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长征诗词 七律背景音乐(100句)

2023-05-24 13:22:0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长征诗词

1、随鸥趁鹭长征——宋黄人杰《胜胜慢/声声慢》

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3、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4、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5、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6、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7、《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颔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颈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尾联)

8、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9、《七律·长征》毛泽东《清平乐·会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过草地》张爱萍《长征》林伯渠《七律》乌兰夫

10、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11、七律长征诗歌第一句,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气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赞美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12、《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13、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1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5、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16、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17、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18、长征万里路遥超,风萧萧,兩飘飘。洁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19、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20、晓月当空啊,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群山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黑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二、长征诗词 七律背景音乐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3、《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

4、《征妇叹》诗人:马戴朝代:唐代

5、万里配长征——唐张祜《塞下》

6、《塞上》诗人:郭震朝代:唐代

7、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8、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9、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0、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11、《无题》——聂荣臻

12、长征每爱日——宋陈造《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

13、《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朝代)现代

14、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15、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16、万里配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拣马,抛伴去擒生。箭插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闲看行近远,西去受降城。

17、《十六字令·三首》近现代:毛泽东

18、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忆秦娥·娄山关》——近现代毛泽东

20、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三、长征诗词 七律地名正确排序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奴娇·昆仑

2、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3、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等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4、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7、《长征》——林伯渠

8、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0、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1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12、十六字令三首

13、《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14、《过草地》——张爱萍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5、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1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18、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19、夫婿长征妾断肠——清董以宁《闺怨》

20、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

四、长征诗词 七律硬笔书法作品

1、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2、莫事长征去——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

3、《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

4、《塞上》唐代:郭震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5、《清平乐·会昌》——毛泽东

6、百度网上可以找的到地址是你可以在百度那里输入长征诗词或则是长征歌词.就可以找到了.

7、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行踪奇正敌国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8、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9、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10、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泸定桥全长10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

12、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13、忆秦娥娄山关

14、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15、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16、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17、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8、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长征不是难堪日——现代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五、长征诗词 七律的意思

1、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2、《战城南》唐代: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4、白话文释义:我快马加鞭飞越过山头的时候没有下马,但是当我回头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这座山是如此之高,山顶离天只有三尺三。

5、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6、《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8、关于长征的诗很多,主要为8首,包括

9、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10、长征取惬快——宋陈造《召伯停舟辟雨》

11、《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12、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13、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4、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15、1934~1936年间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16、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17、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18、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9、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

20、《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诗篇之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本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