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雅称叫什么(100句)
一、老人的雅称桑榆
1、豆蔻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指女子十三四岁;
2、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这时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3、一百四十岁。也就是两个古稀。
4、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手下各是中间是可读作故名。
5、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6、人生行乐真何须,聚蝎杀人劳欢呼。
7、倘非少小殷勤学,老大无成也自羞。
8、不惑:指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9、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10、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1、人在说话时是富有韵味和内涵的,尤其是在书面用语的时候,不会将老年人的年龄直接叫老年,会将年龄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取上几个优雅有深意的别称,比如50多岁的年龄叫作知命之年,60所对的年龄叫作耳顺之年等等,或者将所有老年人都叫桑榆之年,白首之年等等。
12、家中还愿记年年,蘸蜡添油费几钱。
13、好趁夕阳归路晚,却将农父作渔人。
14、风烛残年: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
15、断甓泥封石炭堆,当门齐放火莲开。
16、以下对年龄的代称,所指年龄最小的是()
17、逐队鯈鱼行且止,沿流芦荻长初齐。
18、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尊为海上女神,又名天后圣母,天王母后。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通灵神女”。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19、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20、指男孩13到15岁期间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二、老人的雅称叫什么
1、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2、 东柳西桑,进益牛羊 东桃西李,百顺万益。《堪舆手记》中说:“宅第欲求人安逸,东种桃柳西榴榆,南种青梅与红枣,北种杏花高树立。
3、十五岁。语出《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6、杀人如麻: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7、“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8、及笄:女子十五岁(女子拾伍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9、湖海胸襟应让我,夔龙事业且输人。
10、变换足音浑不俗,往来风神如有情。
11、释义:年纪虽老而斗志更坚,干劲更大。当:应该。益:更加。
12、备注:即日起,我们面向全县征集优秀文学作品。如果您有好的作品,请注明原作者信息和出处,发送至邮箱81472585@qq.com。
13、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祖先对此有着自己的智慧,他们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赋予一个美好的称谓。这些称谓名目繁多,各有千秋,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
14、幼儿时期,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15、身老翻教诗笔健,心闲更觉酒杯宽。
16、破瓜(碧玉年华):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亦作“分瓜”。
17、寒归昨日除残腊,春人吾家受晓风。
18、君从可乐山头下,两载洪涛荡我胸。
19、老汉是老年男人的自称。
20、坐拥烟霞同啸傲,情耽诗酒近疏狂。
三、老人的雅称 桑榆
1、舞勺之年:男孩子十三到十五岁期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2、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翻译: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收之桑榆 (shōuzhīsāngyú) 释义: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翻译:回溪在秦、晋、豫交界处,为陕西东大门,而渑池在河南,位于回溪以东,显然,不是指“在西边失败了,最后在东边胜利了。
3、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4、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茶字的草头代表下面有八和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5、期颐之年(qīyízhīnián)
6、切切私语: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7、低鬟敛鬓畏见人,软沙冷石堆红裙。
8、丝萝瓜葛何相好,枣栗羹蔬每贶存。
9、壮心不已: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10、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1、本次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并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一等奖给予一次性奖金1000元及证书;二等奖给予一次性奖金500元及证书;三等奖给予一次性奖金300元及证书;优秀奖奖给荣誉证书一册。
12、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13、一湾清浅抱村流,雅称渔人荡小舟。
14、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15、帮你们弄清楚古时不同年龄的称谓。
16、二至三岁称为“孩提”。唐代元稹在《莺莺传》中写道:“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今天,人们仍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
17、“古稀”以上,有“耄耋之年”,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期颐之年”泛指百岁老人。此外,77岁称喜寿。80岁称伞寿,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8岁称茶寿,140岁称双稀或者双庆。
18、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
19、玉管吹开云万里,狂歌引起兴千端。
20、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桑榆老的意思
1、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2、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3、润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特色小镇。走进润城就走进了中国古建博物馆。这里有金、元、明、清、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原形、建筑遗存、精美艺术,是沁河古堡群中最为集中的乡镇。全镇地上文物多达271处,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15个沁河流域重点保护的古村落,堪称中国民居古堡第一镇。
4、合理使用配乐和视频背景。
5、(示例)邹韬奋《抗战以来》:“在六七十岁的老前辈中,我们可以看到富有斗争精神、~的伙伴。”
6、一些小伙伴对于古代不同年龄的称谓
7、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8、三寿中之上者,最高的年寿。《庄子·盗跖》中记载,“人上寿百岁,中寿下寿六十。”
9、红炉暖阁袖手坐,可怜哪识穷檐愁。
10、一年令节已寥寥,渐次残冬看雪飘。
11、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12、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也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为“赤子”。
13、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1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5、竹林未必皆眉寿,洛社何曾赋考盘。
16、中国古代文化习俗中对于年龄的称呼非常考究,“標梅之年"指的是()。
17、金钗之年:指女子12岁的年龄。
18、出处: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19、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20、(辨形)枥:不能写作“历”。
五、桑榆有没有老人的意思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李商隐《晚晴》,这两句诗写久雨后傍晚转晴的景象与感受。幽草因天气转晴而恢复了生机,所以说是“天意”在怜惜它。转晴时已在傍晚,时光是短暂的,但诗人仍以它十分珍视,因为它毕竟是经过长期盼望才出现的。诗人写此诗时正是他经历了许多坎坷和不幸的遭遇后,获得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安身之所,所以他借此诗来表示对目前处境的暂时的欣慰。
2、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3、胆战心惊: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4、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5、男子八十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语出《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6、舞象之年(wǔxiàngzhīnián)
7、古代女子到了12岁,要开始戴金钗,称为“金钗之年”。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织成的鞋子。
8、A.总角一一束发一一不惑一一耄耋
9、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10、如何弃置古原头,盐铁有官抱深痛。
11、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12、时间:2017年8月19日——8月21日
13、比赛打分排名选拔赛分为润城本土古诗词组、原创诗词组和经典诗文组三个组别,统一评分。
14、古稀双庆(gǔxīshuāngqìng)
15、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即景抒情的诗《登乐游原》
16、又称为龆(tiáo)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17、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18、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9、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20、二破瓜之年、碧玉年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