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孟母断织中的方是什么意思(100句)

2023-04-13 18:51:4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孟母断织

1、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2、确实,只有贤母才是国家的珍宝。

3、しかし、年少の孟子は、国にのこした母が恋しくてならなかった。

4、こよなく:无上,无比。

5、「あら何処の紳士かと思ったら、幹子さんだったわ、幹子さんお早う」

6、孟母断织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讲的是孟子和他母亲的故事。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词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母拿起刀子就割断了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断了,能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以后,孟子读书专心了,不再忘记了。

7、然而少年孟子对母亲十分思念。

8、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了其中的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专心,不再三心二意了。

9、孟母乘机教训他说:“你既然知道我们这么苦,仍然让你去读书,你怎么可以不求进取?如果你读书读到一半而荒废,这跟织布织到一半砍断织机有什么两样呢?我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吗?”

10、早上好,又和大家见面啦!

11、世に謂う孟母三遷の有名な話であるが、孟母は、これほどにまでして育てた孟子も、成長したので思い切って他国へ学問にやってしまった。

12、......孟子的母亲曾经一连搬过三次家,是为了替孟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难过的孟母立刻拿出剪刀来,把快要织完的布剪断,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

13、ちょうどそのときは、孟母は機はたを織っていた。母は孟子の姿を見ると、一瞬はうれしそうであったが、すぐに容子を変えて、優しくこう訊ねた。

14、原文:公元前150年左右韩婴选自《韩诗外传》

15、③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16、最后希望每一位母亲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

17、“为了我们的生活。”孟子诚惶诚恐地回答。

18、数年ののち、天下第一の学者となった孟子に、もしあのときの母親のきびしい訓戒がなかったなら、果たして孟子は、あれだけの学者になれていたであろうか。

19、孟子は、その場で、自分の精神の弱さを詫びて、再び都へ学問に戻った。

20、自古以来的名将之母、伟大政治家之母、出众伟人之母,说没有一个不是贤母也是不为过的。

二、孟母断织中的方是什么意思

1、那是把非常大的遮阳伞。

2、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就是《三字经》中第三段“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完整解释啦。

3、母は、その遊びを眺めながら、これは困ったことを覚えたものであると思った。明け暮れお葬式の真似をしていたのでは、三つ子の魂百までもの譬えで、将来に良い影響は及ぼさぬと考えた。

4、每篇都有版画插图,书内所刻版画线条流畅、细腻,是明代版画的精品。到了清乾隆年间,著名的藏书家鲍廷博得到了这部书的版片,他便以此版片刷印了《列女传》。我们今天见到的明版《列女传》大部分是这个时期印刷的。

5、“孟子少①时,诵②,其母方③织。孟辍然④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谊也。呼而问之曰:‘何为⑤中止?’对曰:‘有所失⑥,复得。’其母引刀裂断其织,以此诫之。自是⑦之后,孟子不复谊矣。”

6、另一个故事便是“孟子出妻”。

7、幹子は、笑いながらそう言って、すたすたと行ってしまった。

8、但是因为搬到了市场附近,孟子不久就扮起了商人的样子。还净和附近的朋友说些买啊卖啊的话。

9、干子实在看不过去时子和朝子两人撑着的非常小且好看的遮阳伞,便说道:

10、如此一想,孟母赶紧带着孟子搬到远处去了。

11、干子是最近才从农村转到我们学校的新生。与东京的女孩子相比,不管是发型还是穿着看起来都带有一副乡下样儿。但是,干子却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是一个总是把女孩子该做的事做到极致的有个性的女孩子,例如课程的学习、运动等方面。就好像是刚长出新叶,并对着太阳蓬勃生长的小树一样自由自在的少女。

12、孟子被母亲这么一问有一些张皇失措。

13、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14、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选自《列女传》没说是什么动机。

15、虽然孟子去读书了,可时间一长就厌烦了,还经常逃学。有一次,孟母正在家中织布,当她看到孟子逃学跑回家时,非常生气,于是用剪刀把自己快要织完的布剪断了。然后对孟子说:“学习就像织布,织布要一针一针地织,学习要一天一天地学。日积月累,才会学业有成。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不仅会前功尽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母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

16、5天后,正在学校里上着课,突然下起雨来,放学后雨下得更大了。

17、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孟母认为广知、安定和远害是学习的好处,从“孟母断织”的故事中我们会感受到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18、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了其中的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专心,不再忘记了。

19、息軒先生のご名言のごとく、賢母の子に愚なものはひとりもないのである。

20、「そうね。私はこう思うの、幹子さんのお父様はきっと薬屋さんに違いないわ。だから幹子さんをいまに薬売くすりうりにするんだわ。ほら、よく薬売があんな大きな蝙蝠傘をさして来るでしょう。」「本家、讃岐さぬきは高松たかまつ千金丹せんきんたん6……つて歌って来るじゃないの」そう言って時子は、面白く節をつけて歌って見せた。

三、孟母断织原文及答案

1、孟子は、母が夜もろくろく寝ずに織った、この尊い織物が、まだ完成をみないうちに断きられたことを、こよなく悔いた。母にすまない気持ちが、年少の孟子の心を激しくゆすぶったのである。

2、孟母听到这样的答案,突然拿起了旁边的小刀耙辛苦织出来的布从中间割断了。随后训斥道:

3、――孟母断機の故事を憶うたびに、わたくしは、それをおもうのである。

4、......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下面,我们再把今天学习的这段三字经一起朗诵一遍吧。

5、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选自《列女传》。

6、孟子很自责,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儿了。

7、就连干子也一起一边笑着,一边打招呼说“早上好”,就好像是在说不要理睬无聊的朋友一样,然后就迅速地穿过那里,径直向学校走去。

8、一天,干子在上学的途中,就遇见了这个嘴损的同学。那时,像往常一样,干子正打着他那把大的遮阳伞,而就因此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

9、まことに、賢母こそ国の宝と申さねばなりますまい。

10、孟子的母亲也是如此,是一位贤母。

11、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12、“文言文”训练|(一百二十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3、孟子的母亲出身于名门,是一位知书达礼,聪明贤淑的女人,她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

14、点击赞赏给涛哥更大鼓励

15、刘向初以父荫任辇郎,后擢任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屡次上书言事,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曾两度下狱,被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

16、上期答案:出自《三字经》,原句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7、(注释)昔:从前。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其母为引导儿子学习,曾三次迁徙居处,最后在一所学校旁定居下来。择:选择。邻:邻居。处:相处、居处。子:即孟子。机:指织布机。杼:牵纱的梭子。窦燕山:五代后晋人,名禹钧。传说他教子有方,使五个儿子齐登科甲,有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得到人们的赞誉。

18、孟母看着他们玩着这样的游戏,心想孟子这是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这样整日扮演葬礼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将来一定没有好的影响。

19、“文言文”训练|(一百三十三)《蒲松龄著书》

20、这便是流传于世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在孟母如此这般培养下的孟子,长大后也一心想去外国求学。

四、孟母断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地学习,写字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乐。于是,他逃学了,常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你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他逃学了。妈妈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地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了。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有织完的布剪断了,说:“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我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学问家。

2、“嗯嗯,所以干子的皮肤很白”

3、孟母说完就后悔了,心想明明不是为自己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这不是教孩子说谎吗?

4、明け暮れる:朝暮,早晚;起早贪黑,埋头于;一天到晚

5、......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能力非常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和办丧事。孟母知道后,认为这个环境不好,于是决定搬家。

6、そのころ、わたくしは市村水香先生に就いて漢学を勉強してい、その御講義に、この話が出たので、いたく刺戟されて筆を執ったものであるが、これは「遊女亀遊」や「税所敦子孝養図」などと、一脈相通ずる、わたくしの教訓画として、今もって懐かしい作のひとつである。

7、西汉·刘向《列女传·卷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8、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撰的《列女传》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9、孟子出生的时候,由于穷困,一家人住在郊外较为偏僻的地方。离他家不远,有一大片墓地,平时经常有人抬棺材来埋葬,一路上吹吹打打,哭哭啼啼。每逢扫墓期间,前来祭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显得极为热闹。孩子总是好奇的,看到什么就想模仿什么。孟子住在这种环境里,经常看到一些送丧行列,以及提了祭品、烧纸磕头的扫墓人,他也经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起埋葬死人的游戏。

10、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的积习。孟母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11、另一个是明万历年间安徽歙县人汪道昆所编写的《列女传》,他是在西汉刘向《列女传》的基础上编写的明版本《列女传》,这部《列女传》共有十六卷,增加的部分主要以安徽汪姓女子居多。

12、“夫父虽贤,其子愚亦不为奇也;其母贤,则鲜有愚子矣。”

13、诚然,母亲是最适合做教育孩子的人,因此我不得不深切的感受到身为母亲责任的重大。

14、「その父賢にして、その子の愚なるものは稀しからず、その母賢にして、その子の愚なる者にいたりては、けだし古来稀なり」

15、孟子は、母からそう問われると、ちょっとまごついた。

16、孟子の母も、その例にもれず、すぐれた賢母であった。

17、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被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在孟母的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

18、「あのくらい蝙蝠傘が大きかったら日にやけないで好いいわね」

19、尊い:珍贵,宝贵,尊贵。

20、如此,是非同一般的煞费苦心。

五、孟母断织教子

1、孟母就说了,这不是你妻子无礼,是你自己无礼。进屋子前应当要敲敲门什么的,让人知道你要来,不要乘人不备。就算是夫妻,也要如此,所谓相敬如宾嘛。孟母就说,现在你进入到家里很隐私的地方,一声不吭地进入,还看到人家失礼的样子,这是你的不对了,是你失礼在先。

2、今こそ、この冷笑の種になった大きな蝙蝠傘が役にたつ時が来た。

3、除了布丁老师讲过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这两个故事,孟母还流传着另外两个故事。

4、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5、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寓意:

6、「孟母断機」の図を描いたのは、明治三十二年であった。

7、“文言文”训练|(一百二十七)六壬术士

8、所以古代讲究跪坐,就是我们帅帅的胡歌哥哥的坐姿啦,至今日本人还保持着这种坐法。

9、「はい、お母さま。やはり以前と同じところを学んでいますが、いくらやっても駄目なので、やめて帰りました」

10、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11、孟母这才一展愁眉,决定定居于此了。

12、この答えをきいた孟母は、いきなり傍の刃物をとりあげると、苦心の織物を途中で剪きってしまった。そして孟子を訓した。

13、孟母经常教育孟子做人要诚实。她注意在日常小事上培养孟子诚实的品德,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14、それから四五日してから学校の授業中、俄にわかに雨が降りだして、授業の終る頃には流れるように降ってきた。

15、黒船:日本幕府末期对欧美各国驶往日本的轮船的称呼。因船体涂以黑色而得名。

16、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尽管家里非常贫穷,孟母还是拿出一些钱,到杀猪的人家买了一些肉,带回家里做了给孟子吃。

17、做事应该认真,不应三心二意

18、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现代社会,身为母亲的我们也化作了一位位含辛茹苦的“孟母”,也许我们的方法比不上“孟母”有效,但是对孩子的期盼和爱是一样的,因为这份无私的爱,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

19、ある日、母恋しさに、孟子はひょっこりと母のもとへ帰って来たのである。

20、孟母含着泪说:“儿啊,你知道,我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