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张溥传翻译及注释(100句)
一、明史张溥传
1、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生活中手不释卷,暮年出门旅行,也不忘用骡马驮书伴行。行至边塞关隘就招呼守关老兵到路边酒店,对坐痛饮,咨询当地风土,考察地理形势。顾炎武骑在马上,还全神贯注地背书,由于思想专途遇老友打招呼,他竟忘记姓名,甚至信马由缰,跌进崖谷。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无论何等出身,均可经过考试授官。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的渠道,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读书热情,尤其那些家境贫寒者,更是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争取入仕,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实现人生价值。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5、(答案)世事多变,要珍惜时间。
6、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古人说:“天下之福,莫大无敌;天下之祸,莫大无知。”说的就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关于读书学习的典故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7、搜索。如:大索天下(《汉书·张良传》);举国大索(《汉书·韩安国传》)。
8、(答案)因为他常将所读之书抄了又烧,烧了又抄,如此反复六七次。
9、积累与运用(18分)
10、②、调查读书现状(2分)
11、A.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12、A.“兵家”本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13、◎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14、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
15、《学习报》天涯共读
16、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17、(2)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18、内页包含阅读清单和每日/每月阅读页,目标与计划安排详细,养成自律阅读好习惯。
19、A.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极大兴趣。
20、(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二、明史张溥传翻译及注释
1、《学习报》天涯共读,陪伴!
2、设计简约大方,可循环使用的皮质书衣加可拆卸的内芯,环保的同时又方便携带。
3、《明史》,清张廷玉撰。书凡《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五十三卷;《列传》百二百二十卷;目录四卷:总凡三百三十六卷。全书最为完善,盖据王鸿绪《明史稿》,即万季野所编也。其《艺文志》但载明人著述;其例始于宋孝王《关中风俗传》。又立有阉党、流贼、土司三传。故有明一代之正史有事实正确之称。
4、C.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5、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6、规格:148*210mm(A5)
7、(1)秋风萧瑟(2)枯藤老树昏鸦(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空中撒盐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5知己恩高似天
8、《西游记》、《三国演义》、《繁星春水》、《骆驼祥子》、《名人传》、《格列佛游记》
9、《鄂王墓》王旗不卷不偏安,一掬湖光吸可汗。今日吊忠忠欲起,谁知同墓几汍澜。
10、所谓三冬,指的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三个月。
11、1.下列各句中红字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12、人不知而不yùn〖〗;
13、②、班级开展名为“爱心城”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列图书中任选一部,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上“推荐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4分)
14、B.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制里就曾认为,东方的科学,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
15、张溥故居,位于江苏太仓市城厢镇西门街8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可惜正门和后院都荒废已久,只剩下三进组合式的通转走马楼房屋。整个建筑斗拱齐全,手艺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围廊厢房,几似迷宫,是一座典型完整的明代建筑。内设县博物馆与唐文治、俞庆棠事迹的陈列室。还设有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人馆和“四王”纪念馆等。
16、112张米白色护眼内页纸张,流畅书写又有充足的的空间摘抄读书笔记。
17、规格:143*205mm(A5)、105*148mm(A6)
18、没错,在古代,经济条件较好的读书人御寒的方式很有情调,但对于众多贫苦的读书人来说,上面的条件是不敢奢想的。
19、◎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20、——乔兆军《光明日报》2014年01月08日12版
三、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1、(3)《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2、㈥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3、◎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4、(答案)孔子及其弟子;20;儒。丘;仲尼;春秋;思想;政治;教育。
5、每日摘抄||疫情之下,我们不上,谁上
6、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变得疑惑。
7、《学习报》天涯共读计划打卡中!
8、㈣划分句子节奏并朗读,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9、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是因为他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勤奋!不光要读,更重要的是要多写。
10、B(解析)左迁:降低官职调动。左迁,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是升官的意思。汉右尊左卑,故将升官称为右迁。
11、“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3、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14、◎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词语对象:女子。
15、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16、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界。上课也变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
17、《学习报》天涯共读计划,坚持!
18、为弄清问题原因,姜主任分别找到测评成绩好和成绩差的职工交流,寻找解决的答案。通过了解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姜主任得知,现场培训结束后,成绩优秀的职工回到休息室,立即整理所学知识点,工工整整的记录到笔记本上,空闲时进行翻阅复习。而成绩不好的职工,在培训结束后,总是认为自己脑子聪明,觉得存在脑子里最安全、最保险,但往往“书到用时方恨少”。
19、用声音,连接万千心灵|征集朗读声音
20、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名彻都下。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四、明史张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2、◎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3、这两联诗都采用了反语的手法(正话反说的写法)。本诗的颈联字面上说,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请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委婉含蓄。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不平愤懑之气,本诗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头上。而“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揭示了政治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注释)钞:通“抄”,抄写皲(jūn):冻裂沃:泡浸汤:热水名:命名斋:指书房征索:索取毫:毛笔以故:因为这个原因名:名气本课重点实词:索
6、文言文阅读(15分)
7、(答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9、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10、明人陈继儒有言:“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是享世间清福者也。”
11、(乙)名著阅读(5分)
12、紧张而平静,我隔离在书店的5天4夜|书店店员疫情日记③
13、张岱为什么这样来评价曹学佺等四人呢?莫真宝在《张溥文学思想研究》一文中认为:“张岱诗文受竟陵派影响至深,是明末清初性灵小品文的代表作家,他站在竟陵派文学思想的立场批评张溥等人虽编著甚富,不过像厨师调剂五味供宾主享用一样,批评张溥等人的诗文‘块而不灵’,即缺乏自我性灵的发舒,自不足怪。”
14、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15、C.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16、孔子认为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正确对待呢?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7、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18、花20元购门票入内,第一进即是正厅孝友堂,牌匾下面挂着六条挂画,乃嘉靖王凤洲所书《岳阳楼记》,如此陈设颇为少见。
19、三种形式的便签,轻松划分重点内容或批注,快捷划分模板。兼顾阅读的仪式感和便利性,帮助读者们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20、顾文炜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孟郊说“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了这些诗句,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点儿寒冷对于古代贫苦读书人的困扰,但实际上,严寒对贫苦读书人的折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五、明史张溥传文言文
1、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这一联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
2、寻求;探索。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代沿用。
4、lìnsè()翻来fù()去斑máo()
5、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6、光明日报·阅读公社工作室
7、◎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
8、第三进院落的正厅有一大型实景雕塑,有点像售楼处的沙盘,名字叫虎丘大会,表现的是崇祯六年复社在苏州虎丘举行的盛况空前的大聚会,这场聚会“声震朝野”,给张溥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同时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沙盘有三四十平米大小,上面有几百个小泥人在做各自的讨论状,虎丘塔和天空则是在后部矗立着大画板,这种假实景与照片相结合的复合手段倒是个不错的创意。若是开发商看到了,肯定会应用在售楼处,因为效果比仅仅是沙盘更有震撼力。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诗家有言:“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需骨上来”。“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至此,东方朔“三冬文史足用”便成为了一个典故。
11、第二进正厅有张溥投师徐光启的雕像,仍是穿衣戴帽仿真人状,说明牌写着崇祯四年30岁的张溥还向徐光启学习了泰西历法,到而立之年张溥还能去从头学习西学,这让我很是佩服,我自己学习英语几学几辍,到现在门径都没摸到。
12、《学习报》天涯共读计划,打卡中
13、产品材质:PU皮质书衣+100g内页纸
14、清朝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四年(1739年)由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撰成。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有目录4卷。该书取材于《明实录》、《大明会典》、档册、邸报,以及文集、奏议、稗史、方志、传记等有关著述和材料。体例严谨,叙事清晰,编排得当,文字简明,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15、《明史.张溥传》记录了《张溥嗜学》的故事:
16、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17、(2)为人谋而不忠乎()
18、(答案)孙敬头悬梁、匡衡凿壁偷光。
19、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20、每日摘抄||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为众人抱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