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相关诗句(100句)
一、秦岭的典故与诗句
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为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后世的军事统帅屡屡效法。如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行动”,就是用海面的假登陆掩盖了沙漠中的真迂回,而美军统帅也毫不掩饰地说,他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战术。
2、当时的军政机关如经济部、财政部、军政部及省、区、县30个单位在这里设立了派出机构。老舍等一些文化名人,当年也从这里经过,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诗词。这里还有宝(鸡)双(石铺)段轻便铁道双石铺车站、国际招待所等,这些都使双石铺成为西北的战略重镇。这里也是河南等沦陷区难民云集的地方,人口也逐渐增多。
3、 入淮清洛渐漫漫 —— 宋 ·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4、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院的石砖木雕,一进门就被这些精致的雕刻吸引了。屋顶为仿歇山顶式,屋脊为蟠桃缠枝牡丹脊,屋顶上复灰瓦。屋檐斗拱间分别雕有梅兰竹菊,门檐窗檐雕有蝠、鹿、兽,自然寓意福禄寿,基座为海水弥座,中间刻有倒悬蝙蝠,取“福到”之意。所有门窗的棂条都制作优良,曲折迂回,图案优美,棂花线条弯曲飞云浪花,花卉绽放鲜草美观。门楼和神龛有石雕,墙壁嵌有砖雕,门窗斗拱有木雕,藻井有彩绘。刻有周穆王“八骏马”,姜子牙“钓鱼图”,“八仙图”、“求学图”、“对弈图”以及莲花牡丹图案造型逼真,情致各异,给人以豪华优雅之感。
5、“由峰背下坡,异常崎岖。”旋即,踏上一条几十米长山脊,白雪紧裹如同白玉,是为“龙背”。“龙脊最险,稍不经意,即有堕坑落堑之虞,下面深不可测。”不远处一座山峰,石开如同张开大口,石间有一小庙似舌,此乃龙头。东坡居士站在龙头,捋着胡须,把酒临风。据《长安县志》和《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载,诗圣杜甫曾陪同驸马郑谷游览过嘉午台,北宋时文学家苏轼也曾登临游历,为何有诗词和文章流传于世?县志所载有误?民间谬传?疑哉?!不想了,不想了……
6、却还有失传了的直达后现代的三阶教和牛头宗,牛头祖吃牛头开堂破肚洗肠子,直接成就了律宗初祖,三阶宗是唐时“垮掉的一代”,反世俗反政治反宗教反一切异化,以及中国第一个寺院,洛阳白马寺,前面说过了,洛阳本身就是周公在秦岭东部山脚营造的陪都,再加上龙门石窟,与秦岭西端的麦积山遥相呼应,中间是鸠摩罗什的草堂寺和玄奘的大慈恩寺。中国中世纪最为可观的思想史佛教史上最为可观的几件事和八大宗皆发生于秦岭范围。
7、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十三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8、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9、就构成了龙口夺粮的凯歌
10、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
11、无论何种形式,我们均会期待...
12、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13、少时读书,看金庸武侠,华山论剑,活死人墓,与令狐冲、小龙女们一样蛊惑人心。老子出关,一团紫气东来,最后到了哪里?据说是到了楼观台。周文王于渭水畔遇姜子牙,从而有了封神之战。秦始皇横扫六合,定都于咸阳,成千古一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七出祁山,无功而返。鸠摩罗什于草堂寺完成翻译事功,口吐莲花而圆寂。王维吟唱着“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诗句过香积寺。卢藏用给后人留下了“终南捷径”的成语。蒋介石在骊山遭遇“西安事变”……
14、上苍钟情每一个勤劳的农人
15、隔夜的粮里有垄亩的安详
16、译文: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不肯前行。
17、就是我们共同操守的力量
18、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19、那都是农妇写给大地的情歌
20、(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17王启新散文:游太白
二、秦岭相关诗句
1、(原创美文)镇柞男人之五——品性宽厚善良作者:章登畅
2、在柞水饮酒最为讲究的是礼仪,柞水人叫礼行,开瓶或斟前门杯酒要敬给上席的老者或尊者,然后才依次斟酒,就餐时先喝“门杯”,然后由主人一一向客人敬酒,先长后幼,主家成员凡能端起酒杯的,几乎都要上阵敬酒。
3、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4、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宋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位于太平峪内的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记者刘潇摄
6、那些后知的人和迤逦的华阳
7、让我们携起手来,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保护大美秦岭,作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百万大学生共护大秦岭,从我做起!
8、秦岭是一座历史山,纵横三千里,上下五千年,见证着周秦汉唐的绝代芳华。
9、“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在考据了诸多历史文献后认为,“秦岭”一词最早出自班固的《西都赋》,在此之前,则被称为“南山”或“终南山”。“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南山”即指秦岭。近代以降,在科考地理著述中,“秦岭”的出现逐渐多于“南山”,遂成为这座巨大山脉的正式学名。
10、威风凛凛的盘踞在秦岭脚下
11、(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29王国栋辞赋:大秦岭赋
12、一切未尽事宜,本次征集活动组委会享有最终解释权。不认同以上规则者请勿投稿参赛。
13、然而,在留坝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我对“寒溪夜涨”和“萧何月下追韩信”心存疑惑。萧何月下追韩信对时间的定位是晚上,且必定是晴天,只有晴天才能月朗星稀。而“寒溪夜涨”的时间定位也是晚上,而“夜涨”的前提必定是大雨滂沛,是雨天,怎么一个历史事件成了两种天气?在2000多年前留坝这个叫做马道的地方,我无从考察天气究竟是雨是晴,我更无法相信神助汉王,凭空夜涨的寒溪河。我想,如果马道是朗朗明月,那么,寒溪河的上游一定是大雨如注,才使下游的寒溪河暴涨得人马不能通行,有诗为证:
14、1944年,经过对时局的分析,他和何克决定继续办学,为保存实力,但学校必须搬迁,带主张学校搬到甘肃山丹,直到1945年3月上旬,何克和他的30多个学生终于到达山丹。然而,1945年7月22日,30岁的何克因破伤风感染,离开了他心爱的培黎工艺学校和那些可爱的学生们。
15、(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46杨振步辞赋:龙脉秦岭伟哉圣山
16、尽力地把花朵向果实过度
17、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18、(嘉午台秋色王建宏/摄)
19、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 唐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20、从情人谷出发时,雨又停了。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在半山腰一处观景台,我们早早拿出草帽,女士们还拿出了遮阳伞。然而,雨再次出乎我们的预料,竟然渐渐地停了,草帽和遮阳伞变得累赘和多余。柴秦滇主席回首指着远处给我们说,那里便是紫柏山主峰。顺着他的手势,透过树木的枝丫,远处的山峦云遮雾绕,时隐时现,犹如一妙龄女子,轻纱遮面,风情万种……我不由感叹,是雨成就了紫柏山的万木葱茏,滋润了紫柏山的万千奇景,也给我们紫柏山之行增添了无尽的真趣,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记下了在山中木牌上的诗句:
三、关于秦岭的典故
1、来来回回在土地里丈量生活的力量
2、无人机拍摄的秦岭秋景。记者刘潇摄
3、我不知道,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故事是围绕着秦岭发生,有多少故事是因秦岭而起。西安作家朱鸿说“长安是中国的心”,我想这多半是因为长安近秦岭。
4、秦岭,一手牵着黄河,一手挽着长江,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四川盆地。它以高大的身躯挡住了寒流和风雪,让春风绿染南国,于是中国才有了北方南方,才有了天府之国。但它也在千古蜀道上筑起了一道难以穿越的屏障,所以有了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和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凄苦。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译文: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山上的景色,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什么时候我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6、呼吸急促地触摸着先烈的名字
7、传播党建理论,聚焦党建动态
8、(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2白忠德散文:秦岭有国宝
9、秦岭决定了神州大地的格局,使我国南北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地貌和气候。秦岭是祖国大地最重要的山脉横贯中部,孕育出一个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标志,是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地处秦岭北的渭河,孕育了肥沃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流经西安,奔向黄河。地处秦岭南的嘉陵江,孕育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一路向南,流经西南重要城市重庆,汇入长江。还有秦岭南边的汉江,向南在中原重要城市武汉流入长江,孕育了富饶的江汉平原。秦岭以北河流冬季结冰,土壤为黄土,高含钙质,植物以阔叶落叶林木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养殖家畜主要是牛羊驴;而秦岭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土壤为红土,多酸性,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养殖水产主要是鱼蟹虾类。
10、陕南地区的人们善饮酒,也爱饮酒,更会酿酒,对酒的品质和酒文化颇为讲究。位于秦岭东段南麓的陕南柞水与秦岭中段的甘肃徽县,同处于秦岭南麓的生态文化圈,在秦岭父亲山的庇荫下,山水相亲,文化相通,习俗相近。
11、译文: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12、数不清的高山劈面而来,让坐在车中我陡生恐惧,生怕大巴与山亲吻。眼看没有路了,一条隧道出现了。于是,大巴钻进了大山腹中,刚刚看到一丝光亮,又一头扎进大山。开始的时候还记着隧道的名字,还数着隧道的数量,渐渐地记不住,数不清了。
13、淡淡的对吊桥摇荡的不满
14、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源自于汉中拜将坛的故事
15、经过一片嫩绿的蕨草地,终于见到了飞泻而下的瀑布真容。一股清流飞泻而下,瀑下深潭清明如镜,这雨只是增大了水量,而水依然清澈无比。作家们在瀑布下惊羡赞叹,有的干脆扔掉手中的雨伞拍照留念,把一个寂静的山谷搅扰得热闹非凡。我站在瀑布旁边的树木下,伸出手体验落雨的感觉,雨一直在下,而到了山中,似乎小了很多,沟谷流水竟然没有丝毫的浑浊。我感叹着,是什么让留坝的雨变得如此神奇?
16、被这沟沟壑壑细碎的荡气回肠的花
17、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二十岁之前的我,既没有登过山,也没有观过海。
18、我看见二十年前那些伐木工人
19、(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21东吾散文:秦岭魂
20、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四、与秦岭有关的诗
1、秦岭是中国故事的发生地。走入秦岭也就走入故事之中,成为故事中人。想想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
2、梁州秦岭西,栈道与云齐。羌蛮万余落,矛戟自高低。
3、吴刚伐桂也只是凿壁求孔吧
4、建筑是凝固了的历史文化,它见证了历史,承载着文化。唐家大院彰显了清代秦商经济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关中民宅的建筑风格。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看过徽派建筑的古民宅,晋派建筑的古民宅和巴蜀建筑风格的古民宅。我认为咱关中民宅完全能够与它们相媲美。唐家大院体现了关中民宅建筑的特殊风格。尤其是大院里石雕、砖雕和木雕,风格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人们在唐家大院内观赏建筑艺术,感觉历史文化,在驻足流连的思绪中,有得是遐想、慷慨、赞扬和感叹,有着说不尽的沉思和回味。
5、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 宋 · 苏轼《江神子·恨别》
6、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7、今晨看新闻,秦岭地下一条全长3公里、最大埋深达2012米的隧洞正在开凿,建成后,秦岭南麓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将从这里一路自流,进入秦岭北麓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这宏伟的“引汉济渭”工程,将缓解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等关中城市的“饥渴”,将惠及1400多万百姓。
8、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9、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换代产品——升仙蜜桔。它处具有升仙村丹桔全部优点特点,还个儿硕大,薄皮无核,更兼树型矮化,最高亩产可达万斤。近年来发展沿秦岭南麓八万亩产业林带,形成了秋风十里柑桔香的桔园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飘香之际,特推出桔乡秋色一日游。
10、有根盘水石,无叶接烟霞。
11、这应该是上苍安排的一次
12、白居易本身是佛教徒,佛教思想给诗人提供了异于常规的思考角度,突破了时代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以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作出了一个缠绵宛转的动人故事,倾注了对人性的同情怜惜,引发人们深深的共鸣。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王不止唐明皇一人,印度的沙贾汗,英国的爱德华八世都不得不在国家责任与个人感情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不过唐明皇的版本却是其中最令人心碎伤感的一个。中国文化里始终强调情景交融,帮助诗人催生出《长恨歌》的,正是仙游寺云雾氤氲、飘逸婉约的山水风景,灵动毓秀的诗画意境,给白居易提供了产生创作灵感的机缘。
13、(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47陈晓莉诗歌:秦岭,我也叫你南山(组诗)
14、依然张扬和芬芳着碎花的俏模样
15、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进入秦岭山区,我就感到十分的欣慰,十分的舒畅,上了秦岭就进入了一个山青水秀的美好环境。秦岭大部分在陕西南部,崇山峻岭,千沟万壑,走势蜿蜒。南北宽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主脊偏北,北坡陡险,表现出雄浑大气;南坡缓而长,透露出精美秀气。山峰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端。山涧溪水潺潺流动,清澈见底,百饶千曲,流入江河。置身秦岭山水间,满目翠绿,谧静通幽,宛若进入仙境。主峰太白山海拔三千七百六十七米,是祖国中东部最高的山峰,巍然屹立,笑傲群山。华山以险峻陡峭而闻名于世,是古今闻名的胜景,引得无数文人雅士,众多游客竞折腰。山涧多谷地,而且还有土地肥沃的汉中盆地。
16、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7、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18、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记者邵瑞摄
19、像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化成自由自在的蝴蝶,像望帝把伤心的春事寄托给哀怨的杜鹃。
20、(终南云烟李龙盛/摄)
五、关于描写秦岭的著名诗句
1、唐家大院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和历史沧桑之后,其风华依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此建立了“地主庄园博物馆”,上世纪七十年代设为“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显示出了它的历史价值。1988年被改为“唐家大院民俗博物馆”,1992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3、骊山北构而西折,遂腾挪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出口在灞水西边河谷,相对对于那时的管理,其规模似乎刚合适,似乎再大些就会陷入分裂与统梦想与现实的泥沼而无法自拔的怪圈里,这在人类以后的大王国那里已被无数次验证,东西方有多少个不幸的民族,皆因一开始的过于膨胀与过度支出而消亡了,其又何止史书上记录的那些。所以,华胥国,关中之中的关中,当外部平原部落间相互讨伐拆斥时,它却有自己安妥的空间生存且发展了。它能得到外面所有的好,同时也能规避外面所有的不好。
4、说起来,我与秦岭相伴已经二十年了。对于秦岭来说,二十年不长,只是其无尽岁月中的一瞬而已,但二十年的时光,却足以把一个异乡人化为土著,让一个青年人成长为中年。
5、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释义: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秦岭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南北的文化在这里沉淀、交融。至今,秦岭山脉里存留多处栈道遗址,陈仓道、连云道、褒斜道等,通过栈道,人们南来北往,兵将、文人、百姓、商旅在秦岭中穿梭流动,他们的人文韵事、生活习俗在秦岭山脉里沉淀下来,形成秦岭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军事家诸葛亮六出祁山,经栈道过秦岭,意图实现他北伐中原、中兴汉室的政治理想,秦岭山中留下了“木牛流马”“火烧葫芦峪”等典故。诗人李白过秦岭,感慨山势险峻、道路艰险,写下名作《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不仅让李白名震京师,也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泼墨秦岭,产自秦岭的文学、书画佳作繁若星辰。
8、我们一起看着幻化的云恣意地大笑
9、才留下苍耳崖贵妃浴的千古绝唱
10、都经不起一朵闲云的拨撩
11、几个趔趄也依旧挺得住驼了的背
12、秦岭物产丰富,其丰富程度在世界山系里面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刚好在世界上最大一块封闭大陆的正中间,秦岭,有桐有梓,有丝有漆,其阴多金,其阳多盐,本就出玉,如此物产地貌于琴于国,相因相成,是再也自然不过的了,互相选择,相互成就,确也暗含了先人智慧之发生与出处,对我自己来说是表达了琴之为琴之体,既琴之何以为琴。或可以这么说,文明本是且只是自然之最高表现,却也是秦岭一开始的态度。
13、到了回心石,两块小石头,托起一块四方形巨石,巨石上两块小片石,稳稳当当横卧上面如同如来打坐。片石背上一丛灌木擎手向蓝天,如同屈原的天问。不过我们哪肯回心,踏雪攀援而上。扭头回身,山脊上一座孤峰凸起,巍然笔立,如在云端,直逼天穹。抬头仰望,山崖直立面前,九十多层台阶,两边石栏铁锁,栏外空空,让人望而生畏。此台阶,俗称大梯。这时两只雄鹰在山峰周围徘徊,展开犀利的歌喉,如同容中尔甲的歌声响起。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雄鹰就能飞多高,人也就能登多高。我们小心翼翼踏着石阶,抓着两侧冰冷的铁索,一台一台,一节一节,战战兢兢跨进了石门。即为嘉午台主峰,即唐代兴庆寺。宋代以后,该寺庙渐渐衰落,庙宇多有倾毁,人已不复存在。
14、琴瑟不知为什么,有五十根弦,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1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16、(我心中的大秦岭全球征文作品选登)NO.28郭振建散文:走马观花过秦岭
17、双石铺是秦岭中一座小镇,为何会上演这样一出国际友人参与的大迁徙呢?
18、秦岭是一条山脉,“迢递”只山脉的长达八千里。云横,是对秦岭的描写巫山也是山脉,其中有十二峰,雨洗是对巫山的描写,说巫山苍翠如水洗过一般。
19、二月苔为色,三冬雪作花。
20、在唐代,不管是前往帝都长安,还是出塞入塞,秦岭都是文人墨客的必经之路。秦岭雄奇的自然风光与重要的地理意义造就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宁静清幽涵养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清新脱俗,它的宏伟雄奇炼就了边塞诗派的豪放气概。秦岭,这座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历史的长河中,每每用诗歌和文学作品发出感人肺腑的曲子,总会激荡着每一个中华游子的心,云游在外的陕西人,无论你此刻经历着仗剑漂泊的孤独还是前途迷茫的黯然,在秦岭山脉上,你都能感受到久久不能平息的乡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