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李白表达孤独的诗句(100句)

2023-01-19 14:19:3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最能体现李白寂寞孤独的诗

1、出自唐·郎士元《夜泊湘江》。谁借问,即“请问谁”,意谓无人问、没人可以说话。渔歌,渔民所唱的小调。诗句描写月夜行舟的孤独寂寞之情。前句说无人可以说话,表现的是孤独之情。后句说月明听渔歌,表现的是良景无心欣赏的寂寞无聊之感。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3、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4、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穷游相期邈云汉

5、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他的世界似乎只剩下他自己和敬亭山了,但是他却将敬亭山拟人化,然后欣赏其中的乐趣,这样的高雅志趣,又岂是我们一般人能拥有的,仅仅20字,写尽人世间的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9、此时的李白,已经从朝廷中放逐出来,再也不是翰林。他经历了人间的大悲大喜,从一个天子的近臣,变成了一介布衣,又回到了起点。很多趋炎附势的小人,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因此李白才写下了这首诗。

10、杜甫作诗精于雕琢字句,他最擅长的是格律诗,尤其是律诗被后代诗人竞相模仿,影响深远。杜甫的五言绝句也不甚多,流传较广的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等。

11、诗的前四句“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描写了庐山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今日”,即题中所说的九日,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它的意思是说,今天的庐山风景格外的好,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于是我提着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边喝酒来边赏菊。

12、在他人生的最后10年里,曾7次到过宣城。

13、这首诗写的是两位诗人朋友的离别。作者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好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虽然让人赏心悦目,但是送别实在让人伤怀。所以当看到好友远去,诗人还站在江边,感到失落孤独。

14、《全唐诗》近5万首诗,这一首最含蓄,真正意思令人叫绝!

15、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16、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7、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19、可是当我再次读到他的《独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洒脱飘逸的仙人也有孤独落寞之时。全诗如下:

20、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独不见》)

二、李白表达孤独的诗句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李璘幕府的牢狱之灾,流放夜郎的大难不死,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3、只有两句。两句都表达了李白的深沉的孤独,但也隐隐有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旷达。

4、正如清朝的王世贞所言“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

5、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春日醉起言志》

6、李白描写“孤独”的诗句示例如下:

7、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8、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9、而李白却不会这样,即使他一个人独处,即使非常孤独,他也不会为了不孤独而去找事来证明自己不孤独,而是在孤独中欣赏孤独的美感。就比如他的《独坐敬亭山》可以说是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

10、“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后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11、这首诗非常有名,尤其是它的后两句,流传千古。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李白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虽然他想在仕途上有所创造,但却饱受心酸。看透了世间的冷漠,把自身的不幸累加起来,就算李白是狂傲的,但也被生活给磨平了。虽然李白在这时很坚强,但也很脆弱。

1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你看那高飞的鸟儿啊,飞去远方,无影无踪,而天边的孤云,也独自飘去,仿佛自在悠闲。这里的“众鸟”与“孤云”,虽然不失生动的形象,但诗人独坐之时鸟飞云散,闲与尽中却有着无情的内涵。就像爱酒的太白,也曾经慨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既然鸟与云都是无情而不相亲者,那么又有谁能来安抚诗人那颗鲜活、孤寂、又玲珑剔透的赤子之心呢?神来之处,正是这种寻找知己的答案。

13、出自清·黄景仁《绮怀》。无赖,多事,撩扰人。那看上去有无限深情的一轮皓月好像也在可怜我这孤独的身影;那多事的闲花却任意地开着,正好映衬我的孤独愁苦不能入眠的心情。

14、而他平生不懂孤独,才懂孤独,便深入骨髓。

15、所以李白在这首诗中,不去描写敬亭山秀丽的山光水色,就是为了借敬亭山,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而李白的孤独,却又同普通人的孤独不一样。他是一种被世俗所遗弃的孤独,是一种旷世的孤独,可以说是把孤独写到了巅峰。恐怕也只能后世之人,才能具体体会到李白诗中的孤独和无奈吧!

16、可以说,李白前几次到宣城都是高朋如云,迎来送往,把酒临风,痛饮高歌。

17、投稿邮箱:549531965@qq.com

18、他来宣城是受长史李昭的邀请。所以从心境上来说,李白不应该如此落寞和孤独。此时他甚至还在敬亭山搭建了房子,接子女居住,明明在享受天伦之乐啊。

1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0、这首诗出自于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之手,想要更好的体会到李白当时孤独寂寞的心情必须要结合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来共同分析。在当时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在朝廷中不得志,有过在牢狱生活的经历以及曾被流放过。而此时的李白也是年事已高,有过这些经历之后与前期的写作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品中更多的都是抒发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虽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当代人存有一些争议,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在李白经历了酸甜苦辣之后,也算是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感悟。在当下的李白没有了亲朋好友的陪伴,只剩下自己一人“独坐敬亭山”。

三、李白孤独的诗句

1、然而,作为诗人,特别是一位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自身命运又坎坷多难得的诗人,他的诗歌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除了放歌纵酒以外,他也写下过一些苦闷的诗歌。其中,最为孤独,最为落寞的当属这首《独坐敬亭山》: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他看不厌青山,而青山也不嫌弃于他,这里诗人将“山”拟人化,就像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4、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5、但这一次不一样,李白写这首《独坐敬亭山》时,已是61岁,花甲之年。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但是这种时候,我们就是孤独的,是寂寞的,有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孤独感,他们想要去寻找伙伴与自己一起,哪怕是只是陪在自己身侧。但是也有的人会很享受这独处的时光,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心会静下来,然后能够冷静的去思考问题,去规划未来,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喧嚣,这个时候是他们最平静的时候,也是最清醒的时候,他们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也在这期间受益。

9、读完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出,56岁的李白独自一人立足庐山,饮酒放歌的情形。也能体会到李白那种举世不尽我意,欲做天上仙的旷世孤独感。细细品味,它令你心酸吗?

10、亲爱的(不好意思我叫谁都这样)你并不需要读李白所有的作品,那样太多也没什么意义,除非你专门研究这个我可以介绍一些李白的经典作品给你:蜀道难独坐敬亭山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三首登金陵凤凰台关山月望天门山长干行送友人玉阶怨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子夜吴歌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赠孟浩然赠汪伦把酒问月亲爱的你可以收集一下,并看一下鉴赏。。

11、在公元761年,李白独自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欣赏风景,但是在登山的过程中,他却感到了很大的孤独感,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让后人觉得是大唐“最孤独”的诗歌,让人感慨万千。

12、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1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

16、出自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我哀叹生不逢时,自愧顾盼身影孤独一人。

1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巨有才,只用20个字,就让敬亭山名闻天下,名垂千古。我认为众鸟和孤云的诗句,最能表现李白寂寞到极点的心情,当所有的鸟都飞远了,孤云也飘远了,一个诗人独自站在平地上,孤立无援,心里空荡无物。好在有了敬亭山的陪伴,山看人,人看山,越看越有味道,百看、千看、万看不厌。李白失去了众鸟、孤云等轻盈之物,得到的却是青山的照顾。山因孤独而高,人因寂寞而智。李白是个聪明人,写出的是聪明之诗。

19、对于一个有志之士而言,“闲”是对他们的折磨。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四、李白关于孤独的诗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上学的时候,老师没少抽查,我记得这首诗,当时是表达作者的心情,一种怀才不遇的心情,没有人可以理解作者当时的寂寞和孤独,也是有一种,生活在当下生活,想做出改变,而没有办法改变的孤独心情,让作者充满了悲愤的孤独感!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6、这首《独坐敬亭山》可以说是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但却将孤独之感表现在山水情趣之中,读来既有山水景物的美好,也有静谧闲逸的姿态,深思方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旷世孤独!

7、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8、“相”“两”二字将他和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偎。

9、李白是一个乐天派的人,他有时候写的诗非常的豪放,这首孤独的诗,不知道他当时写这首诗的心情是怎样的,也许当自己处于孤独中,就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啥,只有经过这一种的思考。才能知道自己越来越成熟!这个也许是成长的一种方式!

10、你好,李白诗句表现出来的缺点: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眼高手低等等。错事我觉得是不该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不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直接导致他“赐金返乡”。还有最后不该投靠永王李璘,直接导致他的死亡。他的死亡,永王被平后,受牵连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11、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3、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14、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15、经常夜里两个时间醒,是肝脏在求救!坚持四件事,肝病就能远一点

16、书画|收藏|人文|心赏|茶道|香道|养生

17、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18、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此诗为诗人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孤单,没有依靠。路经惶恐滩头,不觉涌起心中的惭愧、惊惧,船过零丁洋,难免悲叹处境的孤独、无靠。“滩”与“洋”,实有其地,诗人历经此地,而且都当兵败之时、被俘之日,心情与地名正好合吟出此句,构思奇巧。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心情不佳的处境。

19、如果认定该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的话,就说得清楚多了。此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国家正在饱经战火。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不仅经历了漂泊之苦,而且还因为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而下狱,差点就被斩首。经过生离死别的他,人望已经远不如从前,很多人都躲避着他。

20、若是单从李白所描绘的水光与山色来看,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庐山秋景图,该是令人神清气爽的。但是这里“泛寒荣”三字,却是透露出了菊花姿色以外的伤感意蕴。它是李白终其一生,也未能摆脱的怀才不遇所带来。除此之外,李白在开头所说的“水绿秋山明”,也是以乐景来衬托他多次登上庐山,到如今所产生的哀情。

五、让我们体会到李白的孤独和寂寞的诗句是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2、天上的鸟儿高高地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苍茫天空,只余一抹微云,悠闲地飘来飘去。

3、出自宋·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吹动得梧桐树叶发出声响,再加上小雨打叶,一点点,一滴滴,这孤独与愁苦使人几乎无法忍受。此词开头连用十四叠字,十分著名。“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词来形容秋雨给人们带来无限愁情之类。

4、而“闲”表面说的是孤云游离的状态,实际说的是诗人无所事事的悠闲。

5、伴我歌唱月儿徘徊,随我舞蹈影儿凌乱,清醒时一起寻欢,沉醉后各自分散,期待这无情的游乐,升华为历史长河中永久的经典佳话吧!

6、我也有很多次来到宣城,登上李白爱登高远望远的谢眺北楼,看“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看“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也曾很多次独上敬亭山,感慨李白的独坐楼离敬亭山中的玉真公主塑像不过半里之遥。事实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李白屡上敬亭山,是为了在他一生中曾经给予他重要帮助的玉真公主。而李白、王维和玉真公主的关系,也是唐史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热门话题。所以去年秋天我去敬亭山的时候,还在玉真公主像前深深感慨。敬亭山中落叶纷纷,相看不厌,凭谁销魂,青莲摩诘,何曾到此,昌明于今,独叹玉真。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

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9、一个人生活,没有他人的相伴,晚上在失眠的时候,把月光都看成了地上的霜冻,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能靠饮酒来消遣自己的寂寞,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分享,就抬起头来,想和月亮来作伴,已经孤独的,想让月亮给自己作伴了!

10、其实也不只是敬亭山啊,只要你像太白那样在万丈红尘里从未真正地沦陷,你就一定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灵魂的知己。“我来菩提树下,非为打坐,非为参禅,剩下的慵懒与沉默,涂满了我的嘴唇,我不能说出哪一个你是我的爱人。我喜欢你是你、我是我的时候,我们是两颗穿过黑暗,彼此默默凝望的星辰。”

11、第一次是在公元753年,应其堂弟李昭,宣城长史(相当于现在的政府秘书长)之邀。

12、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独不见》)

13、不过这种孤独,对于李白来说,那不算什么,因为他知道孤独,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只有真正的享受着一种快乐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把孤独写到了极致,开篇便无人超越!关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14、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除李白之外,陆游等也写过《关山月》。李白的《关山月》是一首五古。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这样从云端到低谷的孤独更令人心疼。

16、唐代一位无名氏写了一首诗,竟成人人能背的千古名篇

17、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18、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独不见》)

1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的是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的是虽然鸟儿都飞走了,云儿都飘走了,但是作者找到了一个忠实的朋友,那个朋友就是敬亭山。整首诗的诗意:第一句的意思是:仰望天空,只见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第二句的意思是: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在天际飘荡,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第三句的意思是: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第四句的意思是: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就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