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夜美景的句子(100句)
一、形容雪夜美景的诗句
1、(鉴赏)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2、(1)句喻词为“似”,以精于剪裁的剪刀比喻催生新巧柳叶的二月春风,化抽象为具体可感,礼赞春风化万物的功勋。(2)句喻词为“如”,“芙蓉恰似她的面庞,柳叶好比她的美眉”,以自然之景状写出杨贵妃的美貌娇媚。
3、2020年8月14日(周五)——8月16日(周日),宜昌市文旅局将携手旗下全域旅游资源空降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举行“惠游湖北,爱上宜昌”——礼请武汉人游宜昌特展。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6、诗人巧妙地将南方春景比作北国冬景,以花喻雪,既将边境的壮丽景色描绘出,又表现出诗人不以为苦,反将塞外的雪景写得如此美好,展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后人常用此句形容雪花之美。
7、随手握了一件表情愣了一秒
8、为防盗贼犯边境,好儿郎
9、(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0、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11、值得一提的是,在猇亭有条老街,意外地给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宁静的浪漫。
12、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13、译文: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14、秭归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形似了一个倾斜的葫芦,因此她还有个“葫芦城”的有趣称号。
15、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1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17、让她永远地飘在广袤的时空
18、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19、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8)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二、形容雪夜美景的句子
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欲知三国兴亡事,但看一江来去潮。
3、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4、自南北朝开始,秭归每年都要举行公祭屈原活动,在民间,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之说,从农历的四月底,人们就要开始筹备过端午节。
5、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6、译文: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7、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9、《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10、星光是一篇闪光经典耐读的文章
11、没想到,“后浪”陆逊在此以逸待劳,挡住蜀汉军攻势,在222年八月以火攻打败蜀军。可惜一代枭雄兵败猇亭,最终托孤白帝城。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7)中用烟、草、风、絮、雨五种事物形象做喻体,来显示本体闲愁的繁多、浓重、绵延不绝。这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的同一个方面的博喻。(8)句意思是“她的手就象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象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象那瓠瓜的籽。”用一组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高贵美丽。这是用几个比喻来说明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
1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5、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唐·孟郊《洛桥晚望》
16、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17、瞧,按干支推导节气,此节气徒称“小雪”,因为不但没有雪,而且刺梧桐叶犹绿,朱槿花如火燃,风光融融,适宜养生,毕竟是南国炎洲啊,老天的雨露都偏向了这里!
18、有趣的是,吸酒用的竹枝,还要当作跳舞用的道具。
19、——毛泽东“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20、(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三、形容夜晚雪景的诗句
1、一窗微光透过银色的雪夜
2、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天空与大地一定联袂组合
4、冬天是个时装设计师,为大地披上了雪白的衣裳;冬天是个魔术师,送给每个人大大的棉花糖;冬天是是个音乐家,用各种各样的风谱写乐章;冬天是严厉的老师,用严寒与风雪当教鞭,教育我们拥有顽强的意志。
5、(3)设问套用比喻、列锦。连用三个比喻,将本来无情的风、雨、草、絮做为喻体叠加复合,以实拟虚,把作者纷乱的愁情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那一腔愁绪仿佛遍地如烟的青草,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又像那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濛濛一片,遮天盖地;更似那江南黄梅时节的霏霏细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
6、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8、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9、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10、更舍不得空留的足迹一串
11、在冬日的夜里,化成了一地灰尘
1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4、是凝固的油脂,用“凝脂”借喻杨贵妃的洁白柔润的皮肤。
15、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唐·高骈《对雪》
19、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20、大地披锦绣,天下寒士尽喜悦
四、形容雪夜景的优美词语
1、竹枝一曲,土家摇歌,代代相传下来,在唐代就形成了大名鼎鼎的“竹枝词”这种诗体。最有名的,还是刘禹锡的《竹枝词》——
2、茫茫红尘,相知相惜相恋
3、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收稿:静待花开木青好人一生平安吟梅梅兰林子
5、8月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
6、红尘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7、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8、(8)四个句子都是明喻,本体分别是“长江”“淮山”“江帆”“山泉”。
9、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10、桃花园里粉红纱遮面的你
1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12、乘坐清江画廊景区内的仿古游船,可欣赏两岸二十五公里的峡谷风光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13、留给了一对相互搀扶的老人
14、(8)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15、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6、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7、园蔬甘且柔,味不减豚羔。
18、(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9、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20、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五、形容雪天夜晚美景的句子
1、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2、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3、叶子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4、三国猇亭古战场风景区无疑是三国迷们的好去处。
5、(3)中上下句喻词是“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不仅形象描绘出眼前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而且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4)的上下句如果补出喻词就是“山河破碎(如)风飘絮,身世浮沉(如)雨打萍。”意即“危在旦夕的国家恰如狂风中的柳絮,颠沛流离的自己真像无依无附的水上浮萍”。这两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描写了凄凉景象,流露出一腔悲愤。
6、脸,妩媚如半个月亮升起
7、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8、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9、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10、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11、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1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3、孤独的,无助的,柔弱的他们
14、是一件缀满宝石的黑色裙纱
15、(鉴赏)诗人夜深后准备吹灯入眠,却发现灯灭之后房间里更加明亮,原来是窗外的月亮照在一地的雪上,月光反射在窗户上让房间内明亮如白昼。
16、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17、想必,记忆深处过往美好
18、面对无穷无尽的大千世界
19、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20、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