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村居教案(100句)
一、《村居》教案
1、(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2、初读古诗,学习词语
3、小结:说话的声音这么好听,说出来的话又很温暖,这种感觉用书中的一个词形容——媚好,媚,原本就是喜爱与美好的意思。
4、师:村居的意思就是在农村居住。
5、能认识学习过的字词,但不会写字。思想也不易集中。
6、会背诵,生字真的没有问题,诗句也真的理解了吗?晨读时发现很多孩子对古诗中要求识记的生字组词有难度,可想而知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的意思就更难了,在课堂上也印证了我的预判。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会认了不少生字,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有难度的、生活中可能常用的、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重点生字还是不能忽视,教学时要注意生字的音形义,其义最好在语境中感知,帮助学生迁移运用。这样,理解诗句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
7、A下肢活动有障碍,但很配合教学
8、(2)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话:
9、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10、这两个儿子在做什么?你觉得这两个儿子怎么样?
11、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2、他是真的在战场杀敌吗?从哪个词看出不是?
13、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14、随机朗读、理解。(理解:吴音,他们是用什么语言聊天的)
15、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叙事,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悠闲美好的乡村家庭生活画卷。在教学时,教者应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感知、感受、感悟、感慨全词。真切地领悟词的意境美、情感美。领会“醉”的深刻含义。
16、欣赏“村居美景图”
17、(3)让我们把这美景融进声音里,齐读。
18、联系QQ:813435323
19、含优质视频+配套教案+ppt课件
20、在他被贬官闲居上饶,写下《清平乐•村居》的那个时期,还写下了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词,出示《破阵子》,你们边看边听,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二、小班村居教案
1、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2、这也是一首写早春的诗,与《村居》中描写的春景有哪些相同?(草、春烟、柳)
3、二月天—农历2月,指春天到了。
4、堤:根据提土旁,猜猜堤是什么?(用土做的)(板画,完善原板书)在生活中,我们在河边用土、石筑成的这个叫(堤岸),在河边的叫(河堤),在湖边的叫(湖堤)。
5、识字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认识几个简单的字词,但情绪不稳定不愿意配合学习。
6、诗词对比,了解特点。
7、早春二月,小草、黄莺、天空、杨柳组成了活泼可爱的春天——(加入动作描述)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读懂了这首词中都写了什么?
9、带着陶醉的感觉读诗歌,别忘了用上上节课的方法,把你认为最想表达的词语适当读出重音。
10、走到小溪旁,你看到了怎样的溪水呢?静静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11、了解音义,初读感知。
12、《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13、 草长莺飞 儿童散学
14、“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15、二月天里,还有拂堤的杨柳。
16、小结:是啊,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
17、读题。随文指导写“诗”
18、预设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9、想一想,这两个老人会聊些什么呢?
20、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三、小学语文清平乐村居教案
1、(1)指名读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名师课堂实录:《语文园地一》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加教学视频
3、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4、(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5、继续交流: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
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读)
7、小朋友们已经会背了,是不是?一起背背。
8、引出课文:有一位诗人在美好的春日里,看着嬉戏的孩童,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村居》。
9、 能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把图意表达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句式简单写话。
10、注意:“莲蓬”的“莲”的读音与字形。
11、有孩子认为是儿童醉了,因为他们喜欢这里,在这里放风筝;
12、天街/小雨//润如酥,
13、学习古诗《村居》,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
14、③齐读新《村居》,体会创作之乐,感受春景之美。
1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6、师问:聪明的你们能否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
17、练习朗读,边读边圈出诗里有哪些景物,哪些人。
18、分享至朋友圈即可免费领取本节优质课
19、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0、开学第一天,娃们还没进入状态,有的害羞,有的腼腆,有的跑神,有的认真。一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比较平淡,也许明天能好一点吧。
四、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案
1、教学过程营造氛围。导入新课释题,猜想“居”意初读,知晓词意品读,感悟词境拓展,升华情感
2、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我校自编教材《实用语文》第十四册中的内容:“古诗二首”的第二教时:学习古诗《村居》。
3、抓关键字词,理解第二句诗。
4、创设情境,说话训练: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着说:老伴呀 ,( );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开了花,说:老头子呀,( )(屏幕出示)。先自由说,再交流。
5、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6、师问: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7、读出“春景”之美。
8、拂堤/杨柳//醉春烟。
9、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10、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1、万里无云(这真是一个好天气)
12、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村:乡村。居:居住。
13、问:春天如此美好,你们都在这样的春日做些什么?
14、(1)自读《清平乐.村居》,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5、师问: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
16、刚才我们读了高鼎的诗《村居》(出示诗),今天,我们还要学一首词《村居》,看老师写课题。
17、理解古诗中每句话的意思。
18、带着这种想象再读读这句,指名读。
19、(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0、借助连接词把句子表达清楚。发挥想象 (设计意图):
五、清平乐村居教案
1、执教教师:左文慧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
2、师:我们来做个练习,这里有四句诗和四幅图,你能把他们连起来吗?
3、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4、(2)学生自读,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顺诗句。②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5、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语,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将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6、①小组讨论,填上最佳内容。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xzi6Qf5Ad6gXMVav1o6Jw?pwd=nxst提取码:nxst4下语文(部编解压)|4下语文(第8单元)|4下语文(第7单元)|4下语文(第6单元)|4下语文(第5单元)|4下语文(第4单元)|4下语文(第3单元)|4下语文(第2单元)|4下语文(第1单元)|4下语文电子课本.pdf|类文阅读|课时练|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教学反思
8、创设情境,读好后两句。
9、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
10、(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11、B自闭症同时伴有轻度脑瘫,平时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认知也较好,但是比较被动,书写有困难。
12、结合板书,先指名后齐背诵古诗。
13、B组:在老师帮助下,感受到诗中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14、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词牌名、词的题目、长短句、上下阕等知识。
15、(1)东风就是柔和的春风。小朋友们在春风做什么呢?
16、解疑: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阕,后一部分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1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8、联系旧知,出示一下园地一日积月累插图,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19、一起来背《春晓》、《咏柳》
20、“村居”是一首古诗的题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