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课文(100句)
一、孔子游春
1、师:要么就是长,要么就是方,对吗?不对。
2、师:没错,我们继续看。(出示PPT: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那是在故事的中间,当弟子问孔子在看什么,孔子告诉弟子“我在看水”的时候,课文当中又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谁来读?
3、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由上可以看出,水的特点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4、如此这般的春季,绵长的师生之情与绿意交叠编织。孔子的课堂与我们的课堂萦徊交融,或领读、或发问,或齐诵,在曹老师深情的讲述和引领下,两千五百年前的泗水河畔,孔夫子意蕴悠长的一番宏论,穿越遥远的时空入驻我心。
5、一个文本固然具有内在的客观规约性,但仍给读者留存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这使得阅读不仅表现为再现作者彼时彼景心境的过程,更可以赋予读者主观的情怀与视野,获得再创造的快乐。读者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完善“自我”。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读者,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除却一般阅读意义的寻求,还有教与学层面的个性价值。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囿于狭小的教育空间,寻求道德教化与工具训练,忽略了阅读的本体,使得阅读教学异化,本应流淌其间的美好因子被挥发筛滤。在这样的背景下,祝老师提出“文化语文”的主张,颇具眼见。每一个教学文本就是一个文化载体,每一个阅读课堂就是一次文化跋涉,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历程。
6、师:颜回的呢(生画、读)
7、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水很有志向
8、师:不错,是方塘,我们再看这一句,谁来读
9、第二自然段是第3~9小节,写孔子凝望泗水绿波,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弟子们听了很惊讶。
10、师:这是一个多音字,景行的意思就是大路,我们再读一次——
11、借水喻人,借流水教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
12、生:(两个学生都答“老师”)
13、吴楚琪说:水淡泊宁静,总是处在最低处,他好像很谦虚。
14、唐自远说:水流经山野,灌溉农田,它好像无私奉献。
15、生:我觉得孔子是一位知识丰富的老师。
16、生:(齐声)伟大的母亲
17、生:(齐声)茂密的森林
18、师:谁知道荡涤污垢什么意思
19、师:嗯,他是在念,不是在读。谁来读,读这句话?
20、师:错,第一个字就读错了。再来,不着急,看仔细了再读,人站好。
二、孔子游春课文
1、在系列的活动中突出重点写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玩,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但游春主要是春(看景),春游主要是游(游玩)。在这游赏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场景。
2、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3、孔子游春》原文如上,主要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论水,一个是论志。事实上,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作者虚拟了游春这样一个情境,将两件事情很巧妙的放在了一起,很让人佩服,但从客观上讲,仍有饽与历史。论水,可以看出孔子充满智慧,善于观察也勤于思考,能从水中领悟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志,又可以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气度,品德高尚,关爱世人,上面的课文说掉了孔子的志向了,记不清楚了,大约有三点: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学生都有大志向。两个内容合起来,咱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善于施教,能寓教于乐,能因材施教,并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有是有不过不想打~~~~~~
4、师:好的,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遍,预备,齐。
5、师:这两个字你很容易想到一个成语,是什么?
6、■文出自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
7、印象中的孔子,是春秋战国时代有着救人济世胸怀与信义抱负的圣哲,是弟子三千人眼里循循善诱、有教无类的先生,是不远千里,千辛万苦拜老子为师,谦卑好学的学者,是为后世千百年来所敬仰的“中国第一位老师”。
8、生1: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飘逸的长发
9、(文章选自《江苏教育报》2020年7月10日“苏派教育”专版,作者:周益民,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10、生3: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水的话,这个世界将不会存在生命。
11、“语用”,顾名思义即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王崧舟老师认为语用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柔性层次,准备之用——着重于学生的背诵、积累;第二是显性层次,即“显性之用”,如平时课上言语对话训练,说说写写的训练;第三层则是隐形层次,无用之用——着重于学生的阅读与文化视野;“无用之用”就是指在课上学生的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思想境界提升了。王老师强调“显性之用”只能应付考试,无法应对人生,而“无用之用”才是“言语生命”!
12、师:还是不行,读课题不要拖,听老师再读(示范读)预备,齐。
13、生:(齐声)广袤的大地
14、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5、生1:(读)孔子们不知老师……
16、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17、生2:(读)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师多次指出读的错误)
18、大自然(标红)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19、和煦的轻风——甜蜜的絮语
20、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
三、孔子游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师:孔子是一位老师,一位民办老师,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可他却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弟子三千,有子路、颜回这样的贤人七十二人。他是一位老师,一位德行兼备的老师,也是我们一代代人的老师。让我们向这位好老师致敬。
2、生:(齐读)或方或长(读了两遍)
3、师:还有温暖是太阳,还有和煦的?
4、生1: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优美的琴声
5、窗外日光微斜,曹老师柔荑指向屏幕上的文字,说:
6、(出示PPT: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宋·朱熹)
7、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8、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孔子想让他的弟子们也努力学习水的这些美好品德,希望弟子们成为真正的君子。
9、生:我觉得应该是洗脏的东西
10、师:当水遇到不尽时又是很长很长的
11、白色粉笔于黑板上一字字流利书写。就是“或方或长”这样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词语,曹老师竟然旁征博引带出这么多关于水的诗句。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万万想不到的。我们叹服于水的温柔与情义,更是在曹老师不着痕迹的指引下,学习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寸草春晖,我们在如此课堂里忘情流连。
12、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扩展资料赏析
13、师:对,有阳光普照,还有桃红柳绿。
14、Confuciusspringouting
15、师:没错,哺育。来,孩子们把“哺育”这个词圈出来。毫无疑问,“哺育”比“滋润”在这个地方更准确,也更传神。孩子们,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假如没有水的哺育,将会没有什么?
16、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享誉世界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强调: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学好语文是我们每一位家长迫切的期待。在育才学校,有朱爱朝老师引领下的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母语课堂、幸福教室,实乃孩子们幸事!浸润在这样书香醇厚的校园氛围之中,我有太多理由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乐趣,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去!
17、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早生两千五百年,那样我就有希望能够成为孔子的学生。因为我是多么向往能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啊!看——
18、生1: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宽广的胸怀
19、孔子游春孔子说水“好像有德行”: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说水“好像有情谊”: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说水“好像有志向”: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20、生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四、孔子游春或方或长的意思
1、师:(挑选了三人)听听他们的作品
2、师:是的,孔子就是一位真君子。
3、师:你听明白了老师的问题了吗,就在文中,由此看来,水是?
4、师:是的,孩子们,孔子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啊!这样的老师,带着这样的学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给我们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
5、师:学习用品?比如说本子,比如说笔
6、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7、生10:我认为应该是可以方可以长。
8、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9、指点江山的气魄,激扬语言的豪情,这是少年的率真与智慧,也是孔子思想沐浴下课堂孕就的才情与胆识。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11、师:不行,不会读题目。听老师读(示范读)听清楚了吗?看看,我们再来一次,预备,齐。
12、课后,我偷偷问儿子,是不是之前曹老师给他们预先上过一次?同学们怎么会回答得这么精彩?他很奇怪:“不是昨天跟你一起预习的吗?我们平时的语文课都是这么上的啊?今天有爸爸妈妈在,我们有点紧张,还没有发挥出全力呢!”我终于明白曹老师上课的神奇之处:那就是善于启发孩子们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生活的现象理解抽象的思想,让孩子学起来既不觉得累,还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3、生:水包容万物,不分高低贵贱、贫富美丑,它好像有胸怀。
14、《孔子游春》原文如上,主要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论水,一个是论志。事实上,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作者虚拟了游春这样一个情境,将两件事情很巧妙的放在了一起,很让人佩服,但从客观上讲,仍有饽与历史。论水,可以看出孔子充满智慧,善于观察也勤于思考,能从水中领悟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志,又可以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气度,品德高尚,关爱世人,上面的课文说掉了孔子的志向了,记不清楚了,大约有三点: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朋友之间能互相信任,学生都有大志向。两个内容合起来,咱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善于施教,能寓教于乐,能因材施教,并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
15、泗水河畔,孔子凝望眼前波澜起伏的流水,沉吟良久后感慨着水哺育万物的胸怀、流必向下的情义、穿山凿壁的志向、荡涤污垢的善良,旁侧弟子纷纷受教,一言一瞥的师生情谊融进春的温暖。
16、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17、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
18、看,孔子带着弟子们来了来到了泗水河边,来到了大自然中,来到了让你开心,让你激动的课堂。
19、比如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20、师:或圆或……就一个字儿,或圆或?
五、孔子游春受到的启迪
1、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前五字标红)
2、教学难点:依托课文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前五字标红)
5、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6、生:(齐声诵读,老师加以配合引导)
7、师:这是孔子的志向。你们有没有在孔子的志向当中发现更多的水的影子呢?你看到的是——
8、赞许子路的乐善好施和颜回的温文尔雅、谦虚.有福同享指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
9、开课了,在曹老师洪亮清晰而又亲切动听的语音带领下,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开启了课堂体验活动。当讲到“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时,曹老师说:“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哪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首首古诗词在曹老师的引导下信手拈出。在那一刻,暑假孩子们背诵的古诗词就像散落在海滩上的珍珠,曹老师好像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这些珍珠串起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闪亮的珍珠项链。
10、课至深处,最能拨动人的心弦。“人生有三大幸事。一大,上学遇到一位好老师——如果早生两千五百年,或能成为孔子的一名弟子,那该多好哇!我多么向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课……”曹老师忘情地感叹。曹老师不知道,其实在我们的心里,遇到曹老师就是我们的一大幸事!在曹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已经穿越时空拥有了这样的课堂啊!
11、师:他说,孔子这样的境界我是达不到的,(屏幕出示:虽不能至)读——
12、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云华伴读”
13、师:请你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
14、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5、师:你发现了水的影子了吗
16、生:(齐声)温暖的太阳
17、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18、师:(微微点头)请坐,哦~还没想好,不好意思,我叫错人了,很抱歉。
19、(4)能背诵课文第8两个自然段。
20、师:这大自然啊,多像一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