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陶侃尝出游文言文答案(100句)

2023-01-06 13:50: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陶侃尝出游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2分,每空1分)(1)与民同乐。(2)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珍惜粮食)。

3、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4、(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5、⑹“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带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6、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7、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8、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屑布在地上。

9、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10、②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11、在济南。平地上水趵①起数尺,看水者以水之高下,卜②其休咎③。

12、余儿①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②,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sì)③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

13、1前出塞——唐:杜甫

14、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5、(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第(3)自然段写史密斯小姐接受孩子们的圣诞礼物。试设想一下,当史密斯小姐一件件打开那些礼物时,泰迪会想些什么?

17、(4分,每句2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这件事)的人是太守。(没有翻译成“判断句”的扣1分)(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勤劳)耕种。(“是以”没有译成“因此”扣1分)

18、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19、(8)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20、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

二、陶侃尝出游文言文答案

1、桃花源文轩有声平台开始视频收稿啦,热烈欢迎老师原创首发视频赐稿。

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3、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提出前去,众人全佩服他重道义。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5、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6、拿 用鞭子打 B 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8、时正寒雪,诸纲纪①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

9、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2、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13、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和人民的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14、帝后死称“崩”,王公死称“薨”。天子近出称“还宫”,远出称“还京”,列国诸侯远出称“还某郡”。

15、四年级上册小古文积累

16、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17、阅读本文,你认为令泰迪改变的原因是:

18、✦云:说。✦聊:随便。✦耳:罢了。

19、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20、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三、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翻译

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司马光 〔宋代〕

3、小状元解读▍培优练习册▍考点清单

4、各位下属有的因为谈笑戏乐荒废政事,就命令人取来他们的酒器、樗蒱赌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里,对官吏、军将就惩罚鞭打,他说:樗蒱是放猪人戏玩的,老庄浮华不切实际,反对先王符合礼法的言论,是行不通的。

5、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作法呢!有人送来馈赠品,他全都询问物品来处。

6、①趵(bào):跳跃。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8、⒀“亲爱的史密斯小姐……”

9、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得到的,即使微小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馈赠品。

10、陶侃尝出游:陶侃曾经外出巡视。

11、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12、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

13、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14、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15、试题答案:小题1:(2分)(1)拿(2)用鞭子打小题2:(2分)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小题3:(3分)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小题4:(3分)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粮食、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16、因为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17、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8、烧死在沙漠里想归去的雏燕,——

19、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20、忠于谋国者,必有深长之思。

四、陶侃尝出游的尝是什么意思

1、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2、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于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3、⑼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4、刘秀在军旅中时间很长,厌倦战争,而且知道天下百姓疲惫贫困,渴望休息。自从陇、蜀平定之后,除非有危险紧急的情况,未曾再谈论军事。皇太子曾向他请教打仗的事,刘秀说:“从前卫灵公请教战争的事,孔子不肯答复。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邓禹、贾复知道刘秀决定放下武器,用礼乐教化进行统治,不愿功臣们身在洛阳而拥有重兵,于是二人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刘秀也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想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不让他们因为职务而有过失,于是撤销左将军、右将军的官职。耿等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全都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他们被加以特进之衔,定期参加朝会。

5、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6、☆☆好消息!好消息!☆☆

7、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对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8、上下滑动点击标题查看内容

9、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0、(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1、第22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12、等到桓温攻伐蜀地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

13、陶侃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14、刘秀任命睢阳县令任廷当武威太守。刘秀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长官,不要丢掉名誉。”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与人不和睦,与人和睦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随声附和,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接受。”刘秀叹息说:“你说得对呀!”

15、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译文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6、①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7、给他们,给宇宙间一切无名的不幸,

18、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

19、陈留董宣为(luo四声)雒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

20、八功德水要求:一要清、二要冷、三要香、四要柔、五要甜、六要干净、七要不噎人、八要能治病。北京西山、南京灵谷都有八功德水,都是取这样的意义。

五、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19)戏贼人稻:为了游戏而破坏农民的庄稼。(20)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21)出:外出。(22)持而鞭之,而:表转折连词。

3、在毁誉面前不心动,在是非面前不辩论,在荣辱面前不死守,在生死面前不惧不喜。做到这四点,就是自得。所谓自得,就是自己拥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受外部的干扰,只一心一意做最好的自己。

4、陶侃关心民生,体现在。

5、小题1:(1)拿(2)用鞭子打(2分)小题1: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2分)小题1: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粮食、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3分)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6、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7、帝后死称“崩”,王公死称“薨”。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9、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10、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1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2、陶侃曾经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十分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拿鞭子抽他。(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对农副业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4、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学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15、翻译: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

16、(1)尝:曾经。(2)出:外出。(3)持:拿着。(4)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5)云:说。(6)聊:随便。(7)耳:罢了。(8)汝:你。(9)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10)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11)执:抓住。(12)鞭:名词作动词,抽打。(13)是以:因此。(14)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15)给:富裕,足,丰足。(16)足:足够。(17)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18)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17、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8、第12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19、✦汝:你。✦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执:抓住。✦而:表顺承。✦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20、陶侃(kǎn)尝(1)出游,见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3)?”人云(4):“行道所见,聊(5)取之耳”侃大怒诘⒃(jié)曰:“汝(7)既不田而戏贼(9)人稻!”执(10)而鞭(11)之。是以(12)百姓勤于农植家给(14)人足——《晋书·陶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