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源是什么(100句)
一、诗歌的来源
1、1月25日霍庆来谈诗词的风格流派
2、诸葛亮这个人物大家都熟悉。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明他当时的生活是在南阳种地,那么,他心里又是如何想的呢?《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经常唱歌以管仲、乐毅自比,也就说明他的理想是要出将入相,绝不是准备扎根南阳建设新农村的。而且,后来通过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3、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5、7月26日邓国琴丁芒先生作品欣赏2
6、不好说春秋时候多写四言诗如《诗经》中的《氓》等当然也有五言或其他的战国有骚体诗很多“兮”的如《离骚》又有乐府诗,很长的,多五言的唐时比较多绝句.律诗宋是词元是曲我这样说还不够完整,因为形式太多了
7、舜承于尧,明尧已用诗矣。故《六艺论》云:“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
8、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9、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0、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仰望星空,我们就会看到有许多用诗人名字命名的恒星。那些永远被人类铭记的诗人和他们的诗并不只是在星空中。诗就是我们的生活。诗歌起源于劳动,还有祭祀,是人们感情的宣泄,也有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国的诗词在体现中华文化上起的作用也是无法比拟的。
11、你有否发现,一个人一离开身体,一下沉,最显明的就是没有歌了,脸上、口上都没有歌了,如果有的话就是苦酒满杯。唉呀!我觉得这个词真好,非常表达传道书上的人生,但是对我们来说,没有这个东西,我虽然有喜乐的酒,但还不敢说满杯,至少也有一小滴。我们的命不是苦酒满杯;我们的命注定喜乐洋溢。这就是诗歌的由来。作为一个神国的子民,我们要会唱歌,我不是说一定要会五音齐全的唱歌,你只要会唱就行了,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要作一个爱唱诗的人。(请唱一八九首)。
12、9月6日姜云姣写诗与评诗
13、(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14、中外文艺名家l中华网络诗刊|
15、《诗经》是反映先民劳作、婚恋、祭祀、征战等社会生活的作品,其中有强烈的时间性、空间性、动植物的描述,展现了我们先民的生存状态与风俗、民情。
16、但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喝酒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而作诗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17、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18、上面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至今各地乡野仍保留了古代歌谣的痕迹。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史诗、歌谣,更具诗歌活化石的功能。如瑶族山歌、壮族三月三对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等;早期诗歌的创作分为民间与官办两套体系,这样有采诗官统一收集,汇编成书。
19、我们今天看到的诗,先是口头文学,乐歌的形式。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只能保存在文字的形式里,口口相传,因此,文字的出现,就有了诗,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
20、这也就是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诗歌的起源是什么
1、时代在发展,信息在飞速传播。今天,网络上的诗人、写手、创作者众多,这是历史上诗歌最繁盛的时期。我们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流派共存的局面,怎样从诗歌的源头汲取营养,值得当代诗人思考。我们的诗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诗歌的主旨与诗歌传统不能丢,《诗经》中对自由、天真、美好的向往,对社会的批判、刺讽的功能不能丢,我们通过诗学的传承,将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特色发扬光大。
2、这是一说,古希腊人又另有一种看法。他们的诗的定义是“模仿的艺术”(imitativeart)。模仿的对象可以为心理活动(如情感、思想),也可以为其他自然现象。不过古希腊人具有心理学家所谓“外倾”(extroversion)的倾向,他们的文艺神阿波罗是以静观默索为至高理想的,他们的眼睛老是朝着外面看,最使他们感觉兴趣的是浮世一切形形色色。他们所谓“模仿”似像造形艺术一般偏重外界事物的印象。他们在悲剧中,虽然也涉及内心的冲突,但是着重点不在此,而在人与神的挣扎。在他们看,诗的主要功用在“再现”外界事物的印象。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说得很清楚:
3、中华诗艺社总社l唐风书院l
4、那么,人类唱歌的时候为什么要作诗呢?
5、王诗睿:“硝烟”一直都在
6、“诗”,是言+寺的组合,大多数人以“诗言志”来解读“诗”字,但其实,诗的本义是“寺人之言”(王安石语),这里要了解古代的“寺人”的身份与特定的所指,寺人是宗教祭祀的主持人,也是史官之长,古代寺尹文化中,他是祭司,相当于现在外交部或文化部的官员。
7、“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先民的诗歌,从个人的主观与对事物的理解出发,表达个人的情感、寻求自我的释放,将时空、季节、大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情感相联系,后来,发展到“诗者,民风升降之龟鉴,政治张弛之本原也。”
8、1月18日唐风漫谈诗词唱和
9、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10、当然,我的文采不好,而李白就不一样了,同样是上一座高楼,他就作了一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所以,我只是凡人,李白就是诗人。
11、一首诗揭开项羽失败之谜
12、东边来了一个小学生,辫子拖到脚后跟,骑花马,坐花轿,走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帘背后看见她:金簪子,玉耳挖,雪白脸,淀粉擦,雪白手,银指甲;梳了个元宝头,戴了一头好翠花;大红棉袄绣兰花,天青背心蝴蝶花。我回家,告诉妈:卖田卖地来娶她;洋钻手圈就是她!
13、0《文体明辩》称:“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
14、《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15、中国作家万里行l中国诗书画l
16、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17、这种折衷说以美国基特里奇(Kittredge)教授在查尔德的《英苏民歌集绪论》中所解释的最透辟,现移译其要语如下:
18、回答:以生活经历、渊博知识积累、丰富想象等为基础,主要还是借景入情,以景衬情。如:《登鹳雀楼》
19、——漫谈诗歌的起源及其他
20、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harmony),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三、俄罗斯诗歌的起源
1、这话比较合理,虽也是捕风捉影,仍不失多闻阙疑的精神。从郑序出发,许多学者想在古书中搜罗实例,证明虞舜以前已有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根据《吕氏春秋》、《周礼》、《尚书大传》诸书所引古诗说:
2、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伦,神人以和。’
3、39大诗群(16000多诗友)联合会
4、我也告诉你,昨天是你,明天是你们那窈窕的美象藤挂在夜的窗口上错觉让我们展翅飞扬风中摇曳的熏衣草,盛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散发着米白色的光泽啊·象雾霾一样遮住那绝望和羞耻
5、3月29日余根全诗词修辞艺术技巧
6、第诗歌,因它带着押韵、带着对句、带着许多的节奏,以至于它能成为口诀,而长久的流传,没有什么东西比诗、比歌更能流传了,连小孩子们都能朗朗上口。他可能暂时不懂,但因着有那一个节奏、押韵、对句而产生的发表,以致于它就能够流传。连圣经也是这样,摩西在申命记里讲讲就唱起歌来了,他作歌就是为了要把他的临别赠言放在歌里面,流传后代。
7、7月19日莫洪飞典为我用
8、现在姑举最著名的澳洲土著“考劳伯芮舞”(Corroborries)为例。这种舞通常在月夜里举行。舞时诸部落集合在树林中一个空场上,场中烧着一大堆柴火。妇女们裸着体站在火的一边,每人在膝盖上绑着一块袋鼠皮。指挥者站在她们和火堆之中间,手里执着两条棍棒。他用棍棒一敲,跳舞的男子们就排成行伍,走到场里去跳。这时指挥者一面敲棍棒指挥节奏,一面歌唱一种曲调,声音高低恰与跳舞节奏快慢相应。妇女们不参加跳舞,只形成一种乐队,一面敲着膝上的袋鼠皮,一面拖着嗓子随着舞的节奏歌唱。她们所唱的歌词字句往往颠倒错乱,不成文法,没有什么意义,她们自己也不能解释。歌词的最大功用在应和跳舞节奏,意义并不重要。有意义可寻的大半也很简单,例如:
9、这并非说古书所载的诗一定不可做讨论诗源的根据。比如《诗经》中“国风”大部分就是在周朝搜集写定的歌谣,具有原始诗的许多特点。虽然它们的文字形式及风俗、政教和近代歌谣所表现的不尽同;就起源说,它们和近代歌谣很类似,所以仍是研究诗源问题的好证据。就诗源问题而论,它们的年代先后实无关宏旨,它们应该和一切歌谣受同样待遇。
10、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诗的起源,以为最重要的有两层原因:一是模仿本能,一是求知所生的快乐。同时他也承认,艺术除开它的模仿内容,本身的形象如画中的形色配合之类,也可以引起快感。他处处以诗比画,他所谓“模仿”显然是偏重“再现”(representation)的。
11、今天我们探讨诗歌的起源,这是一个很难、很迷茫、也很有探索性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探究出诗歌是怎样诞生的,才能与追寻她的未来与发展,在今天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可以发出他内心的感动与对社会的看法,在诗人铺天盖地的时代,我们要认识到诗歌的本质、诗歌的曾经,就像我们人类一样,要探究是怎样来的?将来要走向何方?因为有人类,就有诗歌,所以,今天的话题是一个敞开式的,也是一个问题式的,我们有许许多多需要争鸣的地方,我们大家都参与进来,大家可以一同来探讨。
12、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13、诗歌源头的探索对今天诗歌创作的启示
14、踢踢脚背,跳过南山。南山扳倒,水龙甩甩。新官上任,旧官请出。木椟汤罐,弗知烂脱落里一只小拇指头。
15、以上五说,选自古今中外。应该承认,希腊柏拉图的“灵感说”、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日本学者的“韻律格式及要素说”,在某些形式方面,多有发现及发展,但在宏观本质的揭示上,至今尚未达到“诗言志,歌永言”的哲学高度;在诗歌创作的终极目的上,都未达到追求“神人以和”的崇高目标。况且,与虞舜相比,他们至少晚了一千八百多年。综上可知,世界最早的第一首诗歌在中国原始群向母系氏族过渡时期,证据在《周易•大过》卦中。最早的诗歌理论也在中国,证据在《尚书•尧典•虞书》。时间有限,匆匆草成。疏误之处,诚祈时贤、方家指正,谢谢。
16、5月3日丁玉芳诗词用典浅析
17、三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18、第二个假定错误,因为诗的原始与否视文化程度而定,不以时代先后为准。三千年前的希腊人比现在非澳两洲土著的文化高得远,所以荷马史诗虽很古,而论原始程度反不如非澳两洲土著的歌谣。就拿同一民族来说,现代中国民间歌谣虽比《商颂》、《周颂》晚二三千年,但在诗的进化阶段上,现代民歌反在《商颂》、《周颂》之前。所以我们研究诗的起源,与其拿荷马史诗或《商颂》、《周颂》做根据,倒不如拿现代未开化民族或已开化民族中未受教育的民众的歌谣做根据。从前学者讨论诗的起源,只努力搜罗在历史记载中最古的诗,把民间歌谣都忽略过去,实在是大错误。
19、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20、远古先民诗歌创作及其意义
四、远古歌谣是诗歌的起源
1、6)、“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诗礼传家,诗书载道。
2、本期主要内容:仰望星空,我们就会看到有许多用诗人名字命名的恒星。那些永远被人类铭记的诗人和他们的诗并不只是在星空中。诗就是我们的生活。诗歌起源于劳动,还有祭祀,是人们感情的宣泄,也有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国的诗词在体现中华文化上起的作用也是无法比拟的。
3、悲伤的哭泣,愤怒的喊叫,细声的安慰,这种生物与之俱来的声音本身就是抑扬顿挫。
4、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相契合,是自然的,“不能已”的。
5、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吗正好相反,戏剧来自诗歌。戏剧来自诗歌戏剧来自诗歌,史诗只是诗歌的一种相反了呀。亲。应该是史诗吧。西方诗歌起源于戏剧
6、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7、朱竹垞《静志居诗话》谈到此谣说:“此予童稚日偕闾巷小儿联背踏足而歌,不详何义,亦未有验。”朱竹垞是清初秀水人,可见此谣在清初已盛行南方。
8、在整个旧约看见神在人身上一步一步的作、精心制作的工作。在亚当身上,我们看见神的救赎;在亚伯身上,我们看见亚伯承继了亚当所看见的异象,走了蒙救赎的路而往前去;在以挪士和他的爸爸塞特身上,我们看见人因着呼求神而卸下了人虚空的重担,得着神而被神充满。在以诺身上,我们看见呼求神的人与神同行,呼求成了他的呼吸,成了一个离不开的活活的人位。在挪亚身上,我们看见与神同行的人与神同工─建造方舟,结束那个世代,带进全家的得救,成了新造的族类。这一切的历史,这个所有的过程我们都看见神在人身上精心、有步骤、有经纶的一步一步的工作。
9、节目简介:中华诗词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本片沿着历史的脚步,以诗词为脉络,从诗的起源讲起。由远古时期的中国第一首诗歌到《诗经》、《楚辞》;由汉魏六朝诗歌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诗词以及新中国的优秀诗篇。充分涵括中华诗词几千年发展历程中那些伟大诗人、诗作及其背后的故事。使广大观众感受到生当作人杰、海内存知己、红豆生南国、江山留胜迹、采菊东篱下、月是故乡明的独特魅力,在思索感悟之余获得智慧与宁静。
10、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11、民谣、卦辞、山歌、情歌、咒语、劳动号子,这是先民最早的诗歌创作。
1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由众位采诗官收录、加工、编订,集合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13、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14、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的是宽广胸襟,陶渊明,表现的是他对上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读者欣赏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言为心声诗歌更是真情所致,自然流露。
15、我们现存在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显然在诗经里,绝大多数的诗歌,已经开始系统地押韵,而且在字数上也规整发一。按标准解释,《诗经》是西周之的作品,西周之前就是商,商之前是夏。
16、在中国歌谣里,我们也可见出同样的演进阶段。最好的例是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里所引的越中儿戏歌:
17、写格律诗就是格律诗,历史上格律诗辉煌,后人一般不能至及。
18、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诗歌应该是一个最古老,也是最永远的王,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19、中国诗群主(800多个诗群)联合会|
20、承认诗歌属于文学,那它就具有文学的共性。
五、杭育杭育派认为什么是诗歌的起源
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2、古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那么,我们也要创作精品,不宜以数量取胜,应当以“敢于古人争高下”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写作,我想,最好的作品一定是符合“真、善、美”的,我这里再次提倡:真性情、真感觉、真道理,富善行、有善心、有悲悯,美好的旋律、美的语言、美好的意象,这是我们读到一首好诗的唯一标准,我们都为此而奋力思索。
3、12月7日莫洪飞略谈马蹄韵与长联
4、同样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还有曹操,我们可以拿他的《短歌行》来理解。诗的开始他就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看意思是有点郁闷,感叹人生苦短。
5、定义是揭示事物本质和特征的短句。据此我给诗歌所下的定义是:激发而出的灵感、激情、提升为最佳的韵律、节奏和形象、精炼、艺术的短句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语言学中的诗歌,也是诗的本质。另引以下揭示诗歌本质的定义,供读者参阅:
6、章寿l罗满昌l刘成宏l丘廷荣
7、0动笔写作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就是力求语言美、节奏韵律美的过程,就是力求更好的过程。
8、shicibaijia@1com
9、6月7日黄莽诗词的规范与出版
10、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11、从诗篇到歌中之歌─雅歌
12、人在快乐的时候要作诗。李白当年的理想是要得宰天下,通过各种努力,他终于获得了被唐玄宗召见的机遇,在告别妻子和孩子时就作诗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自己当时的快意。他的心里一定在说:看看!看看!看看我是谁,李白啊,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13、8月16日余一谈谈诗歌的起源
14、诗的普通起源由于两个原因,每个都根于人类天性。人从婴孩时期起,就自然会模仿。他比低等动物强,就因为他是世间最善于模仿的动物,从头就用模仿来求知。大家都欢喜模仿出来的作品。这也是很自然的。这第一点可以拿经验来证实:事物本身纵然也许看起来令人起不快之感,用最写实的方法将它们再现于艺术,却使我们很高兴看,例如低等动物及死尸的形状。此外还另有一层理由:求知是最大的快乐,这不仅哲学家为然,普通人的能力虽较薄弱,也还是如此。我们欢喜看图画,就因为我们同时在求知,在明了事物的意义,比如说“那画的人就是某某”。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看过所画的事物,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因为画是模仿它,而是因为画的手法、颜色等等了。
15、诗歌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主恢复中的诗歌更是仅次于圣经的经典,绝大部分的聚会,都会唱诗歌,藉着唱歌挑旺我们的灵,也藉着诗歌为信息的负担、主的说话铺路,它也是生活中与主亲近最好的凭藉。但是少有人真了解每首诗歌的背景,作诗者的负担、经历和它要给我们的启示。为了拔高聚会中的唱诗,生活中的爱诗,在一切环境中的经历诗,自本周起,特辟一专栏介绍诗歌,以帮助圣徒。此次先以台中全时间追求的一篇关于诗歌的信息为起头,盼能引起您的共鸣。
16、持“群众合作说”者以德国格林兄弟(J.andW.Grimm)为最力,美国查尔德(Child)和加默里(Cummere)把它加以发挥修正。依这派的意见,凡群众都有一种“集团的心”,如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所主张的。这种“集团的心”常能自由流露于节奏。例如在原始舞蹈中,大家进退俯仰、轻重疾徐,自然应节合拍,绝非先由某个人将舞蹈的节奏姿态在心里起一个草稿,然后传授于同群的舞者,好像先经过一番导演和预习,然后才正式表演。节奏既可自然地表现于舞蹈,也就可以自由地表现于歌唱,因为歌唱原来与舞蹈不分。
17、到诗的最后,推出一个高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自己要实现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志向就跃然纸上了。
18、6月14日彭彪古诗的新方向
19、白居易在仕途失意时,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也是作诗,《琵琶行》就是说明吧!幽怨琵琶,如泣如诉,深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就有了“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慨叹。
20、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语言具有音乐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