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题目(100句)
一、陈情表练习
1、(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两句概括了自己早年坎坷多难的命运。
2、《归去来兮辞》(不含序)陶渊明(重)
3、“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实际上李密并不想向司马炎进忠…所以他用孝来搪塞武帝…只不过他的文章与感情太感人…当然他并不是没孝可言
6、我记得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先生说过: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未尝是孝子矣,读诸葛武候前后《出师表》不流泪未必真忠臣也。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至:①至微至陋()
9、B.臣之进退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0、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
11、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拜:授予官职
12、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3、E.最后一节中引入了彭祖的传说,又引入了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虛一实,有力地印证了“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这个观点,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14、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15、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6、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17、“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9、(同步辅导)必修上——《劝学》挖空训练
20、余久卧病无聊无聊:精神空虚
二、陈情表题目
1、《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
2、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文言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译。
4、②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5、(2)而海道之险,吴儿习舟楫者之所畏,虏人能以轻师而径至乎?
6、(2)臣以供养无主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8、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9、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的遭遇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10、(1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1、2022年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巩固练习——《劝学》
12、我们当初是分段背的。老师讲解文意,有些拗口的句子多读读,将它读顺。用联想法,把它当作是一个你要讲的故事:李密小时候怎样的惨,他祖母小时候怎样的对他好改朝换代后,新主的器重,多次下诏。可李密很巧妙的拒绝了,说他要照顾祖母怎么怎么的……用心将它看懂读透,你会感动。喜欢上古文后,自然而然地会想把它背下来,背好它。希望对你有帮助。
13、“我是接班人”第四课在3月2日
14、⑤则刘病日笃(日:一天天笃:加重)
15、孤苦伶仃人命危浅
16、(8)彭山县属眉山市,眉山有苏东坡,这奠定了一种美,也奠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东坡的厉害,在于个性强却又通达人情,活得诗性,且能用细节之绚烂抵抗人生之大灾。比较起来,李密就过得太苦了。身苦,心也苦。不过,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理,到李密写《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以孝命名的村社山水,由此遍布国中。当孝成为准则,就成了孝道。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
17、A.群贤毕至B.吾师道也
18、B.时隔九代尚能复仇,这是《春秋》称许的事情,也是作者认可的,而第二代就不问复仇之事是作为后人应当愤怒的。
19、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20、(注)①九世复仇:指春秋时,齐襄公为报九世祖齐哀公因纪侯向周天子告密而遭烹杀之仇,灭掉纪国。②左衽:外族统治的代称。③重湖沮洳(jùrù):湖泊重叠广布,低洼潮湿。
三、陈情表作业
1、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在家外)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5、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福分
6、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D感吾生之行休悦亲戚之情话
8、2022年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巩固练习——《师说》
9、高一必修下册《六国论》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0、《古文观之》的评语点出了本文抒情真实自然的特点,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畏惧情绪;对祖母刘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译文:微臣因为命运不济,从小就遭遇许多不幸的事夙:早译文:我才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抛下我辞世了孩:指作者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译文:我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儿息:儿子译文:不久又承蒙朝廷的恩典,授予我太子洗马的官职
11、(3)臣具以表闻以:()
12、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3、C.眉山苏东坡与彭山李密,虽都命途多舛,但一个豁达洒脱,活得诗性;一个困厄悲苦,以孝动人。必须有苦难,才能使人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5、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也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一环。首先要借助注释,其次要勤查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疏通字词要按顺序进行,最好能做到字字落实。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7、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再背诵就容易多了,而且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条理。当年我也背过。文章第一段说自己幼年的艰难处境,是祖母辛苦抚养自己承认;第二段说忠孝难两全,自己进退维谷;第三段分析朝廷与自己,祖母与自己的关系;第四段恳请皇帝让其侍奉祖母终老在报效朝廷。
18、(选自《龙川文集》,有删改)
19、选择性必修上册《十二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四、陈情表解题
1、A.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谏武帝推行孝道。
2、C.全文以“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
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
5、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6、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D.本文用了大量四字句、对偶句,既有骈文的整俪,又使语言不显雕琢,而是十分自然亲切,真情从肺腑流出,读起来一气呵成,丝毫不见斧凿。
9、③臣乘空间其余玩儿护照()
1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1、2022年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巩固练习——《京口北固亭怀古》
12、B.则告诉不许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1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5、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16、对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9、九岁不行至于成立
20、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类型并翻译句子。
五、陈情表相关题目
1、强烈的感情色彩是《陈情表》的一大特色。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讲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百善孝为先,请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亲情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不少于150字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疫情在前,人人有爱,个个有责“。让我们一起怀着希望,拥抱暖意,不负春光,不负梦想。愿春回大地时,万物更新、硝烟皆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做好自己,不负韶华。
4、BCCBBADC
5、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明月半墙
6、③臣密今年四十有六(通“又”)
7、C.当侍东宫(担任)D.岂敢盘桓(回旋环绕)
8、臣密今年四十有四常在床蓐
9、A.文中的3两节都是描写“今是昨非”的,包括对景物和心理的描写,而且行文注意到对仗、骈偶,从而保持了赋的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
10、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2、D.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1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4、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方丈:一丈见方
15、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⑦⑧D.③⑤⑥⑨
16、茕茕孑立朝不虑夕
17、“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18、“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原为何意?在文中指什么?
19、(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20、C.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