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夜晚雪景的诗句古诗(100句)

2023-02-06 12:49:3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写景的诗词名句雪夜

1、①结构上首联点题:“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切合标题中的“送归”。②情感内涵丰富:“怜”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意思相近即可)

2、词出于晚唐,白居易、张志和等是较早的作家。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张志和的«渔歌子»五首都是很有名的。如白居易词中的名句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张志和词描绘水乡风光,在理想化的境界中,寄托了自己热爱自然、追慕自由的情趣。最著名的«渔歌子»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4、确实最具表现力。(1)感情深沉。这首诗与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2)用词准确。一个“苦”字写出了诗人对中原望之不忍,又不能不望的矛盾心理;这种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5、初唐的陈子昂,纵横任侠,以国家安危、民生疾苦为心,诗多感时怀古之作,其«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成为千古绝唱。

6、行仁行信义,事苦事桑麻。

7、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8、(20广东高考)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9、(2)联想,“苍苍”,勾起人们关于《诗经》名句“蒹葭苍苍”的联想,意境深邃。

10、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1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13、9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6分)

14、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其一》(作者)卢梅坡(朝代)宋

16、《得友讯,择日即归觉喜》中,“帘外朔风紧”一个“紧”字,就把朔风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17、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18、在叙事、写景、抒情的基础上,宋代诗人反观生活,体现哲理,并寄托着诗人的感悟。宋诗把事、景、情、理四个层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互相影响、互相照应的一个有机整体。

19、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入重叠的山峰之中,我摆脱一天的公务的烦嚣,来到山家周围寻幽探胜,晚霞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这美丽的景色顿时排遣了心中官场束缚之闷,真想辞去官职,归隐在这山林之中啊!

20、雪后的景象更是如此,银白覆满大地,天地连成一线,模糊了边界,模糊了天地,只有那一串脚印,如细碎的花,缀在地的一角,成为静谧的注释。

二、描写夜晚雪景的诗句古诗

1、从诗题“游园不值”就可以知道,这一次的游园对他来说是一次不太值得的、甚至不太友好的经历,诗人想去游园却不得其门而入。

2、只要淡化此次出游的目的,对出游的过程保持一种享受和品味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发现、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蕴含着生活的诗意美。

3、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4、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步骤一)“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步骤二)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5、②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

6、(3)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7、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8、《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题三义塔》: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无题:》: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1)听觉写景。从写景方法上看,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2)叠词手法。“叶叶”“声声”的词语叠用,把“长”“苦”从声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叠字的方式将声音拉长,从而实现雨声由夜至晓的绵延。(3)用词贴切准确。从词语锤炼上说,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台阶的无声,也说明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11、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的景带有情,从而使后两句怀人之情更显得冲淡闲远。清代王士稹论诗标举神韵,所以不喜欢江西诗派的诗,但唯独对此诗赞不绝口,这是因为本诗虽然在艺术手法上是典型的江西诗派家数,但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却神韵天然,清新淡泊。

1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也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列锦手法,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完全是写景,而深情寓于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4、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

15、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16、结构特点: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中间句的作用:承前启后。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8、一个“锁”字,为全诗的造“雾”定下了基调,统领全诗。再妙用著名的“赤壁之战”来形象地解读“雾”,造象妙手高超,值得效法!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0、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三、雪夜美景的诗句

1、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2、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3、(注)①玉花:喻雪花。

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5、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6、一个“入”字,深刻地表达了对远方诗友的魂牵梦绕。一“倾”一“追”,深刻地表明了二人的深厚友谊。一“索”一“品”,更是准确地刻画了二人的文学交往,相互欣赏,相互尊敬。“说”和“论”则表明了二人的评说历史,鉴别古今的陶乐之境。最后的“竞”字,则是表达了诗人米金玉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7、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更好?为什么?

8、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9、(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属当时的边疆地区。

10、译文: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11、依律民生旺,宽心宇宙狭。

12、晴空蔚蔚,流云淡淡。望断星河银汉。鹊桥突起岸相连,又盼到经年一见。

13、(20全国卷Ⅱ)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14、诗人米金玉把自己的激情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凝聚着自己的心态、感悟、认知。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寓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亦情亦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米金玉积极的思想和深厚的功力,意象、造象相得益彰。

15、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6、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比、细节描写、白描、叠词、象征、用典(点化)、联想想象(虚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面落笔(逆笔、主客倒置)、比兴、赋(铺排)、抑扬、通感、意象罗列、重章叠唱、借古讽今、点染、曲笔暗示、寄托、点化、以小见大、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褒贬、夸饰夸张、含蓄(暗示)、对仗、赋比兴、韵脚。

17、释文: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18、刘禹锡长期流贬巴渝、湘沅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地区,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少数民族劳作嫁娶、狩猎竞渡、风情民俗的诗歌。这些诗犹如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刘禹锡学习民间歌谣,改写创作了«竹枝词»«浪淘沙»«踏歌»等,其中一些诗作写出山水景物优美婉转,别具一格。

19、与谢灵运同时期的谢朓,其人生经历与谢灵运相似,诗歌创作也受到谢灵运的影响。现存诗140余首,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山水诗。从总体看,其诗风与谢灵运富艳精工、典丽厚重颇有不同,清新流丽,较少繁复词句及炫言成分,其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很多。诗的意象很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平淡而富有思致。其名作有«游敬亭山»«游东田»«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加上其他诗人如鲍照、沈约、庾信、王籍、江淹、何逊等的创作,进一步确立了山水诗人的地位。

20、这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四、写雪夜景色的诗句

1、“应怜”两个字,是理解诗意的关键。应,表示猜测,怜,表示怜惜,应怜的意思是诗人感到心疼。这两个字刻画出人物微妙的心态。

2、明日迎来晴朗朗,再从诗友绕江游。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4、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5、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客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6、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7、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8、诗人米金玉站在复兴中华得高度,号召每一个人都要行仁义,爱劳动,守法纪,事桑麻,为振奋中华做出自己应有得贡献。

9、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0、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11、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2、(2)①用词准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比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叠词。“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对比衬托。“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

13、⑴水槛(jiàn):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⑵去郭轩楹敞: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yíng),柱子。敞,开朗。⑶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shē):长,远。⑷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⑸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⑹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⑺槛:栏杆。⑻祗(zhī):恭敬。⑼尚:崇尚,注重。浮名:虚名。⑽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5、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客游京城黄金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太湖边只有你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凉一个妇人。深知你祢衡却没能推荐,惭愧我空作一名献纳之臣。

16、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7、开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诗人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诗人又以幽默的、略带风趣的口吻写来。

18、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

19、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2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五、描写的诗句

1、东君迟步履,何日见妖娆?

2、惠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钟辉勇

3、从修辞角度赏析,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从抒情手法角度赏析;

4、①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张贵:别本一作张贲。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②暮句:唐岑参《首秋轮台》诗:“秋来唯有雁”,此化用其意。③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④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

5、只有善于领略自然美的诗人,才可能对大自然有真正的审美解悟力,才能从一枝红杏中得到春色满园的感悟。

6、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7、此外,还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9、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1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分别在瓜洲和大散关打败了北方的入侵金兵。两句诗写的就是这两件事。瓜洲是古渡口,军队渡江必经之地。大散关是关隘屯兵之处。见“渡”见“关”,立刻会产生战争的联想。诗的特点还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只是写出了两地的场景: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11、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12、步骤二: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其中在写法上从以下方面考虑:

13、(2017年)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14、(注)1戴复古为南宋后期诗人。2江阴:今属江苏。3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

15、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16、这既是一首记游的诗歌,有形象思维,有叙事过程;这又是一首歌颂美好景物、具有哲理情趣的写景诗,有抽象思维,它既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又能促使人们深刻地思考,还能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

17、⑴借问:犹询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⑵飞空:飞入空中。⑶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⑷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18、简析“倦客思家”的原因.(3分)

19、春雪(作者)韩愈(朝代)唐

20、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