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100句)
一、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
1、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2、杜牧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绝句体小诗加以描写,含蓄精炼,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写出一个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图画,如《江南春绝句》。
3、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5、再选择典型景物,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表现景物特点?可以列一列。
6、自主创作,精彩纷呈
7、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8、“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因为那时,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9、作者朝代:唐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0、预设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11、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12、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
1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4、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15、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6、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17、山郭:依山的城镇。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9、全诗包含了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
20、杜牧的古诗受韩愈的影响好发议论。但有时他用比喻、形象的语言进行议论,富有抒情胜。杜牧的古诗往往别有境界,写得古朴纯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迟先辈》。
二、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
1、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唯美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砥砺青云文/李者也少年何忧早时寒,大器莫叹壮岁艰。豪杰多生蓬与蒿,英雄潜迹野与边。坎坷之途多砥砺,磨练而后大任担。若待一日长风起,扶摇直上青云端。(注)世上之人,能够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那样“含玉而生”,诞生在豪门、侯门的毕竟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不过出生在平凡人家,甚至多数人出生在寒门,少年时代就历经风雨磨难。但是,只要志存高远、心怀青云之志,总有一天,当长风劲起时,将会“扶摇直上青云端”。
2、微课程教学法要求,“微项目学习”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的情境,至少也是学生有过体验的“模拟真实”。作为苏州的学生,对苏州都非常了解。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每个季节,每个地方都是风景如画。在创作之前我把苏州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特色的景色做成视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有春天花团锦簇、群鸟齐飞的上方山,夏天绿树掩映、荷花飘香、鱼儿畅游、美不胜收的拙政园等苏州园林,秋天层林尽染,如诗如画的天平山,还有苏州微雪飘落,别有一翻风韵的冬天。以景引情,以境激趣,点燃学生的创作智慧。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季节与景色为主题,从事七言诗创作。
3、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4、(出处)《江南春》——唐代:杜牧
5、《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是:
6、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7、(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8、读准字音,读出平长仄短的声律美。
9、2《丁香结》朗读+知识精讲
10、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
11、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12、《江南春》是由唐代诗人杜牧创作
13、(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14、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15、此诗是杜牧到江南(江苏江阴)时所作,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16、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其中更常见的则是散文似的夹叙夹议。
17、晚唐诗风,气格卑弱,多是律诗、绝句,很少有人能作长篇古诗,杜牧的古诗在中晚唐诗坛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这一类诗作,和以“俊爽”见称的律、绝佳作,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18、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19、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20、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
三、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2、首先,在诗的一开头,杜牧就令人眼前一亮。绝大多数的“江南”诗词,它所描绘的景色,都局限在某一处。如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等。而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却将视角放在了江南大地上,这是很少见的。即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
3、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对这四个教学环节作了预告,学生拿到了任务单,看到有别于平时古诗教学的课堂教学预告很感兴趣,期待走进这样的课堂学习。
4、《江南春》,是一首七绝古诗。作者杜牧,全诗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原文: 《江南春》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6、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
7、春景,还原了烟雨蒙蒙时楼台朦胧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9、(2)酒旗:酒幌子,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一样的标志。
10、诗中不仅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11、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2、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3、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14、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15、达成目标确定之后,只要对应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就能保证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设计学习任务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任务要与达成目标耦合匹配,一一对应。其次,要把达成目标转化成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不只是做一题会一题,可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学习,让学生高效落实课前达成目标。
16、追思寻源,展望古诗“翻转”远方
17、诗人描绘了辽阔、明媚的江南千里
18、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19、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学生课前通过读课文、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到了课堂教学阶段,自学检测完成得很顺利。首先,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任务,然后,采取小组内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的协作评价,最后,组长任选一份课堂学习任务单交给老师查验。
20、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四、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以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1、做到借景抒情,句末押韵。
2、至于“多少楼台烟雨中”,则着重突出了江南烟雨蒙蒙的环境特征。而杜牧将具有历史底蕴的寺庙,置身于迷蒙的烟雨之中,又为画面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结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里的明朗绚丽景色,整幅“江南春”的画面,无疑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3、深入实践,展现精彩翻转课堂
4、自古至今,江南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美景胜地。无论是汉乐府《江南》里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是白居易《忆江南》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亦或是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里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无不令人陶醉。可以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诗意江南。
5、《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6、注释(1)春梦:比喻欢乐短暂。(2)飞花:比喻青春易逝。(3)闲愁:多余的烦恼,无谓的痛苦。(1)译文欢乐短暂,好比春梦随云散去一般;青春易逝,恰似落花逐水流走一样。告诫尘世间的男男女女们,你们何必要去寻找这些无端无谓的忧愁?
7、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
8、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9、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10、简析: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法》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要引导学生创作七言诗,必须给他们创设一个情境,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放飞思想,增添智慧,提升表达,让学生的创作智趣共生。
14、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5、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16、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17、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先生认为:“翻转课堂颠倒了‘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原来的时空排序,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怎样“翻转”古诗教学?怎样用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作七言诗?笔者从跟着金陵先生学习诗词入手,试着自己写诗,进而研究怎样引导学生创作七言诗。
18、答: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19、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20、当年的美好的爱情已被封锁在内心里了。感情这东西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谁都是情不自禁,所以经历尘世多年,我心依然牵挂难忘,但感情早已淡化,恰似大雪铺盖人间,感情亦被时间遮掩封存,只容得你看见“雪后”一点点过往的痕迹。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经历的感慨,当初情深难自禁,而今却今非昔比,感情不同于往日,既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叹息。我随着时间成长,爱情却停留在历史里。
五、江南春这首诗的意思简单
1、有(红绿色彩)的映衬,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3、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4、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5、江南春寇凖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频满汀洲人未归。(简析)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她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简析)江南春景,辽阔千里,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水乡山郭,酒旗迎风。尤其是那迷蒙细雨中金碧辉煌的佛寺,更为绚丽的江南春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6、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描绘出了它
7、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8、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在常规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最多写个相关的片段,没有涉及到创作古诗这样的语言表达。
10、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11、在艺术手法上,首句运用的是映衬的手法。即通过“红花”与“绿叶”的搭配,映衬出江南大地万紫千红的景象。再加上“莺啼”,是听觉的描写,又表现出江南大地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至此,千里江南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便在小小的篇幅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
13、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创作七言诗是首次尝试,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设计一个坡度来降低难度呢?笔者在自主创作这个环节,先让学生选定景点和季节,然后选择典型景物,再想一想从哪些角度表现景物特点。就像平时习作列提纲一样,想好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放缓了坡度,让学生觉得创作并不难,下面再进行七言绝句的创作就容易多了。我给出这样的学习任务:
14、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15、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中写下这首诗。
16、《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1)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7、古诗填词,兴趣盎然
18、《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19、莺啼:即莺啼燕语。
20、《江南春》全诗的意思是: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国,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