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一句一译(100句)
一、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1、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2、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百科详情>>
3、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式特点。考查常用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C项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5、B.第二段开始的“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叙写项脊轩转到对往事的回忆。
6、②“亦足以畅叙幽情”翻译为: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以”,连词,来。
7、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8、高一必修上册《赤壁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9、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10、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11、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12、及是到达的意思,就是到什么什么时候或地方.非:不是的意思.矫:有将弯曲申直的意识.厉:类似打磨雕琢的意识.非矫厉:理解为不是人为的就可以了.慷慨:有情绪激昂,勇往直前的意识.这里可能是要去干什么是去了吧?
13、高一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4、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
1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16、高一必修下册《与妻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7、D项,“善,陈孺子之为宰”,意思是“善良,是陈平成为宰相的原因”,是判断句。
18、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19、A.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20、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内心深处悲凉无奈。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对”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共同之处都在于对官场的摒弃,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二、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一句一译
1、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2、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
3、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4、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5、(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6、B.“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错误,他的目的在于不去任职。
7、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8、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9、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10、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11、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12、C.“束发”,古代男孩束发成髻,以示成童。
13、①“引以为流觞曲水”翻译为: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以”,介词,把。
14、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15、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16、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17、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句意: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犹疑什么呢?正常语序:疑奚,犹疑什么。
18、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19、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上引文见陶澍集注本)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军)
20、D.“于”,介词,对,向。/介词,跟,和。
三、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1、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2、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其制稍异于前
3、切:迫切。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4、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5、A.卿邀名人也(选自《孟业廉谨》)
6、它的果实劝勉,勉励抽丝养育
7、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8、其中有对家世衰微的伤感。第二段“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杂乱不堪,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雅所在。
9、这篇赋就是其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10、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1、(3)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不屑与之同列),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竟然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吗!
12、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13、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
1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15、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16、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7、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18、C.盖规之也(选自《刘羽冲泥古不化》)
19、(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20、高一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四、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全文一句一句翻译
1、高一必修上册《劝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2、诸侯:指州郡长官。
3、古诗名篇|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感受白居易被贬后的悲惨遭遇!
4、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古诗文网>>
6、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做题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上下文了解文段大意,再审读所给自己的结构和句式特征,联系平时积累解释词语,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
8、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9、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10、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11、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12、“善”是“景公曰”的内容,所以独立成句;“乃令梨且以女乐二八遗哀公”是“景公”下令的内容,“遗”的宾语是“哀公”,宾语后要断开,而且两个“哀公”放在一起构成顶真,中间要断开;“哀公乐之”主谓宾俱全,“之”后断开;“果怠于政”的主语是“哀公”,而且“于政”是后置状语,其后断开;“谏”的主语是“仲尼”,“不听”的主语是“哀公”,“去而之楚”的主语是“孔子”,主语不一致要断开。
13、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时,要结合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的意思进行辨析。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而;③介词,把;④介词,因为;故选D。
14、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
1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6、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7、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18、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表趋向的语助词。兮,语气词。
19、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0、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五、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及注释
1、本题得分点有:(1)“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当,挡着。(2)凡,总共;得不焚,被动句;“殆”,大概。
2、A.“‘先’即祖先”错。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3、古文名篇|欧阳修《卖油翁》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熟能生巧的真谛!
4、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5、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6、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
7、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C.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10、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12、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
13、《项脊轩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志?
14、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
1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6、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17、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8、①怀良辰以孤往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
19、有对已逝亲人的思念。第二段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母亲与祖母遗事,抒发自己怀念亲人的凄侧之情。最后两段记妻生前琐事,亦平淡中见隽永,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不常居”三字似可收束全文,然文末又摇曳生姿。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
20、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