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四大诗人(100句)
一、著名边塞诗四句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最后的画面定格,“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离去,诗人怅然若失,只看到满山的马蹄印。此时就像是一幅离别的场景,再加上背景的悠悠,颇有几分抒情诗的味道。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很多的
9、莫言贫贱长可欺,莫言富贵长可托。
10、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11、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2、(作者)李贺(朝代)唐
1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阴山。
15、如果有知道答案的小伙伴可以把答案写在评论区,格式为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此次活动前5名小伙伴会按照《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给予加分!
16、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17、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18、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9、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20、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3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的渴望(3分)。
二、边塞四大诗人
1、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2、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4、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5、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6、杨慎《昇庵诗话》评此诗云:“此诗意言粉饰太平于京都,而废弛防守于边塞也。”按杨评是也。盖用对比作法,不明言作意而自见。
7、(作者)王翰(朝代)唐
8、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9、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高适的《燕歌行》是诗人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有感于征戍之事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全诗描写了边地征战生活,歌颂了从征战士轻身许国、英勇战斗的爱国思想,揭露了官兵的对立、统帅的不恤士卒与荒淫无能给战士、给人民、给国家带来的灾难
11、⑶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1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4、注释但使:只要。龙城:是匈奴人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的神圣场所。卫青第一次出塞便直捣龙城,将其付之一炬,在心理上,给敌人以沉重打击。飞将:指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资治通鉴和史记均有记载。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15、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这些诗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
16、《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7、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18、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牛羊与马群。
19、乐声响起,连绵起伏,刚柔并重。似高山流水,如溪水潺流,令人陶醉。琵琶偏偏今夜奏出了新的曲调,如诗那般幽静,极富有意境,让人沉醉在清幽旷远之中,想象着佳人婀娜的舞姿。此刻诗人的心会随乐曲平静吗?不过乐曲听多了也会乏味的,这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让诗人又怕听、又爱听。哎,北方边患未消除,怎能不心烦呢?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如巨龙卧地,等待腾飞;秋月高照,又免不了秋日凄凉的感觉……雄壮而又悲凉。此时此刻,诗人怀有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但为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他多么希望甲兵尽息,哪怕自己再无用武之地呢!
20、馆藏地址:北格砺能楼文科样本阅览室
三、关于边塞的诗四句
1、首二句先将边塞荒寒夜景写出,在此时此际忽闻何处胡笳声,引起征人万里离乡之感,故尽望乡也。
2、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3、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气候的酷寒,或勾勒山势的险峻,或渲染战斗的激烈等等,以显征战之苦。而《塞下曲·北风凋白草》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7、唐代诗人卢纶写过组诗《塞下曲》。《塞下曲》多写边塞征战。最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军雪夜轻骑,逐敌千里,气概豪迈。本诗意蕴悠长,风格雄劲。全诗内容如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这首古诗是岑参的经典代表作,也是唐代边塞诗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岑参对于北国风光景色的描写,对于送别友谊的描写,都堪称绝世经典。当年我们都曾经学过此诗,遗憾的是今日的我们都已经忘却。不过偶尔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感悟到那份诗情,也算是不辜负当年的苦心背诵了。
9、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12、索书号:I2023/6444
13、CC项表述错误,这首诗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爱国精神。
1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5、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7、高适写诗的特点就是往往把感情的深厚,深刻表现在写景上,就是通过广阔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把自己的情感体现在诗里。这首诗的写景就是如此:道路遥远,风尘茫茫,前进的路上风起云黄使阳光昏暗,秋冬时节,北风吹走了南飞的大雁又吹来的纷纷大雪,这两句诗既点出了送别时苍凉悲壮的氛围,也暗示出董大所处环境的恶劣!
18、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0、这首诗借“边将”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边塞诗有哪些四句诗
1、出塞属于边塞诗,李清照没有写过边塞诗词,《边塞》的作者王昌龄。
2、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3、语出唐朝李颀《别梁鍠》。贫贱和富贵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4、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的创作数量超过了之前所有的朝代总和,唐诗也是中国五言七言诗体的创作高峰。唐朝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制订了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从而打破了只能名门望族参加的传统,而进士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赋诗为主,这样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与发展。唐诗中又划分着不同的流派,其中边塞诗是其重要的流派之一。
7、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8、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9、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10、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12、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其中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13、《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14、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17、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18、黄沙百战穿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9、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20、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五、有哪些边塞诗四句
1、◆张桂梅写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不要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2、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4、10首著名边塞诗,意象宏阔,豪情万丈。
5、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边塞诗人之称的王昌龄作了很多关于边塞戍守将士的诗歌)
7、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10、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1、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2、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亮“在看”呗!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1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4、(作者)范仲淹(朝代)宋
15、高适对边塞诗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
1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7、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统编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边塞诗歌吧!
18、“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19、这类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像《别韦参军》《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20、惊鸿一瞥燕歌行(并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