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长歌行古诗朗读并讲解(100句)

2023-01-06 14:41:2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长歌行古诗朗读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其实这首诗在说一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通过自然界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到“万物生光辉”,再到“常恐秋节至,昆黄花叶衰”,再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的都是什么,以自然现象,比喻生命成长的道理。

3、“Hey,这里是有温度有爱心的山东学习群,群内每日阅读打卡、教育分享、试卷资料共享,相互陪伴,共同进步!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歌行(汉乐府诗)

5、春风吹向大地,万物复苏,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

6、拼音参考书籍:《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年7月版,拼音相关:焜:kūn,,德泽:dé zé,

7、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8、qīngqīngyuánzhōngkuí青青园中葵,

9、lǎodàtúshāngbēi老大徒伤悲。

10、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11、焜(kūn)黄(huáng)华(huá)叶(yè)衰(cuī)。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3、wànwùshēngguānghuī

14、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15、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

16、“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17、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1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shàozhuàngbùnǔlì

20、shǎozhuàngbùnǔlì少壮不努力,

二、长歌行古诗朗读并讲解

1、古诗《长歌行》的朗读节奏如下(用斜线标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采用赋、比、兴、互文、 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

5、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可入药。

6、源远流长的经典古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让我们跟随小小朗读者,一起翻开历史的画卷,于声音中品读那细腻情思吧!

7、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现在小小朗读者队伍中并制作视频,请观看《关于我们》的介绍。

8、《长歌行》朗读时停顿的方法如下:

9、“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10、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诵读:长歌行诗人:汉无名氏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青(qīng)青(qīng)园(yuán)中(zhōng)葵(kuí),

12、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13、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14、chángkǒngqiūjiézhì

15、如果你不需要观看文字,请直接下拉至文章末尾观看视频。

16、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诵读:长歌行诗人:汉无名氏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18、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19、yáng chūn bù dé zé

20、“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采,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三、长歌行古诗朗读儿童

1、李白成功地塑造这天才者遭受厄运的心象,还借助于他熔铸古诗的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运用得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成为一个完整艺术表现体系,只见诗境美,而不见技法。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真美。

2、《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3、其实都说的是时间的流逝,最后才提出“少壮”和“老大”的对比嘛,这种说理就是水到渠成。所以这首诗有两个重要的地方,除了它的主题之外,一个就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强烈的时间观念。

4、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5、kūnhuánghuāyèshuāi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一生之计呢?当然在于青春啊!所以惜时、努力,才是这首诗催人奋起的,给人警策的最关键之处。

7、阳(yáng)春(chūn)布(bù)德(dé)泽(zé),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9、shàozhuàngbùnǔli,lǎodàtúshāngbēi。

10、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11、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12、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

13、(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14、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15、作者在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后,想到了人从年少到年老的过程,就像河流从东入海,却不再复返,年龄和岁月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能够在年少时就懂得珍惜时光,努力奋进,不要等到年老才来后悔,却不能改变什么了。

16、héshífùxīguī

17、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18、③朝露:清晨的露水。晞:晒干。

19、héshífùxīguī何时复西归?

20、朝(zhāo)露(lù)待(dài)日(rì)晞(xī)。

四、长歌行古诗朗读带拼音

1、青qīng青yuán园zhōng中kuí葵,

2、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3、所以万物呢,就充满生机和光泽,这两联,其实说的是生命的唯美状态。青春好年华嘛,什么时间,什么年龄,是生命的唯美状态呀?当然是青春,当然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如朝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玲珑剔透。

4、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5、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6、简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7、你好江雪柳宗元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使至塞上唐王维渡荆门送别唐李白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长歌行汉乐府野望唐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黄鹤楼唐崔颢送友人唐李白秋词唐刘禹锡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浣溪沙北宋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望岳唐杜甫春望唐杜甫

8、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9、shào少zhuàng壮bù不nǔ努lì力,

1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是官府的一个专职收集民间歌谣歌辞的附属机构,是从汉武帝时起。延传至今,歌词流传下来。所以称为“汉乐府”。“汉乐府”主要收集的是两汉时期的民间歌谣,现存的五十六首汉乐府民歌,多数是五言体的,作者大都是民间歌手,无详细姓名记载。

11、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

12、shǎozhuàngbùnǔlì,lǎodàtúshāngbēi。

1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4、yángchūnbùdézé阳春布德泽,

1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6、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17、学习成绩优异,热情开朗的他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18、桃李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春天,但谁又能赊欠时光?

19、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2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五、长歌行古诗朗读拼音版

1、汉乐府《长歌行》原文:qīngqīngyuánzhōngkuí青青园中葵,zhāolùdàirìxī朝露待日晞。yángchūnbùdézé阳春布德泽,wànwùshēngguānghuī万物生光辉。chángkǒngqiūjiézhì常恐秋节至,kūnhuánghuāyèshuāi焜黄华叶衰。bǎichuāndōngdàohǎi百川东到海,héshífùxīguī何时复西归?shàozhuàngbùnǔlì少壮不努力,lǎodàtúshāngbēi老大徒伤悲。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如果都被晒干了,“万物生光辉”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从“青青园中葵”菜叶上面的甘露,在阳光照射下的,那种生命的唯美状态,推而广之,就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翻译过来就是,温暖的春天的阳光,向万物散布着生命的恩泽。

3、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4、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6、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

7、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8、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体会曾经灿烂辉煌,但却总也掩饰不住他们的脆弱与落寞,时光易老,韶华难再。时间是永恒的,可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把握住了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人生才是完整的精彩的。

9、lǎo老dà大tú徒shāng伤bēi悲。

10、“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与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孩子通过朗诵爱上阅读,爱上祖国文化,做一个拥有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贵精神品质的人。

11、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擦肩而过。

12、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13、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14、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15、百(bǎi)川(chuān)东(dōng)到(dào)海(hǎi),

16、⑥焜黄: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衰:衰败,凋零。为了押韵,可读作“cuī”。

17、zhāo lù dài rì xī

18、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19、更多学习资料电子课本|课本跟读|学习资料

20、诗的主旨在结尾两句,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