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有关牧童的五言绝句(100句)

2023-02-04 14:05: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牧童的五言绝句

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5、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一首诗中展现了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身边之景,也看到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相连在一起。

6、——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7、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8、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9、五言绝句: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令。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杜甫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手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白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1、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12、释义: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13、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14、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1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6、忆东山(唐·李白)

17、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18、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1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二、有关牧童的五言绝句

1、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

2、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3、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4、《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原文如下:

5、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6、玉阶怨(唐·李白)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9、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10、《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

11、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12、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13、“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14、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剑客(唐·贾岛)

19、夜雨(唐·白居易)

20、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三、描写牧童的五言绝句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3、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4、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5、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6、梅花(宋·王安石)

7、秋浦歌(唐·李白)

8、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9、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0、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1、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12、夏歌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李商隐:《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杜甫:《夏夜叹》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戴复古:《大热》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13、 “牧童骑黄牛”出自哪首诗,全文?

14、孤月空明灭,凌峰墨夜澈。

15、《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6、(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17、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18、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9、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20、简单三分笔,勾连一寸思。

四、描写牧童的诗五言绝句

1、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2、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3、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4、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5、《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8、山村咏怀(宋·邵雍)

9、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1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4、原文: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15、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16、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17、纵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画的活泼、自在、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正是诗人“真性情”的表现。

18、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9、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20、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五、关于牧童的七言绝句

1、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以上这39首五言绝句,哪首最打动你呢?

4、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6、送崔九(唐·裴迪)

7、题诗后(唐·贾岛)

8、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9、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1、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1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3、山行(清·施闰章)

14、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15、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7、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18、《除夜》文天祥(宋)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9、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0、水乡春已去,遍逐物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