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终南山隐士的诗句去不辞(100句)
一、描写终南山隐士的诗句
1、众多高人逸士无一例外将终南山作为修行之地的原因却在哪里?
2、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3、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4、有幸能够见到终南山,山高的快要逼近天空了。
5、的是。“名山修道,终南为冠。”
6、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是在月夜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7、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8、细数之下,如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又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及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等也都曾隐居终南山;康熙时期的关中名士李雪木,为逃避清廷的召唤,躲到终南主峰太白山一带,因山中乏纸,他用槲叶写文题诗,竟至收集成《槲叶集》。至民国时期,大居士高鹤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终南山的嘉午台和南五台结茅蓬访道修行……..
9、这样的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的人很难体会到,但又总是向往。这首唐诗《只有我们》,描述了这种诗意的生活。
10、诗人继续向人们展示沿途美丽的风景。花在飘落,伴随着流水,我们远行,一路花香。落花往往是伤感的,但这首诗却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11、林宽:(唐)(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与许棠李频同时,生平事迹亦均不详。宽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12、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3、地去搜扬近,人谋隐遁难。
14、李世民也有一首诗叫做望终南山,
15、徒自倚天生气色,尘中谁为举头看。
16、我的静门是一个山径幽深的柳阅览室。
17、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南湖胜迹苏东坡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
18、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19、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静谧的光线照亮了我的衣服。
20、清修:是好事、老子精随之作、是出自终南山!时隔几千年寻经问道岁月沧桑难德道!急功近利多如毛,不去寻经难问道,苦作苑、随缘本是缘份事,不问天道难悟道、有道难懂何违道,德道、失道、不见道、天天白日空想道、老子下凡你未道!空空数等白头翁?人人不作有道事,虚度年华你为啥?羊群效应,图个啥。问道,盼道、都想道、只因你心未道,到头你还是未德道。苦呀苦!真命苦!老话说德好,多做善事。多积德你不得道谁德道?。
二、描写终南山隐士的诗句去不辞
1、在这座山里隐居过的人,如雷贯耳地就有:钟旭、老子、孙思邈、姜子牙、陶渊明、王维、李白、鸠摩罗什......,这座山给予了这些人物什么,而这些牛逼轰轰的人物又怎样地影响了中国,想想也是心潮澎湃。
2、这是一首描写终南山雪景的诗,第一二三句都平平,但念到第四句“城中增暮寒”时,竟不觉有股寒气袭人。
3、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5、这首诗,诗人就像一个导游,带着我们从山脚一直走到山上的读书厅。我们一路上看到的一切都很美,让人耳目一新。
6、终南隐士如心道长、周山人、长安雅士薛佩生在终南山大·峪莲花洞品茗,围棋,赏画。
7、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8、释义: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终南山》作者: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王维《终南别业》
9、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10、专为出行终南山的群里面,薛山长与各隐士、文化名流、才子佳人,常常有此类约定交谈。
11、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12、《游终南山》(唐)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3、然而,话说回来,终南山隐士之成,也不单单是拥有一腔热诚,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即可那样简单。最初的阶段,一定是像我们所了解的如心道长的弟子一般,总有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未尝不是各项技艺(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修习渐成之累积,“各自修炼”的结果,必然是“高处相见”的终成正果,是“携琴访友,约人下棋,诗词唱和”的云淡风轻。
14、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15、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16、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17、宋代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18、小朋友大朋友们欢欣雀跃,不停地跑进跑出观察雪籽变化,突然站在窗边的朋友说:“飘鹅毛雪了!”
19、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20、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三、关于终南山隐居的诗句
1、这首优美的山水诗其实是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心境。即使过不了这种生活,只要你有一颗宁静的心,善于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你的生活中就会处处有桃花源。
2、《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李世民《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3、非典期间身影、历历在目,
4、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归终南山唐代:孟浩然
5、这个我知道,家里面有老人就是在终南山隐士山水道人关门弟子王浩然的中医调理下,治好了多年的腰腿疼痛,王浩然真的不愧为好医生,腰腿疼痛的老,毛病都调理好了,我们村的老人现在有什么毛病都找他。
6、贾岛曾经也有一首《望终南山》其中是这样写的。
7、一扇门出现在诗人面前,诗人的心情更加愉快了。这个自习室,绿柳伊环境幽雅,柳树有隐士的意思。陶渊明在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号称“吴柳".先生”
8、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9、中国是在战无不胜中崛起!
10、他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隐居终南山时所写,还有“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也是写终南山。他几进几出终南山,写它的诗还有很多。
11、山路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白云春天的尽头,到处是一条长流和翠绿的河岸。
12、神奇的是这座山,至今还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隐士,他们在终南山过着与一两千年前古人没什么两样的生活。
13、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14、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15、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16、据说,这就是终南山的隐士们:
17、怎么看都觉得有种喜感,嘻嘻!不过,严肃点!放在历史的长河来看,这也算文化传承吧,这么一想就觉得,蛮好!
18、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9、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20、而在祖咏的终南山的描写中,却是显得格外明亮,说明他写这一首诗的时候是在一个晴天。
四、古代终南山隐士
1、整个屋子哈哈大笑!我跑出阳台瞪大了眼睛,果不其然,在墨绿色大树的映衬下,真的有很小很小很小的雪花在飘呢!
2、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5、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6、我贪恋这终南山的风光,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
7、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8、在花香和微风中,品一杯绿茶,读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很舒服。
9、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10、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唐钱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唐岑参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俄)莱蒙托夫《帆》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美)狄金森《蓝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3、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1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15、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这里虽未正面写山林暮景,却是情中有景。不正是旖旎山色,使诗人迷恋不已吗?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写。“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
16、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17、唐朝的诗人们,一不开心就:老子不干了,明天就去终南山,大不了散发弄扁舟去!
18、《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田园诗,是作者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讲述作者在月夜下,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中描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19、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20、“好。老地方出发,不见不散。”
五、李白隐居终南山时写的诗
1、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2、在距离西安市区仅一个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一千多年前的生活。也许深处现代文化中的你无法去理解终南山隐士的生活,但是仍然像千年前的古人那样生活守着书籍和油灯,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是每一个现代终南山隐士的梦想。
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4、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释义:远山随着空阔的长天没入了大海,我倚着高楼遥望海天之际,风势劲急黄昏时暮潮刚刚涌起。帘外斑鸠啼叫,周围一片细雨,几处闲置的冬田,隔河对岸开台春耕,趁着春雨锄地。
6、⑸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
7、我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
8、唐代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9、我呆了几分钟,竟也略微也体会到了一点点“倾耳无希声”的意境,这场世纪之雪我大概会记得了。
10、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1、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12、水穿诸苑过,雪照一城寒。
13、国家院士表率、朴实无华。
14、这四句,用笔简炼而神色俱佳。诗人漫步山径,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于是“相携及田家”,“相携”,显出情谊的密切。“童稚开荆扉”,连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15、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16、大名鼎鼎的李白,没事也老爱往终南山窜,留下了“太白(即终南山)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等绝句。
1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8、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19、⑾陶然:欢乐的样子。机:世俗的心机。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20、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