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封狼居胥(100句)
一、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人封狼居胥
1、历史上像霍去病这样“封狼居胥”的武将还有四人!第一位:东汉窦宪他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时期的名将,他的妹妹也是皇后,所以他深得皇帝重用!窦宪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共三万余人出征,最终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亡,窦宪继续追击匈奴1500多公里,杀敌一万多人,俘虏无数。窦宪最后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可惜,窦宪后来因为谋反,被逼自杀了!
2、南部匈奴居住在蒲子(今山西隰县);
3、首先,这是中原对北方,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胜利。
4、所以说朱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封狼居胥的王者,除了讨伐北元,明成祖朱棣还灭了安南(现在的越南),从此越南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5、霍去病率领汉军深入大漠、突入腹地,尽管汉军来势汹汹,匈奴也有铁骑之雄、鸣镝之利霍去病所率汉军与匈奴左贤王交战,苦战一番后,霍去病斩敌首七万有余。
6、计划没有变化快。上了战场,霍去病快兵突击,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但霍去病就是霍去病,别人是兵家大忌,在他手里就是一只奇兵。
7、一开始,刘邦进展十分顺利,连战连捷,一路追到了大同平城。但他显然不知道,冒顿单于最厉害的就是扮猪吃老虎,这一切都是他的诱兵之计。刘邦的好运到此结束。
8、首先,曹操当然是用武力征服匈奴,狠狠的揍了匈奴人一顿,谁要不服,站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9、司马颖哪会干放虎归山这样的傻事,他并没有答应。刘渊只好让呼延攸先回去,告诉刘宣等人先招集五部人众,会同宜阳的诸多胡人,表面上宣称响应司马颖,实际上却是要图谋叛变。
10、《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写道:“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11、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穿越大漠,北进转战2000余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转而攻击匈奴左贤王战略集团,与匈奴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在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经过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敌7万余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左贤王战败逃走。
12、如果单论狠辣程度,冒顿单于可以排名第一。
13、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14、狼居胥山都只是有志之士梦中的一个意象
15、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拜蓝玉为大将军,率兵15万北征蒙古,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要求蓝玉勿失时机,必须成功。
16、《汉书.霍去病传》写道:......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瀚海即今杭爱山,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时人多以为贝加尔湖,误。)
17、若比较二者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相提并论。但是,人们往往对封狼居胥更为崇尚,对勒石燕然却不那么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18、他第一次带兵打仗就非常猛,直接带了八百个骑兵直达敌方腹地。敌人都来不及防备被他打的落荒而逃。首次作战就这么顺利自然让他信心大增,在之后的河西之战中他更是非常英勇,士兵们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士气大振,减少了最大的伤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后来他到达狼居胥之后在这里祭天,彰显了当时朝廷的威严,这座山以后也就代表了武力最高的象征。给当时朝廷大大的长了脸面。
19、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司马炎有张良计,刘渊有过墙梯,刘渊反而利用此职位的权限暗中扩展势力。刘渊在任期间,严明刑法,轻财重士,成为五部匈奴威望最高的人。于是五部匈奴的各路豪杰都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就连幽州、冀州知名的儒生,都不远千里投奔他。刘渊有了一个自己的人才智囊团。
20、冒顿单于(马镫是错误的)
二、有多少人封狼居胥
1、刘渊这一去,就龙游大海,猛虎归山了。
2、经此一遭,大汉王朝再也不敢对匈奴大打出手,而是实行娄敬的和亲政策,双方用和亲,或者说汉朝用女人,买来了暂时的和平。
3、八旗士兵平时狩猎耕种,战时上马出征。八旗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而努尔哈赤则是最高统帅。八旗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女真人的战斗力,入关前的八旗兵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4、当时有个地方叫狼居胥所以在这里祭天就叫做封狼居胥。霍去病应该说是个皇亲国戚因为他的舅舅是汉武帝的姐夫,他从小教育自然不会放松再加上舅舅卫青的教导,所以他非常善于骑射和用兵,他的头脑灵活不是呆板的按照兵书排兵布阵,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灵活受用。因为新颖的思想所以他非常收到汉武帝的赏识。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刘渊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赶紧就坡下驴,叫停了本来就不存在的救援司马颖计划,并且喊出一句震惊当场的豪言壮语:
7、打不过就得忍着,太祖高皇帝都打不过匈奴人,谁还敢说自己比这老祖宗还厉害?
8、但匈奴人倒霉,先是被赵国名将李牧狠狠地抽了一顿。
9、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0、历史上有很多中原王朝想要深入大漠打击游牧民族,但是往往都会半途而废,所以有这么一个能把游牧民族打败的很是了不起,能够深入大漠几千里地更是纵横捭阖的更是历史上第一个,所以霍去病的荣耀耀眼无比。历代武将的偶像人物。
11、励精图治的汉武帝是中国的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任期内汉军涌现出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名震千古的名将,特别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是后来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最高成就。
12、比如巨鹿之战,项羽只有5万楚军,而秦国主力有王离的长城军20万和章邯的囚徒军20万,合计40万,就是算项羽再能打,一个人杀一千个敌人,他手下的士兵总不能吧,项羽打赢巨鹿之战的原因就是谋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首先攻击的就是秦军的运粮甬道,并成功切断了秦军粮道,然后以仅有的五万人死守粮道,围攻巨鹿城的秦军就断了粮食,最后被一拥而上的诸侯联军全部干掉,最终巨鹿之战大获全胜。
13、霍去病命令士兵堆土增山,然后傲然登上山顶,向着大汉方向设坛祭拜天地,并立碑为证,宣示此地永为大汉疆土。从此汉家旌帜满阴山,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14、少年战神因不败神话青史留名
15、漠北之战汉军兵分几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路就是霍去病这一路。他率军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对战。此一战霍去病以1万的己方损失人数,歼敌70400多人,几乎将左贤王部精锐力量全部消灭殆尽。堪称是王者之战的胜利。后来霍去病乘胜追击来到狼居胥山,在山上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也就是“封狼居胥”的典故。
16、从霍去病去世以后,汉武帝再没有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略作战,少年将军好像把汉武帝一代对匈奴的仗都打完了,像一位演员,完成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从此不再出现。但是他永远以冷峻、傲岸、强悍的少年姿态留存于千古的记忆之中。
17、名将李广就是这么干的。
18、接着,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匈奴实际没有了单于,失去了一个国家应有的象征和基础,匈奴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
19、其三:图制匈奴:整个北方一盘棋
20、某种意义上,他可以说是闪电战的创造者,匈奴人对其敬畏之极,称其为“苍狼”,他们在被驱赶出华夏大地之时,也将霍去病的名字传播到欧洲。中国有众多的优秀军事家,然而在英国人编写的《世界著名军事家》里边,仅有两人入选,霍去病便是其中之一。
三、历史上有哪些人封狼居胥
1、是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
2、汉武帝时期的大将霍去病
3、“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两千多年来,这一直是历史上爱国将领表达舍家为国的赤胆忠心时,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而最先说出这句名言的人,就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霍去病。霍去病短短24年的一生中,多次出塞征战,是一位没有败绩的军事天才。为西汉取得抗击匈奴的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4、他对武帝言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短短9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不仅武帝当时听了,大受感动,这震撼人心的9个字,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仍能让人热血沸腾。而霍去病也成了爱国将领的表征,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
5、呃,头曼单于是他亲爹,冒顿单于是典型的弑父弑君,他杀起爹来,一点都不手软。
6、公元119年,霍去病在“漠北大战”中,完成了他的巅峰一战。他率部长途奔袭2000多里,一直掩杀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一带,歼灭匈奴7万多人。
7、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8、然后,封狼居胥,如果要站在匈奴的角度,那就是灭族亡国之仇,不共戴天啊!不仅占地掠民,而且彻底扫荡,“漠南无王庭”,彻底解决了中原数百年的北方动荡。
9、数千年过去,“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都被记载于史书之中,成为我国汉朝打败匈奴的经典历史战事。
10、“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11、窦宪作为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将,他的功绩虽与霍去病有所差距,但是依旧可以说做到了封狼居胥。汉章帝时期,他联合南匈奴、吴恒、羌胡兵力总计三万余人出征北匈奴,最终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杀敌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然后他又登山燕然山,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燕然山大捷后,他又出征北匈奴,并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了北匈奴的太后,真正达到了封狼居胥。
12、封狼居胥的难点主帅出身低贱
13、《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七万余级,左贤王皆遁之,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14、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是参加了最为重要的几次击打匈奴的战役,是与卫青齐名的名将,战功显赫,是为后人传颂的民族英雄。
15、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一样,奴隶私生子出身,后来遽然荣华,所以霍去病身上有很多小毛病,这个不需要美化。封狼居胥,单纯谈论军事成就,不如近似出身的兵仙韩信,但是,论战略意义,韩信就算赌上“兵仙”“谋圣”两大称号,百战胜果,亦是难以相较的。
16、祭天仪式完毕后,霍去病重新披挂上马,一路向西追击匈奴残部,饮马贝加尔湖畔,从此匈奴一蹶不振。
17、再越过焉支山,6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
18、此役过后,匈奴人闻霍色变,纷纷避其锋芒,而霍去病就此成为抗击匈奴的一代战神。公元119年,霍去病在漠北大战中,完成了他的巅峰一战。他率部长途奔袭2000多里,一直掩杀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一带,歼灭匈奴7万多人。
19、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加起来,项羽就击破了一百多万敌人,至少斩杀了60万以上的人,这还不包括其他战役斩杀的人数,项羽以其巨大的军事才能和无与伦比的勇猛当之无愧地排在中国历史上最强武将的第一名。
20、魏元帝咸熙年间,迫于朝廷压力,左部匈奴首领、匈奴左贤王刘豹不得已派儿子刘渊去洛阳当人质。没错,刘渊就是以人质的身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首秀。
四、中国历史上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一位名将
1、尽管霍去病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他却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为个人争权夺利。汉武帝曾想为他这个顶级功臣修建府邸,他却拒绝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2、初次作战,霍去病就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3、21岁的霍去病风驰电掣、势如破竹,向北突进2000余里,歼灭匈奴7万余人,兵锋直抵北海(贝加尔湖),
4、当邺城陷落的消息传到刘渊耳中,刘渊先骂司马颖不听他的建议,擅自逃跑,就是一个废物点心——“真奴才也”!然后他假惺惺的说要去救司马颖。
5、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又亲率大军五次北伐,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6、封狼居胥,意思就是对天宣告,我们大汉军队已经占据狼居胥——这里已经是汉族的地盘。
7、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无数,一路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
8、三国时期的刘备给自己的养子起名刘封,给自己的亲子起名刘禅,两个儿子的字合起来就是“封禅”,因此刘备被人指责有当皇帝的野心,因为封禅只有皇帝才能做。
9、宁夏旅游行业协会培训导师
10、2年以后,19岁的霍去病在两次河西之战中,歼敌四万余人,俘虏了匈奴贵族、王侯将相共计120多人,同时还成功逼降了匈奴浑邪王四万余人投降汉朝,并平定了另一匈奴王休屠王军的叛乱,这可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个时候的匈奴还处于相对强盛的时期,如此辉煌的战绩,怕是其他朝代想也不敢想的丰功伟绩,而这一切不过是19年的少年将军霍去病从军后的第二场战役而已,这一年,霍去病刚刚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
11、《霍去病传》记载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的胜利,在敌方祖地封禅建碑以记功,这是政治上的完全压制。
12、这一仗还引发了匈奴自冒顿单于之后的首次分裂。
13、不管这是传说还是史实,千年之后我们读到这个故事,还是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一位英勇却浪漫的少年将军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
14、此后,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朝再次击败匈奴,双方大战告一段落。但汉朝还是没有解决匈奴人的威胁,直到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大将军窦宪、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击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三千里,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爱山),才彻底解决汉朝历时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15、公元前129年起,不堪匈奴侵扰的汉武帝决心绝地反击,给予匈奴强有力的回应。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卫青。卫青虽是放羊娃和骑奴出生,但靠着后天的学习和历练,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战屡胜,战功卓著。
16、霍去病轻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霍去病两次功冠全军,因而,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17、西汉还有一位叫陈汤的,也是深入大漠远征匈奴,虽然效果没有霍去病那样的辉煌,但是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大汉的最强音。
18、草草:轻率,很随便的。
19、汉和帝永元二年,车骑将军窦宪率大军出塞三千余里,与北匈奴单于决战于稽落山,歼灭万人,归降二十余万,俘获牛羊百万余头。
20、就连不可一世的始皇帝秦始皇,最终只是采取守势,“筑长城以御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亲自率军西征匈奴。结果,白登之围,差点全军覆没。此后,被迫采取“和亲”政策,屈辱地每年选送漂亮的汉族少女送给单于,受尽辱没。
五、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狼居胥
1、这次战役过后,汉武帝又划定5800户增封骠骑将军。和霍去病一起出兵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隶属于骠骑将军,与骠骑将军在与城会师,没有错过日期,跟随骠骑将军到达梼余山,俘虏和斩杀匈奴2700人,划定1600户封路博德为符离侯。北地都尉邢山随骠骑将军捕获匈奴小王,划定1200户封邢山为义阳侯。从骠侯赵破奴、昌武侯赵安稽都跟随骠骑将军打匈奴有功,各增封300户。校尉李敢夺取了敌军的军旗战鼓,封为关内侯,赐食邑200户。校尉徐自为被授予大庶长的爵位。另外骠骑将军霍去病属下的小吏士卒当官和受赏的人很多。此时,霍去病在军中的势力大长,已经和他的舅舅并驾齐驱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都当了大司马。而且定下法令,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
2、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后,积土为坛于狼居胥山,祭天以告成功。见《汉书·霍去病传》。后以“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功绩。
3、而就在八王之乱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匈奴人也开始准备闹事,他们闹了很多年,通通以失败告终。经一堑,长一智,匈奴人终于明白,蛇无头不行,要想搞出点事,必须有个英明的领导人带头。当今之世,还有比刘渊更合适的吗?
4、窦宪出身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曾是东汉前朝重臣。但是他们都因朝政变局被杀。不过,窦宪后来却因为妹妹入宫成为皇后,从而一举升天飞黄腾达。
5、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6、所谓封狼居胥就是在狼居胥这座山上进行祭天仪式,以显示帝国军队的雄威。霍去病封狼居胥后,该山就成了封建王朝武力的象征。
7、冒顿单于随后带领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
8、上面的5个人,各个都是人杰,各个都是人种之人,厉害到不要不要的,不仅仅如此,还不怕死,深入敌后,简直就是厉害了,所以这样的坐实让人十分的钦佩了。
9、霍去病出生很卑微,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里的女婢卫少儿,而父亲则是当地的一个小吏。由于父亲不敢承认和卫少儿的私情,霍去病一出生,就是一个私生子。
10、这一仗,是汉朝将军霍去病的巅峰之作、震古烁今。但汉军并未停止,依然率军向西挺进,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返回。
11、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12、秦军在当时被人称为“野兽”一般的存在,单单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就坑杀了赵军40万人,这给白起赢得了臭名昭著的“人屠”称号。秦军中著名的将领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
13、从字面含义上来看,封,在中国古代特指祭天。狼居胥,地名,是指狼居胥山。从广义上讲,封狼居胥是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之历史上曾有寥寥数人获此殊荣。他们大多都是能为帝王建功立业的骁勇善战之士。
14、总有些人,出道即巅峰,而且是让人永不可超越的巅峰,这样的人中国历史上有,但不多,武将里霍去病绝对是一个!
15、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被迫向汉朝称臣归附。从此,呼韩邪单于是为南匈奴,郅支单于是为北匈奴,匈奴南北分裂。
16、从此,中国的成语里就有了一条“封狼居胥”的成语,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
17、《资治通鉴》:癸未,世民入武牢;甲申,将骁骑五百,出武牢东二十余里,觇建德之营。缘道分留从骑,使李世、程知节、秦叔宝分将之,伏于道旁,才余四骑,与之偕进。
18、虽然霍去病被汉武帝看中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外戚,但霍去病能够取得逆天的战绩却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17岁的霍去病平生第一次率领八百骑兵参与漠南之战,就已经显示出不一样的过人能力,此战中霍去病以17岁的年龄、八百人的骑兵部队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斩获敌人2倍多于已的敌人,一战俘虏和斩杀匈奴人2028人,还斩杀一名匈奴贵族单于的祖先辈,以及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
19、这个马背上的强悍民族终于在强大的西汉王朝打击下,引马而去,不窥阴山,自此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乎再无大战。(有意思的是,这些匈奴败军,一路向西逃去,后来到了欧州,灭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漠北大战"后,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兵威之盛,纵横天下无敌。汉武帝也因此青史留名。
20、也是在这一年,霍去病再击匈奴,于祁连山麓歼敌3万余人,俘获匈奴王等4万,将河西走廊悉数收归大汉王朝。匈奴人仰天长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