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中谁做过宰相(100句)
一、诗人中谁当过宰相
1、专业粤语配音员、电台节目主持人。
2、李白在长安干了两年翰林待诏,744年被赐金放还,他与杜甫、高适所谓的"寻仙之旅"后,李白留在了山东任城。745年,李白与当地一名妇人结婚了,这是他第三次结婚。李白这次婚姻幸也不幸,让李白高兴的是,这个妻子非常贤惠能干。李白用赐金放还的余钱在当地置办了一些田产,都被她其打理的井井有条,还给李白生了个儿子。
3、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
4、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改革科举制度;
5、仔细喝干净最后一口粥,李绅就想起了从前写的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这首诗之前,他还写过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那时真年轻啊!也真大胆啊!“锄禾”那首说的是庄稼人的辛苦,有劝人珍惜劳动珍惜粮食的意思;“春种”那首就大胆了,明明写的是粮食丰收,四海良田,农夫却还会饿死,这不是在批评朝政了么!当时就有个心怀鬼胎的官员,把这两首诗偷偷地密奏给了皇帝,一心希望皇帝给自己治个诋毁妄议之类的罪名给点惩处。可是,那位皇帝还真有胸怀,连连称赞,说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李绅的诗是提醒高居庙堂之人不要忘记民生疾苦,写得好,写得好。
6、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7、从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李白有多郁闷。742年唐玄宗召李白入京,李白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8、这组诗以“托物言志”的形式,既感慨自己的境遇,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情操。
9、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10、不过总的来说,孟浩然虽然一辈子没当上官,但心态确实不错。
11、襄阳正好是在荆州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孟浩然就进入了张九龄的智囊团,《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也是这个时候写的,希望有朝一日张九龄再次被重用,顺便拉自己一把。
12、“岭南第一人”诗人贤相张九龄
13、唐代的文人和诗人里面,通过校书郎这个职位,后来逐步晋升成宰相的,一共有35位,其中就包括大诗人的张九龄和元稹。而柳宗元,白居易和杜牧,也都当过校书郎,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这个职位是很完美的。但是,这毕竟是个闲职,将来想要晋升,你需要一些实际工作的历练,下面咱们介绍两种主要情况:第一种,最优的情况,提拔成拾遗。拾遗是个八品官,虽然官也不大,但是非常重要,他是负责给皇帝提意见的,皇帝有啥做的不对的,你都可以指出来,大臣们有啥做的不对的,你也可以骂。所以啊,这个官职,离皇帝非常近,就在皇帝跟前,干得好了,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你发现没有,这个职位的功能,其实是个雷区,搞不好就要得罪人。
14、下面老街分别介绍几位前蜀宰相韦庄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和温庭筠并称温韦。
15、《唐诗里藏着故事②》与此前的第一本,大致是一个递进关系。这本书从故事的角度走近十二位唐代名家,通过五十个唐诗故事,让孩子身临其境了解唐代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政治生态,更好地理解诗人,再也不用为背唐诗发愁。
16、而张九龄写这首《望月怀远》地点是在湖北荆州。
17、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18、晏殊,七岁就能写文章,以神童被推荐给朝廷,和千余进士一起参加殿试,“援笔立成”,被赐同进士出身。复试时因考试题目自己之前做过,他就诚恳地请求更换题目——“请试他题。”考完试之后,他得到了皇帝多次夸奖。于是提拔他担任了秘书省正字。在秘阁读书期间,皇帝多次让直史馆陈彭年暗地考察平时和晏殊一起交游的都是什么人。得知是些正派人之后,皇帝多次表示赞赏——这些都说明晏殊为人聪明且诚实。
19、在张九龄之前,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20、白云生灭依岩岫,青桂荣枯托薜萝。惟有此身长是客,又驱旌旆寄烟波。
二、诗人中谁做过宰相
1、望中白鹤怜归翼,行处青苔恨昔游。
2、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3、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孤鸿海上来”这一首。
4、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唐玄宗却认为张九龄是小题大做,居然把安禄山无罪释放了!
5、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
6、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7、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势力代表。
8、李绅更不会想到,在21世纪初的中国的许多主流媒体上,竟然大肆传播一条信息:李绅是一个荒淫奢侈的高官,他爱吃鸡舌,每天居然宰杀二三百只鸡。甚至有副部级高官在主流媒体撰文,分析为何李绅会从悯农诗人堕落成为奢侈官员,借以警告当代官员不要当贪官。
9、穰苴在齐国杀了国君的宠臣,孙武在吴国杀了国君的爱妃,都是为了严明军纪。
10、中唐诗人张祜还写了一首诗,把孟浩然定位为襄阳的“形象大使”——
11、不过,虽然都说到了“海”,但两个“海”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12、李白一生,娶妻四任。他当过上门女婿,娶过宰相的孙女,也娶过普通农妇。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也被妻子嫌弃过没出息。关于李白妻子的信息,从《李翰林集序》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那《李翰林集序》可不可靠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李翰林集序》的作者魏颢(又名魏万)与李白可以说是忘年之交,对李白的事情非常熟悉。
1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4、每到中秋节,大家就会想起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5、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16、然而,因为自己的原因睡不着,反而埋怨夜晚太长,是不是就有点不讲理了?
17、“南山”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位于襄阳东南方向的鹿门山,这座山可是很有来历的。
18、李绅不会想到的是,一年之后(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被他判决处死的吴湘的堂兄向朝廷起诉,说吴湘之死是李绅为讨好当时宰相李德裕而罗织的冤案。
1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0、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三、哪一位诗人当过宰相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哈哈哈……容我先大笑三声,再来澄清这个谣言。
3、对他的评定结果,大家都评价很高,认为非常公平公正。
4、更何况,安禄山这个家伙还“面有逆相”,天生一张要造反的脸。
5、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著名政治家。
6、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7、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因为正是在罢免张九龄之后,唐玄宗从早年励精图治的“明君”,变成了贪图享受的“昏君”。
8、甚至直到今天,“风度”仍然是和张九龄紧密相关的一个标签。
9、他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人穿越空间和时间,念念不忘。
10、作为诗人,他诗风清淡,一扫当时绮靡之风,贡献也尤为突出。
11、李绅死后归葬无锡,墓地传说大约在城东长大夏一带。而据清雍正朝《浙江通志》第十二册卷二百三十七“陵墓”一目,湖州乌程县的名人陵墓中,有一座唐丞相李绅墓。
12、王安石的政治对手司马光不仅仅会砸缸,同样也能填几首小词
13、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犹有余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希望能为世所用的急切心情的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诗,是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转化来的。它的本意是说,与其站在河边空叫“好鱼!好鱼!”不如回家去编织捕鱼的网。在这里,诗人联系自己的心情,给这句古话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张丞相比为“垂钓者”,而自己却在“坐观”,不能去捕鱼,只有感慨而已。意思就是说:您张丞相在执掌国政,我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呢?但我这个闲居的隐士又不能够替您效力,无奈,我只能空向您表示一番羡慕之情罢了。这意思虽然很委婉,但却是明白的:希求张丞相引荐,为他找一条出路。
15、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哲)、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德宗李适、文宗李昂、宣宗李忱、懿宗李凗、昭宗李晔,这十二位应该算是最高官位了:皇帝。再下来就是张九龄吧:宰相;高适也不错:将军;王维是尚书右丞。
16、几个月之后,他也追随皇帝去了。临走之前,李绅消瘦的脸上浮出了微笑,吐出最后一口气,仿佛被一匹白马驮着,向远处那个背影而去,而那个背影,分明就是他的武宗皇帝。
17、当多类似宰相的职位的多。李坤,王安石宋庠,宋祁,范仲淹,晏殊,之类,要说仕途很顺的貌似没有唉,这种岗位没有善终的,不是被贬就是遭弹劾或者下狱。可惜郭子仪不是诗人。
18、张九龄是岭南人。所谓“岭南”,就是五岭之南,在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
19、李德裕在唐玄宗的那个时代做了六年宰相,在六年期间,他抵制外面敌人的入侵,清除朝廷内部的不安分子。他大力修改吏治,压制宦官。他扭转了唐朝当时的局面,使唐朝恢复到了战乱之前的昌盛。他的行为被大家所称赞。
20、都说李白的一生官场不如意,其实李白的婚姻也是如此。一生漂泊的李白,走遍了大唐的美好河山,而他与他的妻子,总是聚少离多。都说最幸福的事,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从这方面来说,李白真的是很不幸福。
四、哪位诗人当过宰相
1、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大庾岭新路的开通,对岭南的改变是巨大的。
3、眼前的扬州就如一首诗、一幅画,他觉得内心有文思冲动,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反反复复的吟诵,却终组不成诗句,轻叹一声:唉,诗思莫非也随着岁月老去了!
4、张洪量。张洪量,台湾歌手,出道前曾做过三年的牙医,代表作品有《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广岛之恋》。
5、唐代人,肯定不懂得什么供氧量,但是没关系,又不影响大家理解“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心情。
6、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宰相)。王安石提出变法方针,得到宋神宗的支持。
7、孟浩然的心态实在不错,当不了官,他就回到襄阳,继续做个普通老百姓。
8、“孟简”也是襄阳人,在中唐时期做过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但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如孟浩然。
9、渐渐,河道开阔起来,轻船已经出了扬州城北,手下报告李绅,再往北去就要到达隋炀帝墓了。李绅脸上浮出了悲悯之色,白居易《隋堤柳》中的诗句跳上唇间:“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那位努力经营江南,爱上扬州不肯北归的皇帝,悲催地死在自己的亲卫骁果手中。大唐高祖皇帝是隋炀帝表兄,承继天命一统天下之后,将前朝皇帝表弟杨广安葬于此地,规制仄逼且简陋,所以才有白居易“土坟数尺”之说……李绅下令返回,倘若继续前行,目睹隋炀帝墓荒芜在一片春光之间,他真不知自己衰老的心脏会出现什么反应?
10、......前言宰相都是读书人,会作诗填词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南唐的冯延巳、蜀的韦庄、北宋的寇准、晏殊、 王安石、司马光 、李纲、周必大、吴潜、文天祥等人都有都有不错的词流传于世。
11、于是孟浩然从床底爬出来,正式参见玄宗。
12、所以张九龄所描写的,很有可能就是荆州境内的一段长江,由于江面广阔一望无际,古人说它是“海”也完全没问题。
13、前面我们讲了,张九龄对开发岭南地区居功至伟,所以被称为“自古南天第一人”。
14、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再次拜相。
15、他举止优雅,富有胆识和远见,直言敢谏,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16、所有内容全部由北京日报出版社整理制作
17、他没能培养出"名人"后代,却有无数的中国名诗人,都受其影响。可以说,他培养出了无数的名诗人。李白以不仅是他"李家"的李白,更是全中华儿女心中的诗仙,他是所有中华儿女的诗启蒙导师。谁又不是念着"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大的呢?
18、唐代的官制有个特点,宰相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同时由好几个人担任,称为“群相”。
19、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5 、李纲
20、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五、哪个诗人做过宰相
1、有几个宰相的组合被传为佳话,比如“房杜”“姚宋”“二张”。
2、看着新一轮太阳东升,李绅觉得时间就在眼前流逝,前所未有的快。转眼,已经是新一年的三月了,温和的春风轻轻拂面,仿佛从每一个毛孔里注入了丝丝舒坦。李绅忽然想出去走一走,看看三月的扬州,李白诗里的那个烟花三月的扬州,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
3、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与宰相寇准对立,出判天雄军。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4、王维和王安石都曾官至宰相,但王维号称“诗佛”,诗中颇有禅意,王安石积极参与政治,命途不算顺利。你应该说的是王维,用南搜***.so搜搜吧~
5、据说他在九岁时就能写出非常好的文章,家长一激动,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6、“房杜”指的是唐太宗时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意思是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长于决断;“姚宋”指的是唐玄宗执政前期的姚崇和宋璟,其中姚崇擅长应变,而宋璟以正直著称;“二张”指的便是张九龄和他的前任张说,两人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虽然并非同时,但时间相距很近。
7、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8、作者不直接写自己的思念,却用“情人”的思念来衬托自己,这也正是这首诗的一大巧妙之处。
9、他奉劝“双翠鸟”,不要因为身份显赫就太过得意,因为政坛多变,谁都不知道祸患什么时候就会降临。
10、惠山在李绅心中,是那么亲切,亲近,美好,只是,他早已不是那个在松下寄语壮心的少年,而是池边踟蹰的风烛老人,怀着对生命、对往昔的眷眷依恋。
11、有了这些殊荣和礼遇,晏殊虽两次被贬,也能含笑九泉了。
12、小时候在评书杨家将里里经常听到寇准的名号,不知道这也是一位大诗人。
13、细读此处,刘禹锡在诗中根本没有说明李司空就是李绅。孟棨亦并无明确写出司空就是李绅,也无准确宴饮时间,大有小说家言之态。同时,孟棨是李绅和李德裕的政治对立面令狐绹提拔之人,与后来审判李绅剥夺“三官”的白敏中属于同党,而令狐绹与白敏中都是属于李绅政治死敌牛党重臣,因此,孟棨往李绅身上泼脏水也是必然立场。至于后来这些解读者,应该都未认真研究过刘禹锡与李绅的交往,以及李绅的官场历程,纯属盲目听从并自以为是地解读了《本事诗》的“小说家言”。
14、唐宪宗时期,宣歙池州观察使范传正找到了李白的这两个孙女。范传正非常崇拜李白,所以一直在找李白的墓地,也想找到李白的后人加以照顾。他历时三年,才找到了李白的墓地和李白的这两个孙女。
15、接着唐武宗坐上皇帝宝座的是他的皇叔,后来被称作唐宣宗。唐宣宗执政期间,唐朝有一个小小的复兴,但是,他与唐武宗一向政见不合,重用的是李德裕李绅对立面牛党的官员。这就为李绅身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16、联想到后来奸人当政,大唐用将近一百多年打造的太平盛世,在安史之乱的短短数月里就变得满目疮痍,诗人的遭遇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17、公元739年在安徽南陵,李白娶了一位当地刘姓农妇为妻。李白的第二次婚姻是最失败的,这个农妇开始可能觉得李白很有钱,而且觉得他能飞黄腾达。但那两年李白一直在努力,却并未取得功名,所以遭到了刘姓妇人的嫌弃而分开了。
18、这首诗主要说的是孟浩然自己的生活状态,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坏就坏在“不才明主弃”一句上,“因为没什么本事,所以被皇上抛弃”。
19、这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诗,因为这首诗是李白代妻子给自己写的一封信。在这首诗中,李白巧妙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两人聚少离多,借妻子怀念自己的情形,来烘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20、唐朝很多宰相都经历过几进几出,张九龄也是如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