5%BF
9、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10、答《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与即将前往荒凉之地的友人告别的场景,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抒发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心情的体贴,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殷勤祝愿。
11、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12、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
13、这首诗由写景和抒情两部分组成,但两者又不可分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前两句写景,但写景之中又寓有留恋难舍之意。后两句主要是抒情,但抒情之中,却可以使人窥见未写之景。读了“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人们无论如何也会想到阳关之外广漠荒凉的景色,即使在唐代,人们读到最后一句,也颇有凄凉之感。诗中表现的感情很集中,很强烈,诗句也显得平易精练,易于表达送者朴素真挚的情感。
14、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5、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16、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17、《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押韵的字有:尘、新、人(en、in、en它们的韵尾都是n)。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是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18、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19、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0、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三、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意思解释
1、诗人在后两句中没有叙说告别场面,也没有描述依依惜别的深情,而是截取了饯行酒宴上的一个特写镜头——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更”字,一个“尽”字,饱含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朋友远去的忧伤,也不写分别的哀愁,而是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含蓄委婉、浓郁深沉的感叹来抒写离情别绪,令人越品越觉得余韵不绝。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头,路途遥远而荒凉,“西出阳关”表明了朋友所去之地的遥远和陌生。阳关之外就是穷荒僻域,那里人迹稀少,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无故人”表明了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朋友的关切。
2、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点击图标播放或暂停文章朗读
5、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6、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8、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9、⑶客舍:驿馆,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10、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
11、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1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应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说分别后再没有知己或故人相伴左右了;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又说的是分别后不要担心,天下有谁不认识你呢?指的是不会孤单一人的意思.
13、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
14、(地铁7号线大华三路3号口300米)
15、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16、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诗题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17、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1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9、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叫《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被后人传唱,又名《阳关三叠》。
20、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亲人。
四、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1、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译文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3、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5、《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认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吧!
7、⑴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阳古城。
8、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9、《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
10、西xī出chū阳yáng关guān无wú故gù人rén。
11、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
12、《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13、13524211222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扩展资料赏析
15、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
16、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
17、国学经典古诗03敕勒歌
18、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19、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朋友请再干了这杯酒待你将来凯旋而归西出阳关的时候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惟有这渭城的细雨青青的客舍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还会像今天一样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
20、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五、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后两句的意思
1、送别诗在古诗中很多,下面这些送别诗你会背诵吗?
2、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3、国学经典古诗02长歌行
4、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数学
5、智成教育积分商城即将启用!
6、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使:到某地;出使.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译成白话文:作者送元二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希望有所帮助.
7、SHANGHAILITTLELOTUS
8、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9、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10、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11、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自古以来,离愁别绪一直是我们心头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不少温文人墨客也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这种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之情也无数次撩动我们的心弦。这其中又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最为著名,后来更有人评价说这首诗是“古今第一矣”。
15、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16、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7、quànjūngèngjìnyībēijiǔ,xīchūyángguānwúgùrén
18、扫码关注,即可在线报名
19、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0、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