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独自举杯空对月全诗(100句)

2023-02-06 12:46:4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举杯饮酒空对月对下句

1、“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的。”——朱熹

2、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3、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4、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5、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6、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7、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8、作品一经发出,不得修改(1分钟内自行撤回者,允许)。

9、“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但这样的话从诗人的口中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时时刻刻有酒解愁,一辈子沉醉不醒也未尝不可。

10、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这是一首讽喻诗,既形象夸张地反映了统治者的豪华奢侈,又从跳跃的蒙太奇镜头中开拓了读者的联想,并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

11、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12、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13、盛跃章点评:骑白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这里用骑白鹿带诗归,赞李白为诗仙。唯上比咏泰山显平淡,故选为第二。

14、第23期第一名:江西徐光祖

15、背诵范围:凡含数字的诗或与酒有关的诗,均可抢背。短诗全背,八句以上的背几句。赏析要求是一句话点评。

16、诗人李白月下独自饮酒,即兴赋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三人,除本人外,另两人由光现象产生的。其中一人是(倒映在酒中的人影),形成原因(光的反射),另一人是(作者在月光下的影子),形成原因(光沿直线传播)。——————————————————————————————————题目是这样做,但是诗不能这样乱解,“三人”指的是月亮、作者、人影

17、我欲烂醉高歌,举杯相属,中有沧桑影。老桂婆娑谁斫却,放出清光千顷。无定河边,纥干山上,几处霜华冷。一声裂笛,四山栖鸟都醒。

18、“窗隔”句——意思是隔着窗子透出稀疏的灯光,在地上描下了浓淡不同的远近菊影。

19、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20、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二、独自举杯空对月全诗

1、“燕泥”:隋朝薛道衡《昔昔盐》有句云:“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因“空梁落燕泥”五字道得好,一时为人们所传诵。但同时也为隋炀帝杨广所嫉妒,于是便借故将薛杀害,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2、(10截止)“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二十期开赛启事

3、为了活跃联坛气氛,不断提高联友们的对联创作水平,“联都空谷诗钟社”特开展系列对联基本功训练——诗钟练笔活动,主要针对刚开始学习对联的新手,目前已进行到第51期。

4、“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达了苏东坡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此词意境极高,表指此行之烟雨,实指纷繁人生的困境,他早已看透,无须再提。

5、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暗与陶潜“葛巾漉酒”事相关。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谓秋季九十日。秋称三秋,亦称九秋。

6、(4)无情对;毫不相干。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7、翘首航天一叶,想银河今宵可涉。碧落无声,双星在望,天容全别。哪有人间,盈盈一水,长教隔绝。待他年此日,三方高会,庆团圆节。

8、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9、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10、0湖南肖建春频望日边臣恋梦;独尊天下帝封禅。——出律,禅,仄

11、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12、24百字令丁亥(1947)中秋前一夕与诸公会宛春山斋围尊待月(徐震堮)

13、李白雄心万夫,“自言管葛竟谁许”,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得遇明主,入住临渊阁,成为宰相,指点江山,但理想化为了泡影,可这又如何,即使跌落谷底,我仍然要“乘风破浪”,即使现在“千金散尽”,仍要与朋友不醉不归

14、提到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人们最先想起的应该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客独在异乡,简单朴素的七个字就写出诗人孑然一身孤单在外的寂寞悲凉。平日对亲人的思念或许不那么强烈,但是一到节日,往往会将把家乡风物人情与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高度概括凝练的诗句也自此成为千古绝唱。

15、诗钟是中国古代汉族文人的一种限时吟诗文字游戏,大约出现在嘉庆、道光年间的福建八闽地区。诗钟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所以叫做“诗钟”。诗钟吟成,再作为核心联句各补缀成一首律诗,游戏结束。诗钟多半限定内容(诗题)、文字和钟格,比如诗钟分咏,限“来、去”,即上联必须有“来”,对下联的“去”字。诗钟比一般对联要求格律更工整,内容更含蓄,甚至类似谜语才好。因此,诗钟的要求多,比前面所述的各种联都要更略有难度。这我们以后会开课专门学习,这里仅举一例说明:

16、有万夫不当之气,无一事自足于怀。

17、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18、盛跃章点评:泰山北斗成语本是形容人的,这里化用这个成语,用北斗赞泰山为天下第一峰。用典不留痕迹,语句通顺。下比化用李白诗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自比大鹏奋飞,折翅长安。

19、蛩——蟋蟀。可——是不是。鸿、蛩、菊都是拟人写法。

20、出自《将进酒》举杯空对月,伊人何时还。把酒东篱边,人约黄昏后。译文: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扩展资料《将进酒》解析:《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他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三、提酒举杯空对月下一句

1、把全班分成两大方阵——第一方阵“太白”,第二方阵“青莲”,两大方阵间展开李白诗作抢背赏析赛。

2、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

3、第38期第一名:天津盛跃章

4、王羲之《兰亭集序》文学上是名篇,书法上也叫《兰亭契帖》,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全文共325字,但有心人从中集出许多对联。如:

5、下联: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6、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将进酒》即是李白的代表作,今天我们通过这首诗来走近李白。

7、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8、“孑然一身”可改为“孑然一世”孑然一世空对月从者二人皆举杯孑然:一个人的意思。孑然一世空对月:独自一人一辈子生活。从者:多人的意思。从者二人皆举杯:几个人在一起喝酒。对联中,为了不以辞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格律要求。

9、承平燕市。问裘马轻肥,尘梦何许。唏发阅沧桑,买扁舟翩然远徙。千金能致,总未忘五湖烟水。凄悱。听讴吟几移宫徵。

10、释义: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11、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12、时逢中秋佳节,古人吟诗对唱、把酒言欢的日子。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百年文化名人的经典中秋诗词,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13、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

14、这两阙词读来是否似曾相识,特别是苏轼定风波的前两句,直接从引用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这种转用别人诗文为我所用的写法,有个专有名词,叫“隐括”,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致敬”。朱熹就简单直白多了,直接在标题上写我这阙词就是隐括杜牧的齐山诗。

15、“跳脱”句——即“(戴着)跳脱之腕底生秋香”的修辞句法。跳脱,手镯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又做“挑脱”、“条脱”。《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句中仅以字面与“淡浓”成对,对仗中多有此式。有人解为灵活,兼有此意。

16、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礼记》这本书现在很多人没看过,但在两晋以前的人们绝大部分是按照《礼记》的标准来做的,比如和长辈说话不能看长辈的眼睛,应看脚,和长辈同行不能超过长辈,早起给父母请安,请毕应倒着走出父母的视线,这在当时是必须遵守的。对于古人饮酒用袖子遮住,也是当时的礼数,表示对人尊敬。

17、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18、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19、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20、金蟾,指月亮。上联令人联想起白居易《忆江南》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传说月中有桂树,至中秋则桂子飘落而下。上联与白词同用此典。下联指钱塘江潮。传说伍子胥死后,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钱塘江中,至中秋后一二日,江潮涌动,气势吞天。下联盖本此。此联妙在两个字:“细”与“齐”,上联意境之静美,下联之意境雄浑,尽在这两个字。

四、举杯独饮空对月,下一句

1、傲世——菊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

2、“高情”二句——意思说,时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种高尚的情操,那就让他们在路上见了插花醉酒的样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这里兼取两者意化用之。

3、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参见薛宝钗《咏白海棠》“欲偿白帝”注。“素”在这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4、《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

5、三径露——指代菊。因说“露”所以用“冷沾”,这两句都形容簪菊。

6、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7、稽古每期于可信,取人当尽其所长。

8、清光如许,酒边但把,忧隐愁瞒。最高楼上,凭将薄醉,翘首吟幡。

9、你可看见那年纪已经大了的父母对镜悲伤,早上还是满头黑发,到了晚上头发就全部都白了。

10、还想继续参赛的联友,请直接投主办方邮箱:zhonghuashizhong@1com,时间截止为11月15日

11、释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间:一作“下”,一作“前”。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1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3、(1)正对。(2)反对。(3)流水对。这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内容,这里先不举例。

14、09金陵秋兴八首用杜韵其六(黄侃)形胜空夸古石头,荆榛禾黍望中秋。疏钟度雨传凉训,落叶从风布旅愁。林木就摧无宿燕,湖波将涸有残鸥。黄旗青盖都虚渺,时上高城望九州。

15、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16、12中秋口号(郁达夫)

17、集字联,是对联与书法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对联体式。或者说,就是在一大堆珍宝的字符里取若干个字组成一副对联,这一大堆字符往往就是书法名家已经写成的碑帖拓片集。如《兰亭序》集字联等。

18、00辽宁润物细无声斗酒诗篇望月吟;群山揽胜皆为小。(出律)

1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0、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

五、独饮空对月

1、《登高》也作《九日登高》,诗人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年迈多病,生活困顿。九日重阳,他独自登上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2、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

3、(10截止)“红色中国·文化宾川·历史州城”——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征联活动启事

4、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5、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6、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

7、此时的李白距离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虽然已经过了8年之久,胸中的不平好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然,李白依旧是那个狂傲的诗仙。

8、第10期第一名:湖南珍妮

9、第16期第一名:贵州张洪辉

10、“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呤》)

11、20:00准时开始,21:00准时结束,超时一律不收。

1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习在宋代依旧不衰。且因陶渊明,诗人们多爱在东篱下赏花喝酒。李清照一人“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沾染了衣袖,本是及其浪漫销魂的事情,可是西风吹来,“人比黄花瘦”,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思念远方的爱人。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这就是李清照的重阳,深闺憔悴思爱人。

14、下联:咸阳游唐陵,代代唐王李氏名。

1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16、“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17、而在李白笔下时间就像黄河水流汹涌澎湃,滔滔不绝,奔涌向前,黄河归海,永不回头,正如人类的历史长河川流不息。

18、今夕汉家月,含恨向谁圆。胡尘弥满银界,劫外几山川。谁击虚空粉碎,纵有灵光不昧,飞辙若为安。霜吹不堪听,秋梦一城寒。

19、“诗余”二句——谓诗后戏笔画菊,乃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岂是存心绘画、苦苦构思而成?丹青,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较量,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20、(师生共读李白的《将进酒》,声调或从容亲切或豪气十足或酣畅淋漓或狂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