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翻译(100句)
一、李密字令伯
1、纪连海发现自己不停地说很累,得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也上台讲,自己坐到下面听。于是,每天五分钟,讲一个故事,全班都排上号,算到期末的成绩中。学生们都很高兴上历史课,努力准备故事。教了5年后,由于成绩突出,纪连海被调到自己的母校昌平二中带高中班。1996年,纪连海教出的成绩突破昌平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一下子扬名立万了。在昌平二中一教就是十年。纪连海调侃道:“我干了十年,把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都伺候退休之后,我挥一挥手,走了。什么都没带,就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北师大二附中。”
2、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3、⑥未拟题目扣2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4、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他还有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在祖母身旁侍候,夜里未曾脱衣休眠,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而忘记疲劳,还用师礼侍奉谯周,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5、C.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6、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伦之本,道德之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每个人的本分。而“孝”又与“笑”同音,一个行孝道的家庭,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必然会使他们的子女上行下效,将来也会孝敬父母,这样的家庭必然充满欢笑。
7、为了找到它们,研究人员从2000年开始,在南极的两个不同地点采集了冰雪样本。通过将冰雪融化并过滤融水,他们采集到3000多个微小陨石——直径为10微米或更大的来自空间的微粒。
8、与在南极收集彗星尘埃相比,在平流层收集彗星尘埃存在什么不足?(4分)
9、(先分述市场经济为“法治经济”与“德治经济”,再“统而言之”,接着分析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并分述两大基石之内容,最后谈中国市场经济现状,故为D项③⑤②⑥④①。)
10、(1)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分)
11、(⑥)(游夏)子游(言偃)与子夏(卜商)的并称。两人均为孔子学生,长与文学。
12、其实在最早期的时候,章、表、奏、议,或者还有疏,它们是有功能性的区别。但是后来就渐渐合流了。
13、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14、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15、D.在南极发现的彗星尘埃可能与太阳系的形成处于同一时期。
16、公元287年李密卒于保胜龙安,好友安东将军胡熊与皇甫士安主持葬仪。
17、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8、A.李密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自小体弱多病,其祖母刘氏照顾他长大。刘氏生病后,李密细心服侍,体贴备至。
19、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0、总之,在古代,家里人多势众就是硬道理。即使我们刚刚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很多城市里面的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偏远的乡村老是迷信要男孩。除了固有的一些传宗接代的这样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生存,非常根本的原因。
二、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翻译
1、请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作答,全选按前4题给分,每空1分,共8分)
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当过尚书郎,他是一个口才了得的人物,曾经多次担任过外交官出使东吴,在吴国君臣之间也是谈笑风生。
4、 (2)谨拜表以闻。 敬词。
5、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扩展资料: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6、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7、(2014年12月09日《中国科学报》)
8、全篇翻译是: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9、Bradley指出,研究人员现在在南极发现了更多的彗星尘埃微粒。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采集到2到4个数量级质量的尘埃微粒。”“我相信这样采集的微粒有可能促成研究范式的转换。”
10、李密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彭山)人.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母亲何氏改嫁了.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祖母刘氏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11、“令”的本义是发出命令。从命令之义,又引申指使。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能令君胜,进而引申指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郎中令”。“令”又表示美、善。如《世说新语·自新》:“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里的“令名”就是美名的意思。旧时为了表示尊敬,常在称呼之前贯以“令”字。如“令尊”、“令堂”。
12、李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13、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食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却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14、(3)见背:弃我而死去。
15、文中的一些词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直今还经常被引用。
16、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17、臣密今年四十有祖母今年九十有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8、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9、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20、D.李密在被晋武帝召见时赋诗一首,语含讥讽,都官从事上奏要求罢免李密官职。
三、李密传字令伯 字词
1、(13)(内转)地方官上调中央政府任职称“内转”。
2、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12)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14)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从南极冰雪中发现彗星尘埃有何科学意义?(4分)
4、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5、(11)(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6、关注并设为星标,每天分享一篇文言文
7、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8、(35)历职郎署:指曾在蜀汉官署中担任过郎官职务。
9、舅舅就是这个角色是非常具有特殊性质的,具有弹性很强的权力,所以在李密的母亲守寡三年之后,他的舅舅就让李密母亲改嫁了。这个事情的具体情况,会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只是要知道,李密从此变成了一个孤儿,那时候他才四岁,必须有一个成年人来照顾他。
10、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
11、(13)蓐(rù):通“褥”,垫子。
12、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
13、“陈情”就是:我要把相关的情况说给你听;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1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6、*B.李密年轻时曾在孙权属下为官,颇有才能,时人多称之。泰始初年,李密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他上书《陈情表》辞不赴命。
17、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18、(44)听:听许,同意。
19、(25)陨(yǔn)首:丧命。
20、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四、李密传字令伯
1、(4)舅夺母志:指由于舅父强行改变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
2、太康八年,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犹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李密知恩图报,孝敬祖母,历来都传为美谈,他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5、“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6、这就是真实的纪连海,睿智、幽默、风趣又有些质朴,惹人喜爱,也让人尊敬。
7、(⑤)(方)动>比拟;相比。
8、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9、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①李密是一个孝顺的人,祖母有病他日夜伺候,连饭菜和汤药都要尝过之后再让祖母吃;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李密不接受官职。②李密是个正直有才的好官,他讨厌奸佞的下属,他能正确分析齐桓公和安乐公用人的正误,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认识深刻。
10、李密几次出使吴国,吴大帝孙权问蜀汉兵马多少,回答道:“官用有余,人间自足。”后来吴大帝和群臣一起讨论道义问题,都说愿意做弟弟。李密说:“我愿意做兄长。”被问道为什么,李密说:“做哥哥的有更多时间侍奉父母。”吴国君臣都认为他说的对。
11、“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12、李密,字令伯。李密(224年-287年),又名虔,字令伯,三国蜀汉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虽从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学,师从于谯周门下,博览五经。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蜀亡后,李密曾以奉养祖母为由,谢绝晋邓艾之请,辞不出仕。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为竉络蜀汉旧臣,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以照料年迈祖母为由,作《陈情表》上书晋武帝,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得晋武帝恩许。后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13、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口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1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意思是:刚刚出生六个月(才半岁),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见背”就是背弃,在这里指去世。
15、主持这项研究的日本福冈九州大学陨石研究人员TakaakiNoguchi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脆弱的微粒不但能够在雪里,也可以在冰里被保存下来。”
16、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7、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18、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招降纳叛,急于稳定人心,他聘李密为主簿,李密力辞不受。邓艾集团的骄横已经让他胆寒。邓艾初入成都时是“蜀人称焉”,结果却是蜀人“有识者笑之”。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连下,郡县不断催促。当年李密祖母已96岁,风烛残年,他上表叙述自己无法应命的原因。这就是《陈情表》,475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19、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扶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
20、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
五、李密传字令伯注释
1、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2、《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3、(遗:留下;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B项“鬼斧神工”形容自然景物神奇巧妙或建筑、雕塑的技艺精巧,非人工所能为,此处对象不合。C项“高山仰止”中“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为仰望,“止”为句末语气词。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D项“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不合语境。)
4、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5、纪连海是第一位走进央视《百家讲坛》的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讲述诙谐幽默、鞭辟入里。他创造了这个栏目开播5年来无人超越的收视记录。
6、王伯当当初闹华灯时李密曾经救过他。王伯当认为世上只有李密对他器重。好汉不侍二主的思想。不要忘了王伯当外号叫勇三郎。
7、(16)太守:郡的地方长官。
8、指“更加,越发”。如上文中的“感恋弥至”。又如,成语“欲盖弥彰”。
9、C.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0、(33)矜育:怜惜抚育。
11、“传统文化”“诗词”“阅读”
12、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着在祖母身旁伺候,夜里未曾脱衣(休息)。(2)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14、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5、研究人员日前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16、接下来李密又写道:“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意思就是说自己家庭衰落,没有什么亲戚兄弟能够帮忙,自己非常地孤单,而他自己到了很晚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家里连一个小童仆也用不起,没有人能够照看家庭。“茕茕孑立”就是非常的孤单、孤独,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躯体互相安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表明了他和他祖母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接下来李密就写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到了今天,到了现在,我的祖母年事已高,而且常年卧病在床,我侍奉祖母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就点明了他和祖母的特殊的关系,点明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
17、文章叙述了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18、(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
19、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20、 夙遭闵凶。闵,通“悯”。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