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夜晚听雨的古诗词(100句)

2023-02-06 12:58:5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听雨的古诗词

1、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②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③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作者简介:李寿崧,福建人,研究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诗词月刊》《诗传播》《华中文学》《福建诗词》《诗文艺》等报刊平台。诗观:守正格律,比兴意境。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风雨能令咫尺遥,篷窗高枕听潇潇。

6、作者简介:王金成,笔名鑫城,安徽阜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安徽诗坛》等刊物平台。诗观:心底的呐喊,用笔端素描。

7、湿萤游古屋,蟋蟀悲秋菊。

8、——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9、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10、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此词在结构上运用时空跳跃,以“听雨”复沓串连,上、下片浑然一体,具有跌宕回旋的匠心。

11、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12、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13、淅淅沥沥的雨声会让人乱来方寸,不可抑制的在最深处迷失。所以雨声说,有你的雨天,没有你的雨天,至始至终都是思念。

14、白话文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15、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16、陆游听雨时,忧心国家。

17、眼儿媚·听雨(贺铸体)/王金成(安徽)

18、茶一盏,酒三盅。君心解语意相通。

19、☆推送发表的期刊:《鸭绿江》《诗林》《青海湖》《緑风》《诗词月刊》《诗刊》《江河文学》《星星诗刊》《北京文学》《江河文学·诗流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楹联博览》《诗选刊》《躬耕》《奔流》《经典美文》《河南科技报》《启明星•校园文学》《鄂州周刊》《三角洲》(排名不分先后)

20、——清代:金武祥《郡城归舟听雨》

二、关于夜晚听雨的古诗词

1、huazhongwenxue@1com

2、雨是可人的精灵,给大地带来清凉。

3、参与录制:郑老师语言表达交流339群部分群友

4、作者简介:宋祥维,本名宋向辉,山东省莱西市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见《诗刊》《华中文学》《鸭绿江》《参花》等刊。诗观:诗词赋岁月,笔墨抒人生。

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7、☀儿童文学,内容和形式不限

8、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9、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10、作者简介:谈继忠,笔名云海诚心,安徽省宿州市人,《岭南风韵》诗社社员。作品散见《华中文学》《泗州文学》《岭南风韵》等平台。诗观:把生活过成诗,让诗走进生活。

11、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12、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1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悲绝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5、宋·蒋捷《夜晚听雨》原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白话释义: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16、《听雨(一作司空图诗)》·唐代·王建

17、长大曾经沧海笑,回眸伟岸自强人。

18、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2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三、听雨的古诗词南宋方岳赏析

1、七绝·听雨(新韵)/黄振(安徽)

2、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3、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风撩竹叶私私语,恰似君归切切声。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且又疾病缠身,更何堪世俗之事还烦扰着高雅的情思。

8、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9、唐·无可《秋寄从兄贾岛》: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1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不同阶段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和诠释,用实例真实地演绎了人生和音乐。(2)

12、七绝·听雨/向育刚(浙江)

13、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14、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5、雨打芭蕉滴滴,半世奔波历历。

16、山东秀立律师事务所乔宝川律师

17、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18、是一个与过去发生联系的日子

19、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20、虞美人·听雨(毛文锡体)

四、听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任孟柯——《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2、涔——《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3、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6、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7、最寒一岁春归去,三月新愁梦里倾。

8、全诗较短,只有四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9、不知舍北湾环水,绿到村前第几桥。

10、《西江月(春晚)》·宋代·辛弃疾

11、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12、云遮月影寻常事,晓起风来渍自干。

13、作者简介:罗锦辉,网名有容乃大,广东省云浮市人。南粤诗歌研究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广东文学》《广州文学》《云浮日报》《华南诗刊》《当代作家》等。诗观:言为心声,我诗写我心。

14、作者简介:饶东华,笔名雨中听荷,安徽界首人,退休教师,酷爱古诗词。作品散见《新阳诗刊》《聚星诗坛》《华中文学》等刊物平台。诗观:提炼生活,乐享人生。

15、邮箱投稿需要文档+正文,五号宋体,文档后缀名标记(文学体裁+题目)如:诗歌+春。

1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17、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18、在一个雨夜,他难以入眠,听着外面的雨声,想起故国,想起往日的时光,无限悲伤,而美好的一切,是再也不会回来的。

19、七绝·秋夜听雨(中华通韵)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五、听雨的古诗词南宋方岳

1、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

2、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昏:昏暗。

3、《雨中招张司业宿》·唐代·白居易

4、默存——《石灰吟》(明·于谦)

5、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6、愿你无忧无忌百岁安生不离笑

7、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8、檐下听闻秋夜雨,涓滴直落梦中人。

9、《梅村》·清代·吴伟业

10、这些文字,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样美

11、作者简介:杨文斌,笔名寒冰剑影,甘肃陇南人。作品散见于某些报刊及微刊。诗观:心有诗意,处处清欢。

12、《浣溪沙》·宋代·晁补之

13、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14、万俟咏听雨时,感伤羁旅,思念家乡。

15、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扩展资料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成淳十年(1274)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他还写了一首《贺新郎·兵后寓吴》词中所写情事,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这两首词,可能都写于宋亡以后。

16、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总部:北京朝阳区三元西桥时间国际8号南区1710

19、陆游一生都致力于恢复中原,收复河山。可他的一腔热情,面对朝廷的不作为,辗转多年的陆游,陆游已经十分寒心了。

20、作者简介:黄振,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作家文学社》编委。诗作发表在《作家文学社》《华中文学》《河南科技报》《庐州书苑》《青春诗刊》等纸刊或微刊。诗观:勤耕读,悟诗华,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