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古诗文鉴赏答题模板(100句)

2023-04-14 19:05:1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古诗文鉴赏

1、一是写诗人的漂泊之感。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隐逸意境的意象有草屋、空山、丘山、明月、朝云、暮雨、田园、尘网、枯树、静水、飞鸟等。

4、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6、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7、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8、惊蛰•古诗词赏析大暑•古诗词赏析

9、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

10、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1、白露•古诗词赏析秋分•古诗词赏析

1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1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

14、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15、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16、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17、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18、诗之所有为诗,是有要求和规则的,和现代诗的无下限相比,古诗词对于先做个人是有明确要求的。所以赏析古诗词,首先你得确定它是诗,再确定它是什么诗,然后再具体看内容意境。

19、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20、⑴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二、古诗文鉴赏答题模板

1、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2、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白居易)

4、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5、仅剩最后81个直播名额

6、就好像你老是对着一条狗说人品好,你说能不能说服别人?首先得是个人,咱们才能讲人品对不?

7、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8、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故称“董大”。

9、营造离别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绮筵、泪眼、长亭、寒蝉、秋雨、骤雨、兰舟、别路、暮雨、来帆、去鸟、散丝、杨柳、残月等等。

10、24节气古诗词赏析精彩推荐

1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12、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13、古诗词鉴赏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哪些部分?

14、清明时节,也是追思祭奠的季节,这三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自己的自挽诗。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陶渊明认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如一个幻影,本来即空,最终也复归于空无。

15、(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16、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17、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9、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20、别时“长亭”“柳”依依:

三、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1、孟郊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十岁那年,孟郊父亲也去世了。母亲裴氏含辛茹苦地将他和两个弟弟拉扯长大,还不忘时时教导他读书。

2、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4、以飞鸟回巢写游子的思乡愁肠。如“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5、诗句意思:不怕浮云遮蔽了视线,实在是因为自己处在最高层。

6、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7、立秋•古诗词赏析处暑•古诗词赏析

8、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9、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0、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11、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1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3、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16、更多童鞋在这里,和你一起进步成长

17、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8、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19、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20、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四、古诗文鉴赏题目及答案解析

1、从鉴,赏两方面来鉴别诗词。

2、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5、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6、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7、汉代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8、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9、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1、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12、摄诗文艺店今日好书推荐

1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14、理解赏析:这两句是议论,强调周瑜取胜是靠天时地利之便,暗含机遇造英雄的哲理。

15、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1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

18、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19、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20、两首诗所用意象极相似,主题也极相似。无论是“月照一孤舟”,还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将“月”与“舟”两个意象组合起来,再通过声色(猿声、秋声与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传达出了漂泊他乡的孤独沧凉之感。

五、古诗文鉴赏方法技巧

1、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2、⑹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4、如:“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债中行》岑参)

5、“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6、针对以上麻烦,建议多查参考书,在自己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鉴赏二字。

7、芒种•古诗词赏析夏至•古诗词赏析

8、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9、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0、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11、从2015到20

12、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13、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4、鉴赏作品要注意以下几点:抓住重点,即抓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根据题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不要节外生枝,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不必引经据典(如果用到的是课文中学的典故,则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不能写成翻译的文字.赏析诗歌语言、推敲字词,对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作评价,学会通过资料去体古诗词的意思意境设身处地的思考。

15、四步法让你轻松读懂古诗词,答题无障碍。

16、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17、(步骤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18、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子规》余靖)

19、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0、“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