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100句)

2023-01-06 13:53:5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中秋节赏月

1、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寄情。

2、那么今年中秋的月亮“给力”吗?

3、赏月就是看月亮,为什么赏月呢?因为传说嫦娥偷吃了仙丹成为神仙,就住在月亮上面。所以有的人赏月可能是为了看嫦娥,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赏月可能是因为思念故乡和亲人。这种情绪在古代的诗歌词曲中非常常见,比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4、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5、终于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奶奶就高兴拉着我的手着对我问长问短,我也有好多的话要对奶奶说。我还进厨房帮着奶奶一起择菜,做饭。奶奶直夸我:“这一次来真的长大了,知道帮我干活了,二年级的小学生就是不一样了!”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6、是不是已经激动得搓手手了?

7、(宝坻,宁河后半夜雾)

8、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一个民族在这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展览一种韵味独特的魅力。

9、为什么说赏月就是代表思念故乡和亲人呢?

10、每年的农历八月是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11、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2、今天真是个美好的中秋节!

13、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汇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14、在10月2日凌晨5时5分

15、吃过饭,我和弟弟又去玩蹦蹦床,到5点的时候,舅舅又去接我了。他接我的时候,说你想要什么呢,我说我早就看上了一个玩具,可妈妈不让我买,舅舅就说,我给你买,只要你听话,还要好好学习。我说我一定好好学习。

16、好了,天文方面我们说完了

17、是全年中月球距离地球第二远的一刻

18、团圆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写道,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寄托情怀苏轼《水调歌头》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光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19、今年的中秋节我们过的又开心又热闹。来我们家的客人有:小姑、哥哥、爷爷、奶奶。我们一家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晚餐让亲人们和我们一起度过这温馨的时光。吃完了晚餐爷爷、奶奶为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的故事。

20、说到中秋节,我们就会联想到中秋要赏月。尝月饼等风俗,可是今天的月亮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即使我们跑到楼顶上,也看不到今天的圆月。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烟花的。

二、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

1、从目前的预报来看,进入10月,1日天空云量较多,可能出现降雨天气,2日开始受冷空气影响晴天回归,天晴气爽。不过气温反弹无力,最高气温在20℃左右,最低气温13℃左右,再加上北风助力,凉意十足。所以外出赏月还需注意添衣,谨防着凉。

2、说了这么多,中秋节是不是很有意思?

3、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4、这真是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呀!

5、上午,我刚写我完作业,舅舅就打来电话说,中午不让我们做饭了,让我们出去吃。我说,太好了,我可以吃好吃的了。

6、据说,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拿剑射掉了九个,天上的神仙奖励给他一瓶仙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后羿把它交给妻子嫦娥保管,等着哪天两人一起吃。有一天,后羿出去了,一个叫冯蒙的坏人来偷仙药,嫦娥为了不让他偷去,把药一下子吞到了肚子里,随后,嫦娥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飞到了月球上。

7、中秋节赏月的意义:就是意味着每个人都盼望全家团圆。有的人们为了事业或者某种原因在外奔波劳累,就想和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们于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8、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9、月光如水,心静若树。在这合家欢乐的日子里,方惟感幸福生活才是生命红尘之中不老的绿树枝繁。近中秋,思千古,凡人自有平常心。足亦,乐哉!

10、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

11、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

12、民间传统中秋节赏月亮自古就有,每年的农历的八月月亮圆满,家人们欢聚一堂,谈天说地、赏月亮,汇聚着浓浓的亲情和团聚的氛围。最早关于中秋节赏月可以追溯到唐朝,《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

13、“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

14、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季中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属于秋季的正中,古文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古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缺乏科学的了解,便将“月缺月圆”作为“悲欢离合”的象征。由此幻想到月宫里,一定有什么神仙关怀他们,保佑他们;同时,也由于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常将自己美好的理想寄托于天上月亮中的月神,以求其降赐幸福,这就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广寒宫玉蟾”以及“唐明皇游月宫”等传说故事。所以,在民间就逐渐地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仪式和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习惯。中秋节从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15、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着丰富的晚餐餐桌上总少不了又大又圆的月饼。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16、中秋节又称月节。最早来自月亮崇拜——远古时期,白天靠阳光,夜晚靠月光,人类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圆,很敬畏,自然产生了月亮崇拜。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周朝就有拜月仪式,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减淡,欣赏的态度逐步加强。八月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圆又亮;加上正是秋收季节,五谷丰登,瓜果满枝满架,这是一年辛劳的回报,是来年生计的凭靠。所以,中秋时节,人的心情最好。到唐代,中秋节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赏月也成为一种习俗。这是中国人调整身心的一种好方式,也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表现。

17、《新唐书·卷十五志第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18、但想想4天后就要到来的

19、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中秋之夜,举杯团圆,叶已纷飞情义绵延。思乡的人儿匆忙在远方,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泪已潮湿在他乡,枕边漏进来的斑斑银色的光芒,静静伴随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三、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1、秋季,气候变凉,空气中遍及缺少水气,食养以防燥滋阴,养肾润肺为主。在饮食上,应以少数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合作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物。至于白叟,还能够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2、工具/原料:华为Mate20Pro,MIUI0.0,烟雨江湖0.132在活动期间前往洛阳场景的王家找到家丁进行对话,选择(中秋安康)选项,这样家丁就会讲述王家老爷邀请玩家中秋赏月的事项。在子时的时候前往王家,找到王老爷子进行对话后就能开始赏月了。在赏月期间可以饮酒吃食,每次饮酒可以获得10点酒艺,每次吃食可以增加10点体力。吃饱喝足后找王老爷子敬酒,继续对话后就能完成中秋赏月的任务了,同时会获得月饼礼盒、元宝等奖励。

3、“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旧历秋天的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作“十五夜”,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中秋时期,通常也是收获的季节。

4、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

5、农历八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6、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

7、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8、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我们真的做过赏月的事情,那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晚饭了分几块月饼,瓜子和其他零食,我们搬着小板凳就上楼顶了。在父母的身边,我们听了嫦娥和后羿的故事,我们知道月亮里有个宫殿,我们还知道有个在月宫里坎桂树的吴刚,还有陪伴嫦娥的兔子。

9、秋天的气候枯燥,简单感到口干舌燥,肌肤水分也易丢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弥补,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生果,防止剧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下降血栓构成的几率,进而防止心血管疾病。

10、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11、旧历秋天的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作“十五夜”,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

12、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13、推荐赏月森林公园茶山竹海森林公园观音峡森林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

14、这就是有趣的中秋,一个让人期盼不已的节日。

15、妈妈又端来月饼和桂花茶让我们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的月饼,喝着香喷喷的桂花茶,观赏圆圆的明月,快快乐乐过中秋。

16、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听外婆说,中秋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茶酒飘香,月全人圆,老少欢聚,亲情无限。就连居住在宝岛台湾的人们,也要渡海回到大陆寻根访祖。

18、“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旧历秋天的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作“十五夜”,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

19、恰值农历八月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历史中,上古时代,在山东潍坊地区的确存在“嫦娥”一人,她嫁归当时首领。

20、中秋节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节日。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在其代表作中都有咏月诗,宋明清时期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为广泛。也指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看满月。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盛极一时于唐宋。

四、中秋节赏月的由来

1、玩兔儿爷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关于兔儿爷,《燕京岁时记》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2、月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

3、春华秋实,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古人认为收获是风调雨顺上天恩赐的结果,大丰收之后,就会祭拜天地,以示感恩之心。古时祭祀月亮神,以庆祝中秋节,慢慢成为习俗。中秋节这天,月亮通常圆满。由此也衍生了赏月的风俗。

4、我和妈妈要在盖好的新房子上赏月,我们搬来了摇摇椅,拿来了葡萄酒,就一起上去赏月了。

5、中秋之夜,举杯团圆,叶已纷飞情义绵延。思乡的人儿匆忙在远方,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泪已潮湿在他乡,枕边漏进来的斑斑银色的光芒,静静伴随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6、每逢中秋,家家户户都是充满喜庆、热热闹闹的。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天的晚上,月亮格外漂亮。漆黑的夜里,圆润的月亮就像一个大银盘,静静地悬挂在天空中,让人觉得温暖。院子里,人们品味着月饼,一起赏着月亮,谈论着各种事情,这样的画面让人不想打破。

7、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历史中,上古时代,在山东潍坊地区的确存在“嫦娥”一人,她嫁归当时首领

8、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节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节日之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

9、白天到夜间:小雨转多云

10、赏月是依据“旧历”进行的仪式,而“旧历”根据月亮的满亏赢缺来决定日历,与现代的日历大不相同,赏月的日子也随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

11、中秋节又叫团圆节,风俗有:赏月、吃月饼、观海潮。

12、人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情怀,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情。

13、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影响

14、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15、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从当代社会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传说,吴刚喜欢仙道不愿学习。玉皇大帝很生气,就让吴刚到月宫来,并且说:“如果你能砍断这棵桂树,你就会获得仙术。”于是吴刚就开始砍树,吴刚每砍一刀,树的伤口就会愈合,所以,吴刚天天都在砍树。现在,我们从月亮上就能看见吴刚砍树的身影。

17、每次一到了中秋节,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人们一家子围坐在一起。赏月喝茶吃月饼已经变成了一件非常常见的习俗了。此外,中秋拜月活动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

18、所以赏月最好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月亮底下聊聊家常理短,对于不能回来的家人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

19、今年中秋月最圆时刻出现

20、而当时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从历代赏月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神话话的痕迹,桂树、白兔、嫦娥是常见的意象。扩展资料: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五、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四字词语

1、中秋赏月,选对地方很重要。俗话说“登高望远”,有条件的可以去附近的山上,或是地势较高的建筑等,都是赏月的好去处。寻一处避开城镇灯光之处,静候“皓月顶空照”美景出现。如果想看水中映月的景象,可选择靠近河、湖、海的地方赏月,一轮圆月升至空中,水中月和天上月相映成趣,亲眼目睹“海上生明月”的壮观,也是别有一番意境。

2、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望着皎洁的明月,不由地感叹。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赏月是依据“旧历”进行的仪式,而“旧历”根据月亮的满亏赢缺来决定日历,与现代的日历大不相同,赏月的日子也随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4、晚上我们合家吃过月饼后,一起坐在楼顶上欣赏着烟花。那烟花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火山爆发般向外喷出,一会儿像一朵花一样顿时绽放开来,真是美丽极了。我们正看得开心时,突然响声没了,过了几秒钟烟花更是隆重,红的。黄的。绿的,颜色五彩缤纷,真是一顿丰盛的“中秋晚餐”啊!

5、但由于届时月球接近远地点

6、关于中秋的故事有:玉兔捣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我喜欢的是吴刚伐桂的故事。

7、赏月其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写照,当年人们通讯不发达,有情人将思念寄托于月亮。而现在赏月也变成了一种高雅的行为,也许对自然有理解的人,会在月亮里寻找到不同的答案。祝大家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8、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

9、中秋时期,通常也是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古人认为收获是风调雨顺上天恩赐的结果,大丰收之后,就会祭拜天地,以示感恩之心。古时祭祀月亮神,以庆祝中秋节,慢慢成为习俗。中秋节这天,月亮通常圆满。由此也衍生了赏月的风俗。

10、去公园好,又安静,视野又大。希望对您有用,亲,若对您有用,请帮我点击下方“好评”,谢谢!

11、中秋赏月的寓意,是在中秋晚上,月亮非常圆的时候,大家都出来坐在庭院,庭中吃着月饼,吃着水果,欣赏的月亮,大家都围在一起,畅所欲言,中秋赏月是人们在夜晚出来坐在院子当中,吃着水果,赏月天上的月亮,每当每年八月十五中秋月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夜晚吃上月饼和水果赏月,它的寓意就是蔚来年有个好兆头,风调雨顺

12、与唐代不同,宋代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13、中秋赏月,注意防寒保暖

14、我们还一起聊天,并吟诵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我和妈妈、爸爸走到楼上,刚到了上面——哇!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月光如牛奶一样洁白,把这个充满漆黑的夜晚照得如白天一样。

16、我们常常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指着月亮告诉妈妈,里面的阴影想不想桂树,像不像嫦娥。父母都会亲切的附和我们,我觉得那时候的童年是最美好的。

17、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

18、吃过晚饭,我就开始组装我的玩具,虽然到现在我还没拼好,但我相信我自己,我不让大人帮忙,我一定要自己解决。这也就像我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一定要克服困难。

19、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季中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属于秋季的正中,古文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古时候,由于人们对宇宙缺乏科学的了解,便将“月缺月圆”作为“悲欢离合”的象征。由此幻想到月宫里,一定有什么神仙关怀他们,保佑他们;同时,也由于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常将自己美好的理想寄托于天上月亮中的月神,以求其降赐幸福,这就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广寒宫玉蟾”以及“唐明皇游月宫”等传说故事。所以,在民间就逐渐地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仪式和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习惯。中秋节从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0、历史中,上古时代,在山东潍坊地区的确存在“嫦娥”一人,她嫁归当时首领——寒促,史学家称这一事件相当于“奔寒、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