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封狼居胥在漠北(100句)
一、霍去病封狼居胥诗词
1、突然武帝面前出现一只斑斓猛虎,作锯牙钩爪状直向武帝扑来。武帝坐骑白龙驹大惊,昂首长嘶、四蹄乱蹬,正面临失控之势。
2、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虚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3、可是一切都是那般不同,霍去病一入大漠便如鱼得水,展现了他天生的将帅才智,他在经验全无的情况下,再三请兵,亲率八百骁骑在大漠辗转,找寻匈奴营帐,茫茫沙海他果敢智勇,在人迹罕至的漠南精准寻至匈奴所在,深入匈奴营帐数百里,导致匈奴人措手不及,如乱锅上的蚂蚁。就这样,一举斩杀匈奴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叔叔。给匈奴右贤王和单于主力沉重打击,使匈奴初步退出漠南,向苦寒的漠北退却驻扎。
4、为啥呢?先看本期的征稿启事:
5、以下句子表明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的一组是(3分)()
6、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7、霍去病在这里暂歇,率部进行了日后流传青史的祭天地典礼——于狼居胥山祭天封礼,于姑衍山祭地禅礼,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言“封狼居胥,说的正是此一节
8、干戈关塞匈奴遁,梦寐江山汉业兴。
9、天妒英才常折损,魂归故里梦长安。
10、B.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奉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之兵,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率八百骑兵追击敌军数百里,为了个人私利,杀俘敌人很多。
11、太史公说: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希望将军能够努力去效法古代那些招选贤才的名将,努力去做吧。”大将军拒绝说:“从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下人常常切齿痛恨。那亲近安抚士大夫,招揽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是国君的权力。大臣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工作,何必参与招选贤才呢?”骠骑将军也效法这种想法,当将军的都是这样的。
12、王旗猎猎虎贲雄,倾倒胡奴百万盅。
13、一个只有24岁的青年,在战场上可以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但官至司马嫖骑将军,心智的成熟还适应不了高层的政治斗争,在孤独、无助、无奈中无法自拔,长期的痛苦抑郁消耗了他的身体,就这样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战神(没有之一),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千年来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世人永远记得是他打破匈奴骑兵天下无敌的神话,对捍卫大汉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世人永远记得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第一次征战就大破敌军,几年时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长为一代战神!
14、后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跟西域诸国联合夹击匈奴,虽然大月氏并没有答应联合汉朝夹击匈奴,但张骞却摸清楚了西域诸国对待匈奴的态度。所以,在张骞回到长安后,也就是在元朔三年之后,汉匈战争的战场明显偏向了陇西、河西地带,尤其是霍去病在河西的一系列战争,直接夺取了河西走廊的草场,以及祁连山和焉支山,这意味着汉朝切断了匈奴的战略通道,并有了自己的养马基地。这场战争的意义有多重要?后来的河西四郡中有张掖,正是取“张国臂掖”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打下河西走廊之后,汉帝国可以伸展自己的胳膊,去联通和控制西域,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河西走廊的战略价值。封狼居胥
15、对于其生父霍仲孺的态度,这位英才的表现也让我们大为赞叹。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
16、这是十七岁的他,是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也是斡旋千军、统领万马的冠军侯。汉武帝对他越发青睐有加,刘彻也毫不怀疑地认为这个少年是大汉开疆拓土靖安四海的最好战将,所以也努力想让霍去病提升自己。
17、开禧三年(1207年)秋,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18、封狼居胥历来被视为武将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五人:汉霍去病,唐李靖、侯君集,明朱棣、蓝玉。
19、闻风魄散单于泣,追梦兵家忆战神。
20、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卫青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把他培养成人,教会他打仗,从霍去病作为私生子的角度来说他心中把卫青当做父亲一般对待。后来卫青把霍去病介绍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喜欢霍去病的性格和军事能力,但是后来汉武帝逐渐把霍去病当做制衡卫青家族的棋子。一面是培养自己长大如同父亲一般的舅舅,一面是破格提拔自己天威不可测的皇帝,这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该如何办?他两面都不愿意得罪,最后却把两面都得罪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和指责让他痛苦不堪。他做与不做,都已经得罪了卫青集团,然而作为外甥又不想这么做,又不断做事来弥补,射杀李敢,请封皇子等事件明显是讨好维护亲属关系的行为。
二、霍去病封狼居胥在漠北
1、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2、第三层,是以刘义隆的元嘉草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反一正两个典故来影射当时的南宋。虽然同样是宋,但是南北朝还有一个英明果敢、能征善战的皇帝刘裕;而几百年后的南宋,却一直委曲求全,对北方唯唯诺诺。
3、本期主题霍去病,请结合霍去病的故事,选择其参与或主导的战事经历,展开来写。
4、行兵打仗最重要是随机应变,拘泥于古法只能降低军队作战能力,所谓“兵不厌诈”才是好的军队该有的觉悟。马奔长嘶鸣,刀横收河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再次出征漠北,这一次霍去病独当一面,直指河西,他带领一万汉军取道陇西,越过焉支山脉,斩杀数名匈奴酋领,后在夏季与战据河西走廊以及湟水流域的浑邪王、休屠王的兵队对阵军前,接连击杀匈奴四万余人,一并俘虏了匈奴王五人及匈奴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人。
5、以平阳公主对权谋的热衷,她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都脱离她的控制,所以,当霍去病对卫青的势力造成极大威胁的时候,最想要霍去病死的,一定是最不希望这一切发生的平阳公主,而且她也完全有能力、有手段让霍去病死。
6、一年后,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卫青也被授予官职,从平阳公主的骑奴转变为建章宫侍卫,后来成为建章监,出外征战匈奴,立下战功赫赫。霍去病因姨母和舅舅,得以进入当时的贵族圈层,天生富贵。终南山击毙猛虎,初露锋芒元朔六年(前123)某日,春和景丽。长安郊外,三百里绵延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内,一队人马正驰骋捕猎。武帝身后的青骢马上端坐一位十七岁的华服少年。二人正与随从一起奔赴终南山麓。
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骠骑大将军(骑兵总司令)霍去病率数万铁骑,深入戈壁,千里追击,十战十胜,封狼居胥,把匈奴赶到了贝加尔湖一带。狼居胥山在现在的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以北100多公里.
8、“酒泉”的来历:《汉书》记载,霍去病河西立下大功,汉武帝特派使臣载了美酒到前线去慰问他。霍去病对使臣说:“谢皇上的奖赏。但重创匈奴不是我一人的功劳,功劳归于全体将士。”于是,命令将御赐美酒抬出犒劳部下。但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中,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这就是“酒泉”的来历。
9、A.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十八岁时,做了皇帝的侍中。
10、匈奴残旅逃宵遁,西汉全师勒马停。
11、大漠纵横狮虎军,突袭闪电入杨群。
12、文化上,促进了中西文明的融合与交汇,在此后的贸易往来中也使得了中原文化源源不断的被传输到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收笔:公元前117年九月,年仅二十三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他辉煌而又短暂的一生,就像星空中一颗灿烂的流星,刹那间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历史与后世却永远得记下了这位功臣。
13、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历来争论不断,版本很多,有病死说、瘟疫说、他杀说、自杀说等,并且各有理由。我不是研究历史的,只把有关霍去病死因的各种说法和分析进行罗列,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14、千古文章吟去病,仰天长叹恨不休。
15、霍去病率将孤军深入,没有支援。但在去病身先士卒的冲锋下,汉家军士个个以一当匈奴纵兵多但无勇将,兵败如山倒。无心恋战的匈奴单恒王等率众投降,共杀敌三万二百人。
16、京口位于现在的哪里?
17、赞霍去病大将军(新韵)
18、霍去病凯旋而归,但是汉武帝仍然心有遗憾。刘彻连夜把霍去病召进宫中,两人商谈了一夜。此次河西作战尽管打入了匈奴境内近1000公里,汉军贯穿至整个河西走廊,但却只有平推,没有对其周围的匈奴人造成威慑,休屠王和浑邪王也逃之大吉,没有做到围歼匈奴主力军的根本目的。因而就在这次讨论中,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成型了,这就是第二次河西之战!
19、“封狼居胥”用的是,霍去病北击匈奴,获得重大胜利,在那个狼居上,刻字留名,然后凯旋而归。
20、寂烈侯老师点评:最大的问题,不按要求写作。除了“冠军侯”,看不出来跟霍去病有啥特别的关系。
三、古有霍去病封狼居胥
1、戍边御敌国无忧,艺压匈奴定九州。
2、霍去病一生可谓是非常厉害,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24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如今人们谈及大将军霍去病的绝世风采,无不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3、霍去病,这个名字至今读起来,还是如此举足轻重,他是千古英将,因为他的骁勇善战,因为他的杀伐决断,匈奴对他闻风丧胆。他用他24岁年轻的生命托举起汉朝至上的荣耀,他让匈奴从此退出中原舞台,远走大漠。“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
4、夜色浓,风正凛冽。霍去病率众封狼居胥,完成了身为一名将军最高的荣耀,在最好的年纪率军杀敌,在敌人的大本营祭天,得到了一个国家最高的荣誉。后有人云:骁骑将军若能多活十年,要让匈奴漠北也无王廷。
5、公元前123年,大将卫青带领10万兵马与匈奴王朝的主力军展开对决。年仅17岁的霍去病也跟随舅舅,以骠姚校尉的军衔随队出征。在这次与匈奴人的战斗中,舅舅卫青所率领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死伤惨重。然而年少有为的霍去病,却只身带领800骑兵深入匈奴内部,杀了敌人一个搓手不及,立下了赫赫战功。
6、在元狩二年的这个夏季,霍去病受汉武帝之诏收降匈奴二王,狼烟乍起的漠南,只听马鸣风萧萧,霍去病一骑绝尘,往匈奴营帐奔去,身后跟着的是血性方刚的汉朝将士,他们带着胜利者的骄傲,也带着军人应有的警觉,只为迎来一场盛大的投降。
7、初披战袍,少年霍去病便以骁勇之姿莺啼初试,令大漠匈奴为之侧目,于是,一颗新星在这片土地冉冉新升。
8、寂烈侯老师点评:首先,没按要求写作,好好审题,不是让你“赞霍去病”。其次,全诗没有霍去病的特点。此外,楼兰是西域古国,在古诗中,常用斩楼兰、破楼兰来形容出塞建功立业。但是你用在霍去病身上,必须慎用,因为不光楼兰,整个西域都不是霍去病征伐的对象,霍去病的主要敌手是匈奴。到了汉朝的中后期,匈奴被汉人向西驱赶,侵入并裹挟西域,这个时候,西域才成为汉朝的对手和附属。
9、这首词的上下阙用父子对比,“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一个是儿子的无能,一个霍去病一般勇猛的老爹。这是第二层意思。
10、孙仲谋指的是谁?三国孙权
11、寂烈侯老师点评:最大的问题不按要求写作。
12、不过辛弃疾永遇乐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中还有南朝刘裕父子的故事。
13、但就是这样一首中学生必读、必背的作品,登上《中国诗词大会》时,却难住了不少人,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意外了。这道题是这样的:
14、骠骑将军去病率师,……,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
15、当捷报传到长安,汉武帝得知霍去病讨伐匈奴驰骋沙场立了大功,为了犒赏霍去病,特地指派了工匠修建一座宽敞华宅。竣工后汉武帝还让霍去病先去过目是否如意,但是霍去病却向汉武帝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出自17岁的少年之口,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不仅武帝当时听了,大受感动,这震撼人心的8个字,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仍能让人热血沸腾。
16、(1)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共5分。语意大致正确2分。居,居守;数,屡次;为……所,被,各1分)
17、第汉武帝尊霍抑卫。
18、瀚海阑干暮柳斜,长安冷月咽秋笳。
19、播音团队——小屋叶知秋付美英张斌贺东军郑涵予暖小阳施晶哲王永红秦青走天涯一鸣颜语
20、元朔六年(前123)二月,卫青再次出征斩获数千匈奴首级之功,完胜归朝。连吃败仗的伊稚斜单于急于挽回颓势,悍然出兵入侵汉境。这一次,武帝当廷封刚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为嫖姚校校尉随军出征,又予其八百轻骑。去病亲率八百士兵赶赴战场,自行觅机杀敌。他绕过阴山东麓,有一支千人左右的匈奴武装,其首领为单于叔父罗姑比。罗姑比把主要精力用在防备二百多里之遥的卫青,不料汉军竟闪电般杀到营帐前,惊骇间被霍去病活捉。剩余匈奴人马惊慌失措,片刻功夫皆被汉军剿灭。
四、有关封狼居胥的诗
1、是岁也,大将军(指卫青)姊子霍去病年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2、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知识学酷~
3、关于这个漠北之战自古以来评说纷纭,原因是这里面发生的故事颇多,稍知道历史的都知道,本来是以霍军决战单于的,却出了情报错误,至使精心安排的对局变成了阴错阳差,卫青对上了单于,霍去病却只好拿相对较弱的左贤王部出气,后来李广又死了惹出了一场家族间的世仇,弄得卫霍二人千百年后仍不得解脱,还有汉武帝战后封赏的不公,象是故意搞事,霍军一封再封,皆大欢喜,而卫青兵团虽历经苦战却寸功未得,全军无赏,更有甚者,复设大司马一职,却让卫霍同任大司马,卫青虽贵为大将军,但实权全跑霍去病那里去了。
4、这种说法高估了卫家的势力,低估了汉武帝对朝堂的控制力,理由如下:
5、辛词中“元嘉草草”讽刺的是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元嘉是其年号,刘义隆好大喜功,因为“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于是仓促北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辛词中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说的就是当年拓跋焘(佛狸)的祠庙留在了当年其南侵的土地,竟然被百姓供奉香火。
6、捷报三千封漠北,功名一夜散河东。
7、只是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地点是在甘泉宫,甚至可以说是当着汉武帝的面,他为什么偏偏挑中这么一个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地点?所以完全可以排除蓄意谋杀的可能性,而应该是突发事件,有人故意将此事泄露给霍去病,以霍去病雷厉风行的性子和对卫青复杂的情感,当然会立刻取了李敢的性命,而不顾忌是在什么地方。
8、诗歌创作群主编:草原飞鹰副主编:卢俊谢富云水中花编委:陈玉花王小燕
9、于是一代战神霍去病横空出世。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侵扰的著名青年军事家。17岁从军抗击匈奴,到23岁因箭伤去世。勇冠三军,被武帝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在短短的6年中,6次出击匈奴,为保卫国家、扫除中西商贸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障碍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大军追歼匈奴主力,直抵狼居胥山,狼居胥山位于现在的内蒙古乌兰巴托以东,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
10、金鼓声声儿郎奋,秋风猎猎纛旗飘。
11、所以以上三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那么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呢?
12、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汉族,系河东平阳(今天的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的名将、军事家。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官至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同时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一个人如果能够收获这种成就,是不易的。由于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大迂回、大穿插作战的作战方式,所以能战胜匈奴兵,屡立战功。
13、纸媒合作——《国际日报》《华文小小说》杂志《微篇小说》杂志《泥香》杂志《中国岚文学》杂志《国际日报》《常德民生报》《华文作家报》《河南经济报.新闻周刊》《渤海潮》《西南文学》《营山文学》《传奇故事》等报刊杂志的选稿基地。欢迎更多纸媒合作。
14、既然是典故,那么”封狼居胥“自然有出处,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来自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5、别人我不知道,老街自己最早接触“封狼居胥”这个词,就是来自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词最喜爱用典,读辛稼轩的作品没有一定学问会觉得艰难无比。所以大多数人要仔细看注释才能搞明白,作者想说些什么,每个典故的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16、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的宗莫特博克多乌拉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17、一个汉人在匈奴人从小长大的沙漠上作战,还敢于向纵深腹地匈奴人的大本营作战。他轻装简从让部队只带武器,旋风般地杀入匈奴腹地,杀敌后抢夺他们的物资,以战养战。要知道,800人深入的是匈奴的地盘,这是军事上很忌讳的“孤军深入”,但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成了闪电战。这也是霍去病对双方判断力、战斗力、意志力还有想象力的综合考验,霍去病完胜。两强相遇勇者胜,他找到了匈奴的一个大营,管他黑压压一片营帐、乌泱泱一片人马,杀将过去再说。擒贼先擒王,也是今天的人们常说的斩首行动,敌人大乱,有的抵抗,有的溃散。
18、铁骑锁封穷虎窝,金戈横扫野狼圈。
19、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20、(2)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共5分。大意1分,“尝、责、尊重、称”各1分)
五、霍去病封狼居胥典故
1、今日西疆谁勒马,长安城外茂陵风。
2、西汉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当时的霍去病不满十八岁,他以西汉王朝骠姚校尉的身份,跟随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一起出击匈奴,经过一再请战之后,仅仅带领八百名士兵,就成功地偷袭了匈奴,并取得成功。这次战役“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他不但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还斩杀了匈奴单于的祖父若侯产。他19岁的时候,亲自带兵俘获匈奴的祭天金人,使当时的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闻风丧胆。正因如此,汉武帝大喜,即刻封他为西汉“冠军侯”,即勇冠三军的意思。
3、寂烈侯老师点评:仍然不按要求写作,看不出来写的具体是霍去病的哪一战。好在三句点了“迂回”二字,还是令我看出了一点霍去病的作战风格。
4、天骄统帅冠军侯,迅猛如雷又善谋。
5、奇兵歼外敌,千古唱英名。
6、对于很多写诗写得非常烂但却喜欢在网上发表的人你怎么看?
7、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8、天家将士三十万,振我巍巍大汉风。
9、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出生在了平阳公主的家中,然而他的母亲却只是公主家中的一个仆人,父亲则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卑微官员。
10、封狼居胥指霍去病深入漠北,成功击退匈奴,在燕然山举行祭天地的典礼,以昭告退敌成功保家卫国的决心;燕然勒石是关于东汉大将窦宪的故事,窦宪在燕然山记下破敌成功告示天下的事;封狼居胥与燕然勒功被后人誉为是对最高军功的追求。
11、但此时的匈奴并不知道,在此后十几年间,这颗赤血将星,将会以迅雷之势瞬息改变两方战局,狂暴地撕碎己方的防线与营帐,匈奴再也不是原本那副狂傲自大的模样。
12、边患和亲非上策,得陇望蜀总无常。
13、云岭老师简评:基本合律。基本写出来霍去病的风格。
14、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没有任何实战作战经验的霍去病,率领800骑兵一往无前奔向莽莽的大草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获首虏过当”(按中华书局),“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封邑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冠军村。
15、有人认为霍去病不愿意当做制衡卫青势力的棋子,反而不断讨好卫青家族,让汉武帝觉得卫青霍去病二人结盟对抗自己,所以忍痛动了杀心。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汉武帝为什么不杀掉威胁更大的卫青保留霍去病呢?退一万步说汉武帝就是要杀掉霍去病,当霍去病当着众人的面杀掉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李敢的时候,按照法度为了安抚人心,汉武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名正言顺杀掉霍去病,然而汉武帝救了霍去病。
16、借问来人谁得是?羌胡尽拜霍嫖姚。
17、寂烈侯老师点评:首先是没按要求写作。其次,“报国年少何惜死,留下姓名青史标”,这句给人的感觉就是霍去病报国战死,这写的是霍去病吗?“河西几度擒酋首,漠北一时捣匪巢”,这倒的确是霍去病参与的大战,但怎么都一笔带过呢?为什么不深入,为什么不深入?
18、如果霍去病真的是被人害死,以汉武帝为人就算没有证据也会在长安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但是在霍去病去世后长安城很安静,并没有异常发生。
19、世人皆知将军神勇智谋,却不知将军的儿女情长。你身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出征时路经生父府第,却向这位素未谋面的人下跪敬拜。武帝为你修建府第,你却断然拒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此之谓忠孝两全者矣。
20、文学评论创作群主编:谷丽珺副主编:龙白张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