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孔子的故事300字(100句)

2023-01-05 15:07: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关于孔子的故事

1、孔子出生的时期,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当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中期。这时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513年晋国用铁铸刑鼎就是一个例证;一般生产工具——农具、手工工具,大致已用铁制,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黄河中下游广大的土地被开垦了,森林等富源也有被开发的可能了。手工业则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发达起来,当时像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曾为越国上将军的范蠡,都以经商致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标志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2、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

3、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4、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5、季桓子临终前,喟叹说:“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他对儿子说:“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

6、在孔门弟子中,子路最年长,颜渊最年幼,他们同为孔子所钟爱。这两位高徒弟,都先孔子亡故,孔子因此日益哀伤,其余弟子看在眼里,心里都觉难过。他们每天一定到孔子跟前,盘桓不去,尽量安慰老师。

7、孔子二十岁那年,儿子出世,孔母万分高兴,正好又蒙受鲁昭公赐以鲤鱼。因此就命名为鲤,字伯鱼。

8、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9、这是一个关于能力与态度的关系问题,冉求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将学业上的差距,归咎于客观。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固然重要,但态度在迈向成功中的非凡意义,一样不可小视。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股执着的“傻劲儿”,很难有成果。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10、在孔子只有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小他跟母亲相依为命。

11、位于大成殿内明间正中。高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捧镇圭,一如天子礼制。清康熙帝曾在此亲祭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随从认为皇帝对一介布衣行如此大礼实有不妥,康熙说:"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并亲书"万世师表"四字以示虔敬。

12、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13、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贪玩心理。

14、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15、两个人在尼丘山上向神灵祷告,后来就生下了儿子,他就是孔子。

16、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17、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丘让路。孔丘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18、对于孔子要不要加以评价呢?当然要。这笔账总要算,应该算。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9、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20、他“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以及当时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二、关于孔子的故事300字

1、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2、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3、相传孔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4、孔子心里老大不快,正想走过去教训他们一番,却被那小孩拉住了胳膊。待到送葬的人走远,孔子责问小孩说:“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父母过世悲哭才是。刚才那帮人不光不流眼泪,而且还边走边唱,真是不成体统。我要去教训教训他们,你却把我拉住,这是什么道理?”

5、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帽子)。」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6、一五在卫国受到监视/52

7、相传有一年冬天,孔子游说讲学,一日行至兖州西关(今旧关),遇见一个小孩正用树枝在路上画画。孔子凑近一看,见小孩画了一座城,孔子见他画得认真仔细,城也画得很漂亮,不忍从上面踏过,便从一旁绕着走。

8、二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8

9、长之1956年5月26日记于北京

10、麒麟应是祥瑞之兽,何以孔子反长叹道:“我道穷矣!”因自古以来,麒麟出现,一定是明君在位,百姓知其为祥兆,均不忍伤其生。鲁国当时,政治紊乱,并无明君在位,麒麟出现又遭杀害,这好比孔子一生未遇明君,虽有救世之道,终不能行于世,故而自怨道穷,不再提笔著作。

11、这就是今天老师和你分享的内容。明天同一时间,让我们再见吧!

12、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3、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14、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15、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16、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7、孔子离开鲁国共十四载,返国后,已是六十九岁。鲁哀公见孔子回国,虽表热烈欢迎,可惜懦弱无能,不会重用孔子,孔子也不求仕途。这时周室衰微,礼乐废,诗书缺,孔子便天天在杏坛上为弟子讲学,并删定群经,为万世立教,从此不再离开鲁国。

18、季康子欲召孔子,然而,公之鱼劝阻说:“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于是,季康子召回孔子的弟子冉求,不用孔子。

19、二九孔子最后的歌声/121

20、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三、关于孔子的故事四字词语

1、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2、《论语》原文: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3、“老师,您在这里等一等,不要走动,我去给您找吃的!”

4、颜渊少孔子三十岁,在年纪二十九岁左右时,头发就全白了。他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就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予人劳苦,这样的修养是何等崇高啊!

5、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6、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7、孔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先生的经典代表作,是写给青少年的名家故事。李长之先生以简约而深刻的文字、睿智而风趣的语言,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串联起孔子上下求索的坎坷一生,让小读者认识了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8、有一天子贡退朝之后,直接来看孔子,一进大门,只听得孔子叹息而歌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洁人其萎乎?”子贡一听,心中深知不祥,便赶紧急赴入内。

9、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0、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他担任的不是行政官,而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另一回是当“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孔子说:“叫我管会计,我就要让账上不会出错儿。”果然,他管的账都是一点岔儿也没有。他在青年时期工作就是这样踏实,这样负责的。

1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2、孔丘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丘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13、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14、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5、二二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76

16、附录: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133

17、八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18、李长之(1910—1978),山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另外,在诗歌、散文、翻译诸多方面也颇多建树和影响。主要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鲁迅批判》《迎中国的文艺复兴》《陶渊明传论》《李白》《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19、一六过匡城被拘留/54

20、小孩摇摇头说:“老先生,那井里的蛤蟆河里的蛙,脖子能算长吗?却是叫声震天不亚于鹅。”

四、关于孔子的故事名称

1、说着,小孩转过身去对着兖州城方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一番,然后恭敬地对孔子说:“大人,那座城画好了,请上路前行吧。”

2、匡这个地方的人误把孔子当成了阳虎(阳虎当时是一个强盗的形象),要追他打他,孔子害怕,就逃跑。稳定下来后,弟子颜渊慢了一拍,从后面赶了回来。孔子对他说:"我还以为你死掉了呢?"孔子这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表达他爱护弟子的情感的,他是怕弟子被匡人抓到了。而颜渊也颇懂幽默,就回答老师说:"你老人家还在呢,我哪里敢死啊?"有其师必有其徒啊。老师可爱弟子也跟着可爱起来了。

3、这本薄薄的书是“大家小书”系列之一。

4、孔子到周京,太庙中,参观各式各种的祭器。其中有一个大小与人相同的金人,口上黏着三道封锁。背上又刻着很长的铭文。孔子向敬叔道:“今天看见这三缄其口的金人,才知道做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失。不要多事,多事多败啊!”

5、但这并不影响孔子成为整个家族中最璀璨的一颗,在中华文明史上他仍然能够光照千秋。

6、在中国古代的书香人家,往往都会在家门上写着“诗礼传家”四个字。这四个字,来源一个孔子教子学礼的故事。

7、孔子服完母丧三年后,仍不胜悲哀,过了五日,弹琴还不能发出音声,过了十日,才能够吹笙唱歌。

8、他只好一个人默默回去。

9、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

10、一〇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11、“诶唷……诶唷……不行了,饿得肚子痛……”

1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3、孔子把学诗学礼当作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当作教育孩子的标尺。“诗礼传家”,也因此成为了孔子为后代留下的一条“祖训”。

14、就在这紧要的关头,只听得一声大喊,一个魁梧的身影跳了出来,用自己的身躯生生托起了闸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了出来,为部队的撤出争取了时间。

15、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

16、孔子诞生:在鲁襄公21年,孔子出生在现今山东省的曲阜县。

17、在中国北方的边陲,居住在这里民族,对于孔子的说教,即听不进去,也不接受,所以,孔子每到一处,总没有人愿听,并把孔子赶跑。故称那都分北方人为北方打子了,就这样流传至今。

18、关于孔子的故事记载的有很多,这里就说点跟孔子有关的轶闻吧。

19、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20、第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性质来看孔子。孔子处在春秋时代,以我理解,春秋和战国实在是一个整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的过渡期。春秋和战国诚然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个不同,在我看来,只是社会变动的剧烈程度表现得不同罢了。在春秋时期,社会变动还没有达到质的突变,而在战国时期则完成了这一变革。郭沫若先生说:

五、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1、古人所谓的"坐",是指双膝着地,臀部置于双脚上。而原壤这个人呢,不懂规矩,想我们现在平常的坐姿一样,盘着两条腿坐在孔子的对面。孔子当然很生气,因为他向来对礼节有颇高的要求,于是孔子对他说:"你这个人啊!从小就不懂礼节,长大了也无所作为,亏你还活到这么老,你真是个贼啊!"骂完了还不算完,他老人家还拿起手杖打原壤的小腿。这么老的人了他也下得去手去打人家,可见孔子是因爱他而怒其不争而恨他了!

2、颜氏就解下腰间的绣纹,向麒麟角上缚住。麒麟霍地张口狂鸣,吓得颜氏从梦中惊醒过来。颜氏将梦境告诉孔父,孔父说:“相传文王出生时,他母亲也梦麒麟送子,谅来是吉祥之兆。”

3、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4、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5、孔子的另一位以德性出名的学生,就是闵子骞。他为后母所虐待,被父亲看到,非常生气,要将后母赶出家门,子骞跪在父前,代为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怜其纯孝,后母亦被感动,邻里传为佳话。

6、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7、孔子返鲁后,用心于古书典籍的整理,其中最为留心于“正乐”一事,孔子终其一生都在音乐生活中,特别是游于艺,以养德明道。孔子晚年另一大事即作《春秋》。当时,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臣杀其君的,由子杀其父的,孔子见状十分忧惧,于是根据鲁史《春秋》以严正不苟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

8、九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9、孔子三岁时,父亲忽然得了重病。孔母颜氏日夜衣不解带的照顾,那知百药无效。因此孔子三岁时,就成了无父的孩童了。

10、春秋时代的政局很不稳定,季桓子经阳虎乱政后,便有心求贤,见孔子博学有贤德,在鲁国很有令名,便向鲁定公推荐孔子为中都这地方的邑宰,想看孔子的政绩如何?再调升大任。

11、有一回,孔子独自站在庭中问儿子说:“你学诗了吗?”伯鱼言道:“尚未学诗。”孔子说:“不学诗,不知与人言语应对”。又有一次,孔子问他:“你学礼了吗?”伯鱼答道:“尚未学礼。”孔子说:“不学礼,不知立身处事之道。”伯鱼谨遵庭训,退而学诗、礼。礼是恭俭庄敬立身之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若不学礼则无以立身。学诗、学礼是孔庭教子之义方,值得后人学习。

12、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13、第八十二回孔子临岳小天下

14、有一次,孔子要考考弟子谁最有才,于是说:“我给你们出个对子,看你们谁能应对。”孔子看了眼院中的大黄狗,大黄狗正扒在狗牙菜上呼呼大睡。孔子眼睛一亮,一个上联脱口而出:狗牙菜上狗压菜。这个象绕口令似的上联,可把弟子们难住了,他们一个一个抓耳挠腮,大眼瞪小眼。

15、孔子平素对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自己更是勤奋不懈。他曾经读易经,用功到串编简册的柔皮都读断了数次,因而有“韦编三绝”的美谈。

16、颜渊对孔子所教诲的道理,不但一听就懂,而且能够身体力行,造次颠沛未尝离开。并且毫不骄傲自负,反而虚怀若谷,处处学习,外表沉默得像个愚人,实际是大智若愚啊!

17、小孩说:“这有啥难?‘肥猪出了圈’就是闺女找了婆家,‘野马上了羁’就是给儿子娶了媳妇,该操心的事都操完了。”

18、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19、小孩说:金银入了柜”指的是父母享尽天年有了归宿。老先生刚才讲过,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这话不假,但是父母过世不一定悲哭就好,有的人父母在世时百般虐待,是不孝之子,而父母去世时却装出一副孝敬悲伤的样子,放声嚎哭,以欺世人。

20、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