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夸父逐曰译文(100句)

2023-04-15 11:56:4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

1、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

2、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3、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②绝③。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liáo)④尘埃归焉。

4、④河,渭:黄河,渭水。

5、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

6、它里面生长着很多鮆鱼。

7、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

8、①及:等到。②如:像。

9、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柜山,

10、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11、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

12、复试的其他时间都在被问本科学过的专业知识,老师会根据你回答的内容不停地追问,很考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13、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14、想考名校就不要轻视任何一门科目,特别是政治。曾经看过很多经验贴都在说政治不用浪费太长时间,过线就行,大家的分数拉不开差距。一战时我也是本本分分的用着肖秀荣全家桶考出了本本分分的成绩63分,但看到成绩单上大家都是70+的成绩就傻眼了,内心OS:不是说好大家都是60分的水平嘛?蛤?所以在北大这种大神云集的地方科科都不能大意;

15、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

16、刘向死后,继承父业。哀帝时,刘歆负责总校群书,在刘向撰的《别录》基础上,修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河平年间(前28年—前25年),皇帝令刘歆与其父一同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这使刘歆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皇家的各种稀见之书。

17、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18、北大软微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19、夸父是上古神话人物,善于奔跑。记载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对于夸父逐日的理解向来“褒贬”不有人说夸父追赶太阳,他不畏艰险、有雄心壮志、敢于追求;也有人说,他与太阳赛跑,是不自量力,最后太阳依然长存,他却死了……一起来学习夸父逐日,再说说你的想法吧!

20、形状像一般的构树却是红色的纹理,

二、夸父逐曰译文

1、①壅:堵塞。②陂:筑坝蓄水。③度:勘测。

2、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

3、追逐太阳的巨人夸父就这样死去了,死在了追逐太阳的路上。他死后,身体变成了一座绵延千里的山脉,他扔出去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这片桃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长途跋涉的人经过那里,摘一个桃子吃,立刻满口生津,浑身有劲。

4、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鸟的身子龙的头。

5、很多学者一直在寻找不周山的地址,其实不周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他是一个天文概念。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西北就是不足就是不周。上古是龙星记时制度,秋冬之交,龙星整体潜入北方而隐没不见,就相当于龙星的周天运行圆周在北方留下了一个缺口,故西北方被称为“不周”。西北因为是天之始阙,也就是乾卦,故称不周,西北方之山因之就称“不周之山”。

6、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7、水中有众多暗红色的龟,

8、水中有许多叫做育沛的东西,

9、《淮南子·时则训》有这么一句话“春为规,秋为矩”。春秋就是规矩,

10、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11、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12、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13、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14、刘歆坐拥这些皇室典藏,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

15、①如:像。②鸡子:鸡蛋。③岁:年。④于:比。

16、它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17、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18、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①黄、或白、或赭(zhě)②、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③菊独盛。

19、在遥远的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季的夜晚寒冷而漫长,这里生活着一个叫夸父的巨人,一天晚上,夸父被冻得睡不着觉,他突发奇想:要是可以追上太阳,让太阳在人间多停留一段时间,那么人间就暖和多了。为了这个想法,他兴奋得一夜难眠。

20、以上是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

三、夸父逐日的原文及翻译

1、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2、①尽:全。②未暮:天还没黑。

3、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

4、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使人不迷惑。

5、形状像普通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

6、菊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处飘溢。它的花瓣呈丝状或是爪状。它的颜色有黄、白、赭、红等,种类很多。它天生不怕寒冷,严霜来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零了,只有菊花开得最为茂盛。

7、第二天,太阳刚从东方发出第一缕光芒,夸父就迈开大步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奔而去。可是,太阳跑得太快了,才一转眼,它已经跃上了枝头;又一转眼,它已经跳上了泰山;再一转眼,它已经挂在了半空。夸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镇定地擦了擦额头的汗,甩开大步,追着太阳一路奔跑,辽阔的大地上留下了他追逐的脚印。近了,近了,更近了,只要再前进几步,就可以把太阳抱在怀里;近了,近了,更近了,太阳发出的火焰越来越热,几乎要把夸父身体内的水分烤干。

8、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而不是不能使人满意。

9、古诗从原来的要求背诵14篇增加到72篇

10、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11、又东三百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

12、南次三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13、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14、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15、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

16、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17、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18、山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野兽,

19、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20、①涉:过,渡。②遽:立即。③契:用刀雕刻。④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⑤求:寻找。

四、夸父逐日原文及翻译注释

1、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2、追,就是追求、持续积累并改进。日,不是太阳,而是圭表测影的日影。夸父追日本意是一个叫做夸父的大巫,长期记录圭表测影的影子,用来完善历法。

3、(冲)少聪察岐嶷(yí),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②成人之智。时孙权尝③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④之群下,咸⑤莫能出其理⑥。冲曰:“置⑦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jiào)⑧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4、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及①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细而黑。蕊(ruǐ)落,有絮(xù)绽(zhàn)出,质轻如棉,色白如②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5、①株:树桩。②走:跑。③触:撞到。④释:放下。⑤冀:希望。⑥身:自己。

6、男子汉大丈夫,也就是一言九鼎,说话算话的人。

7、中国远古很多真实的历法故事,都被后人虚幻成了神话,因为在五胡乱华的时候,有的人要把华夏人装入虚构的世界观,对华夏人进行洗脑,并对华夏典籍进行大规模破坏和矮化,把本意都改成了不可思议的神话,这样文化的源头都被污染了,后来中国人自己都把这些伟大的历法行为认为是荒诞的传说,这是对祖先的一次亵渎。哪怕到了今天,我们都把历史当做神话,而把西方的神话当做历史。把实实在在的史实变成了荒诞的神话,这个就抹去了这个民族集体回忆。

8、神话,就是异族对华夏子孙持续洗脑的持续文化虚无战略。让后世子孙跟自己的祖先断绝纽带,断了传承,就是忘记了过去,忘记了真相。现在的人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创新,离经叛道。正统的文化认为,人要传承正统,承接天地之道、祖先之道。

9、夸父之前用来观测太阳的测景台是原始逐日台,由景符、横梁两个标志和太阳三点成一线,但是不够精准。后来夸父经过长期积累并对观测台做了修正。

10、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

11、一只河蚌刚刚从水里出来,张开壳正在晒太阳,一只鹬鸟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肉吃了。”河蚌也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它们互不相让,一个渔夫经过这里,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12、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13、①共:一起。②引:拿。③故:原因。

14、原文: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④,道⑤渴而死。弃其⑥杖,化为邓林⑦。翻译:夸父与太阳相逐而跑,进入了太阳的光轮。他很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被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注释;①逐走:互相竞赛,相逐而走;②人日:进入了太阳的光轮;③河、渭:黄河和渭水;④至:到;⑤道:名作状,在路上;⑥其:代词,此指代夸父;⑦邓林:桃林。

15、华夏人为什么需要建立历史体系,因为古人发现太阳,月亮,行星的运动都有规律的,他们都会周期性的对地球产生影响。古人为了方便后人更好的生活,所以就记载了现在的事情,方便后人参考,比如今年地震了,那么60年是五大行星的周期性影响,那么60年后的人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以史为鉴,这就是史书体系的价值。

16、①求:寻找。②使:派遣。③长:统率。④逆:违抗。⑤畏:害怕。

17、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移。”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18、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

19、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20、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五、夸父逐日译文及注释

1、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

2、“人定胜天”:毛主席当年提倡人定胜天,道家思想的意思是人之有定下来,就能天人合才可以担当天道赋予的使命。定,不是一定的意思,人定——其本质上是人心安定,各守其本分。定的意思为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胜也不是胜利,征服的意思,而是合天,胜任上天的要求的意思。

3、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

4、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天帝砍断刑天的头,并把它的头葬于常羊山。于是,刑天用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一手拿着盾牌,一手举着大斧,向天挥舞不止。

5、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6、夸父没有追到太阳,但他仍然是个英雄,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令人钦佩不已。即使死后,夸父也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一片可以帮助人们养精蓄锐、继续前进的桃林。

7、龙星回归的星象有关产生了很多民间习俗,比如正月二十日之“补天穿”、二月初二之“引龙回”,民间口口相传的传说,就蕴藏了古人对于天道的深刻理解。

8、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9、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10、华夏先贤们认为,人伦和天伦的规则都是一样的,天文上行星绕着太阳转,恒星绕着北极转,在人伦上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围着长辈转,古人认为人们之间不是平等的,是有尊卑之分,每个家庭成员,要根据其他成员与自己的不同关系,而采取相应的不同态度。这样,家庭就和谐了。把这种处理方式,推广到部落,部落就和谐了;推广到国家,国家就和谐了;推广到天下,天下就和谐了。

11、“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12、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大山上,有一个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挂著两条黄蛇,手裏握著两条黄蛇,鲁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儿子。有一天,夸父忽发奇想,要去追赶太阳,和太阳赛跑,甚至把太阳逮住。说干就干,他迈开长腿,朝著正向西方倾斜的太阳奔去,一瞬间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阳追到禺谷。当夸父逼近太阳的时候,突然感到口渴极了,就赶忙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两条河都喝乾了,口渴还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泽裏的水。大泽又叫"瀚海",十分宽广,水倒是够他喝的,可是他还没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长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树林,这延绵千里的桃树林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清凉隐蔽之所。

13、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14、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

15、夸父逐日原文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16、嫦娥奔月对应的就是夸父追日,一个对日影的观测,一个是对月相盈亏的追踪记录。嫦娥奔月的原型也来自山海经。

17、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18、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出自《牟子》)(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19、①闵:同"悯",忧虑。②揠:拔。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④归:回家。⑤趋:急行。⑥槁:枯槁,枯死。

20、①营:建造。②惟:只是。③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