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古诗带拼音朗读(100句)
一、望洞庭古诗
1、《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2、③潭:指洞庭湖。镜未磨:古人的镜子是用铜磨成的,镜面如果没有打磨,照物则比较模糊。
3、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4、《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5、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6、秋天的夜晚,月色如水,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浩瀚的洞庭湖湖面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倒映着月光,使得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远处,青翠的君山披着月光就像是美丽的田螺,而洞庭湖在白色月光的映衬下,就像一个硕大的银盘,两者相依,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7、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8、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9、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10、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11、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12、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13、《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14、“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15、洞庭湖的湖面波光粼粼,白晃晃的秋月高高地挂在晴朗的夜空上,这美丽的景色,让人赞不绝口。湖面上没有一丝风,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一样,模模糊糊的,看也看不清楚。水中的月亮有很多很多的皱纹,是月亮老了,还是月亮疲倦?可是抬头一看,月亮却好好的,没有一点儿皱纹,它的皮肤光滑的无法形容。远望美丽的洞庭湖,洞庭湖的山真绿啊!像翠绿色的屏障,绿油油的,倒映水中。湖中间那一座绿色的君山,就像一颗很小的青螺,插在白银盘中,真不愧是洞庭湖!我被它深深着吸引住了。
1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17、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18、情绪管理丨青豆书坊丨疗愈系故事
19、hú guāng qiū yuè liǎng xiāng hé
20、QQ:3414326780
二、望洞庭古诗带拼音朗读
1、0睡前故事丨0海豚传媒丨0皮特猫系列
2、 望洞庭这首诗非白居易所作,而是刘禹锡的佳作。 望洞庭
3、遥望洞庭湖和湖里的君山小岛,真是山青水秀,如同白银盘子里托着一枚青螺。
4、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今天我们将要和玉笙老师一起学习第三十五首古诗——《望洞庭》,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6、全诗以“望”字引领。诗的前两句写仰望与俯瞰,诗人俯仰之间看到“湖光秋月两相和”,营造出幽静的气氛,并用形象的比喻“镜未磨”描绘出洞庭夜色的朦胧美。首句中的“和”字不仅写出洞庭湖水天一色的景致,更赋予景色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味。次句中的“潭面无风”,更是进一步渲染了洞庭月色的和谐与静谧。
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菩萨蛮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湖光:湖面的波光。
9、情智品德丨超高点击丨经典绘本集
10、第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1、②湖光:湖面的波光。和:和谐,这里指湖水与月色融为一体。
12、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13、独座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全诗似乎全是景,却句句是情,真所谓“情中景,景中情。”望洞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14、洞庭湖秋月图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5、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16、诗 词 译 文
17、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8、望洞庭wàngdòngtíng
19、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20、??有志者·跟我来??
三、望洞庭古诗
1、《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④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澈的湖面。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
4、点击上方绿标,听吴桦姐姐为你诵读,
5、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塞下曲》,这是一首叙事诗,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错过前面课程的同学戳这里补课啦☞小学生必备75首古诗讲解——34《塞下曲》)
6、意思: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内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8、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9、“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0、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11、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来里托着青青的螺。原文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诗的后两句写远望的情景,在皓月之下,湖面被染上银辉,湖中的小岛则显得更加青翠,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盘上,真是惹人喜爱。
13、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潭面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青螺两指湖光秋月两事物两相指月色水色两者相互辉映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15、潭面无风镜未磨。tánmiànWúfēngjìngwèimó。
16、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
17、资料整理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18、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19、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20、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四、望洞庭古诗带拼音
1、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2、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3、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4、儿童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5、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6、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7、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8、唐代:刘禹锡tángdài:liúyǔxī
9、《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10、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11、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12、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
13、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14、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15、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16、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17、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18、点击绿标听诗词标准朗读
19、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20、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词大意描述: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五、望洞庭古诗文网
1、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3、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7、“Hey,这里是有温度有爱心的山东学习群,群内每日阅读打卡、教育分享、试卷资料共享,相互陪伴,共同进步!
8、希望树2022级全年制幼小衔接招生
9、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扩展资料: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10、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12、俗话说:日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承载口述传统的中流砥柱,千百年来,传达了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诗歌贯穿人类整个历史,不论是何种文化、不论其在哪一片大陆,诗歌都在传诵着我们共同的人性和共有的价值观念,将最简单的词句转化为对话与和平的有力催化剂。
13、望洞庭在古诗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5页。望洞庭刘禹锡〔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4、“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15、《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全诗翻译: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17、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18、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19、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2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