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孩子的心声(100句)
一、感叹孩子叛逆期心情
1、我和孩子爸爸找孩子长谈了一次,和她说既然她不想让家长管,那么就给她自由。从此她的任何事情家长不参与,只一条,不许做违反原则和法律的事。
2、孩子初得自由很开心,但是没多久她就觉得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于是放学后又主动和我们说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么处理的。习题哪道错了,她又是怎么改的....
3、你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这件事情,我认为不妥,会让原本敏感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病的,从而有了更严重的自我否定。
4、而从心理发育来说,青春期孩子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认定,为以后成年做准备,所以他需要在这个阶段想清楚自己是谁、将来是谁的问题,完成、清晰自己的人格发育,所以他要为自己做主,希望不受过多控制。
5、我登时惊得连眼袋都差点掉下来了!想当初,我读幼儿园,除了在表演节目时见过把我的小嘴儿涂得分外妖冶,并且还会在我的眉间留下一坨“红痣”(真的是一坨)的口红之外,真的还不知道有“化妆盒”这种东西。
6、这时候一定不要怕丢人而满足孩子,可以把他带到一个相对安全又不会影响到别人的地方,让他尽情地释放,你就在旁边陪着他、看着他。
7、为什么要向往“天下为公”?“天下为私”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吗?
8、睡觉喜欢牵着闺女的手,上次梦到闺女长大了,拉着我跑。
9、我不敢说自己对传统文化有多深的研究,可我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的广袤大地上一直有那么一片很明显的阴影地带(这句话权当是无知者无畏哈~~):那就是在很多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中,圣贤们经常会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或者“是什么”,却吝于告诉我们“为什么”。
10、最重要是要尊重他,跟他说话不可以用命令的口气,不可以打,不可以骂,跟他交流时要跟他站在同一条线上,先要了解他,知道在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千万不要拿父母或者过来人的身份啰啰嗦嗦跟他讲大道理,这样只会照成反作用。人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所以必须要让他跌倒,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只需要在他跌倒后把他扶起。这样让孩子更容易成熟
11、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有了什么他自己的想法,你不要先急于否定,把他的想法一巴掌拍死。要先听孩子说完,如果你感觉他的说法合理的话,你要尊重孩子可以先按照他的想法试验一下,如果不成功可以再讲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这是他一定会听取一些的。
12、“质疑”其实是很难得的事情啊~因为“质疑”就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规则,并且促使我们从更高的层面上去跟孩子们一起思考规则的内在价值啊。
13、我们心里这个急啊。可是你急归你急,孩子还是像个没事人一样,不仅如此,说多了还嫌啰嗦。后来亲子真的快要失控了。
14、面对着这些已经开始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可以跟你做严谨分析的青春洋溢的孩子们,咱们再想用简单的命令和训斥就要他们“乖乖地守规矩”?我在想,咱们这些大人是不是有点“天真”过头了?
15、叛逆期的孩子是矛盾的,不断挑战规则,又不断追求规则。如果规则混乱,孩子一定缺少安全感。大人在制定规则时要慎重: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不制定超过儿童能力的规则,例如要求孩子上课不走神等。抓大放小,要有重点。除危及生命、健康的坚决不能做之外,其余的多鼓励孩子尝试。
16、孩子“叛逆”多久取决于家长“压制”多久。
17、昨天幼儿园大体检,宝贝出乎意料的淡定。不经意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太出乎我们的意料。
18、这种反应多了,让他会对自己改变态度。有了对自己的自信,才会有在行动上的改变。
19、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意识到,是不是自己管得太多了,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或者是给孩子一些尊重,“你觉得该怎么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这样孩子既能不乱发脾气,又能独立。
20、孩子已经严重自我否定,严重缺乏价值感。家长一定要逮住很细微的机会就表扬。
二、叛逆期孩子的心声
1、晚上给白妞盖被子,在意想不到的位置摸到了脚,我闺女真的是长大了。
2、这一对矛盾体如果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终会有“败阵”的一方,甚至“两败俱伤”。
3、孩子,“韬光养晦”、“隐忍不发”是一种很深沉的智慧,而你现在的等待,就是为了酝酿一场更为绚丽和盛大的绽放啊!
4、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观点,有判断,有行动。
5、对孩子们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引导他做更适合这个年龄的事情。约翰肯尼迪。
6、应该在8到12岁之间你就会慢慢形成叛逆思想,12岁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性格。你已经14了。你有你自己的想法了,所以你有时很难再去听从父母的话。我建议你多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性格好的保留,不好的慢慢改正!!!青春是多愁伤感时候,什么现象都是正常的。和家人多沟通,一切都会过去的!!!
7、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面对躁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8、从你呱呱落地开始到你最终闭上眼睛那一刻为止,你无时无刻不在成长。成长不只是有身体的不断变化,还有你知识的不断增加、感情的不断丰富和智慧的不断提高。
9、闺女慢慢长大了,每天没事都要问几点了,告诉她后,她就噢噢,也不知道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10、因此,家庭气氛,父母理性而沉静,对孩子不吝表扬,耐心而真实有爱地对待,慢慢等待他的自发转变而不是急躁催促。
11、(1)“冷处理”的方法就是当时不跟他去硬碰硬,防止这个产生对抗情绪。但是,这并没有解决真正问题的根源,问题还是在积压着,他总是还有爆发点的。所以在孩子情绪冷静之后要根据这个问题跟孩子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发脾气,但是要知道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让他学会自己思考,靠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12、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该要孩子走的路,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走的,哪怕是走错了。当然,这种错是在你掌控范围内的错,而不是杀人放火那种十恶不赦的事。叛逆期的孩子,你看着他明明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他还自以为正确。你出于爱他,着急地要求他改变,可他不听你的,你又不愿意他犯错误,于是就产生矛盾了。在这矛盾中,你利用家长的强势压迫他,那有压迫就会有反抗。纵然最后表面上你赢了,但他的心还是不服的,在他心底,你很有可能已经播下一颗仇恨和埋怨的种子了。
13、孩子叛逆是在张扬着自己的个性,父母要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那是在遵从人的共性。在个性和共性之间,如何寻找到平衡点,这是每个家长要面对的。只能掌握住了这个平衡点,才能与孩子良性互动,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越是见多识广,有主见和思想的孩子,就越是叛逆。但凡在某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人,都是在某方面有与众不同之处的,父母要抹杀这些不同,那就等于是在扼杀孩子某方面的特长。如果你既要孩子杰出,又要孩子老老实实地跟别人一样,那恐怕是不现实的。
14、你面前那生活之海的沙滩,是一张金色的稿笺。愿你在这张无边的素笺上,用理想的霞光写出青春的诗篇!
15、(3)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但是这种无私的爱要建立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基础上,而不是无限付出和奉献。一味的只知道付出,对孩子、对自己都是弊大于利,只有懂得感恩,孩子心中才能拥有大爱,心胸更加宽阔,他们能够体察到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不以自我为中心,这在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是非常稀缺的品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16、尽管如此,如果他答应了一次,你就可以在那一次抓住机会大肆表扬他。
17、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明明自己做错了,父母还不能说,一说就爆,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这时候,家长们不要觉得是不是孩子叛逆期到了,也可能是父母不懂得引导。
18、但如果家长懂得这么多的原因,知道孩子要在此阶段完成很多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任务,自然比比其他阶段要“古怪”一点,如果家长能接纳、允许孩子的“古怪”,不去过多控制和要求,孩子其实也谈不上叛逆。
19、家长要真正做到对孩子无条件接受,是需要自我修炼的,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虽然他们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劝导,表面减轻了对孩子的指望,但是内心仍有欲望,对自己不满足对家庭有苛求,孩子对这些都会有所感觉。
20、打扮漂亮一点,既愉悦了自己,又让旁人看着舒服,会给自己增添更多的自信。
三、孩子叛逆期的心情感悟
1、不经过深入思考和辨析,只不假思索地拥护或者是反对,是不是都可以说是一种盲从?
2、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培养了家长正确对待“第一叛逆期”的意识,加强了家长培养智障儿童良好行为的技巧,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康复教育氛围。
3、父母认为孩子是叛逆的,故意挑战自己的权威,父母对待孩子时容易愤怒和失望,使自己的感情无法控制。
4、所以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
5、孩子的自我意识会随着他的成长不断地变强,当遇到孩子有反抗意识时家长们要站在宝贝的层面宽容地理解,首先稳住自己的情绪。
6、当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时
7、叛逆青少年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8、孩子强烈反对,家长在教育过程是不是简单粗暴,家长往往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但选择的方式是否是最好的?家长应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9、“耐心”是准则,叛逆期是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时期。
10、阿尔菲的妈妈非常的智慧,她把阿尔菲的“离家出走”当成一场妈妈和宝贝儿间的小游戏,像是阿尔菲要进行一次短途旅行,还帮他准备行装。妈妈让阿尔菲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弱小,和他对妈妈的依赖。
11、或许,作为师长的我们得让他们在思想境界上感受到我们全方位的碾压才行啊~~
12、当我们没忍住,伸手就给孩子一个爆栗子,教训着让他们“乖乖听话”“守规矩”的时候,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并不是在教导他们要“盲从”?
13、孩子的叛逆本质是“独立自主”与家长的“管制”的矛盾。
14、首先家长应该坐下来与孩子很理性的交谈一下,问问他的心理感受,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他/她感觉脾气暴躁,叛逆。带孩子去儿童心理科就医,让医生实际的看一下父母自己的行为,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做个榜样。多做些亲子互动,对孩子做的对的事情,一定要给予认可和鼓励。
15、遭受过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
16、无条件放手和完全接纳只是概念,要在行动上做到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更多自我修炼。
17、往往这个时候,父母们总觉得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你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你让他不要做的他偏去试试。对孩子来说,发脾气是他们想要掌握主动权的方式之当他们想要独立时就会发脾气。
18、叛逆期内的孩子可以让你疯狂,让你恨也恨不起来,让你无语到默默无闻。因为他们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你越和他解释,他越听不进去,而且还很反感。真的,只要他不偷不抢,不嫖不赌都是万幸的了。有些经验也只能让社会来教育他了。所以大方向不正确的得和他说明白。
19、凭什么我要做一个君子,不能做一个小人?当这个社会“小人坦荡荡,君子常戚戚”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君子?
20、最后,孩子,你们知道吗?古时候上学堂,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孔子像,这叫做“仪式”。我们现在的生活为什么总感觉轻飘飘的,越来越忙碌的同时也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幸福?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淡漠了生活中一些必要的“仪式感”。
四、面对孩子叛逆期家长的心情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都会有一个叛逆期,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儿,说明孩子正在有自己的想法,不只是一味地听从家长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
2、心累心累,都是什么熊孩子?写字丑也就罢了,成绩还那么差!成绩差也算了,还那么不听话!
3、总之,孩子们都表示,他们懂得家长和老师制定规则是想爱护他们,但他们很反感这种居高临下式的“爱护”。
4、俺家闺女长大了!没有必要担心00后!他们更加懂得爱!懂得奉献!
5、孩子们都在不经意间长大,再不记录,他们都大了,愿我身壮力健,好好陪伴子女长大成人。
6、第通过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
7、所以我在想,在孩子每一次挑衅“规则”的时候,咱们能不能多花点精力去探究一下这个规则背后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支撑?咱们是不是能够让孩子借由这个简单的规则去观望其背后所掩映着的那个更加廓大浩渺的世界?从而对眼前的这个世界产生一些些敬畏?
8、二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兴趣,比如追星,这是他们在寻找理想化的自我;比如喜欢网络游戏,可能是他们同龄人的话题,也是他们解压、躲避现实学习压力的方式……
9、其实初中的孩子都是心里有数的,只不过他们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他们的存在。对于初中的孩子,只有唤醒了他们心里的内动力,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所谓的初二现象还有青春期的叛逆。
10、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1、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看,听话乖巧的孩子好管理,不会惹事,可以省心,当然很好了。孩子只要按着家长和老师规划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和挫折,一帆风顺地成长大。但当他成长大后,开始要他自己拿主意办事情的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呢?那时,老师说,你已经毕业工作了,我不管了。家长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任务完成了。那孩子怎么办?
12、奉劝各位不要惹我,我可是进去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幼儿叛逆期的宝宝。
13、咱们回到开始那个话题:想让叛逆期的孩子“守规矩”?
14、我们的父母老师曾经就是这样对我们说的呀!
15、不与别人盲目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是时时苛求自己,自己就会活在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
16、孩子产生问题是结果,原因在家庭教养教育中早已形成,现在网络与学习内卷使事情变本加厉。
17、化淡妆并不浪费时间,女生披长发更不会——因为连扎头发的时间都省了啊。
18、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适当时候示弱,非原则问题允许孩子“赢”;
19、可是,当我五岁的孩子都会缠着要我买化妆盒的时候,在我发现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痴迷于cosplay的时候,我突然间警觉了一件事:这些孩子不愿意“守规矩”,真的只是在青春叛逆那么简单吗?
20、如果你已经因为过硬的态度与孩子产生隔阂,或者你认为孩子在学校有什么重要的经历对你有所隐瞒,这个时候你要积极联系学校老师,让他多注意一下孩子,看看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生活上的问题。
五、怎么度过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的感想
1、(莫名地感觉自己好“阴险”~~嘿嘿~)
2、当孩子做错事需要受到惩罚时
3、青春期孩子叛逆原本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不是必然,而是父母错误育儿方式造成。作为父母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办法,万万不可轻言放弃!
4、有时候家长会觉得那样表扬孩子会很虚假很肉麻,但是孩子不这么认为,他们缺乏的就是家长的肯定,是外界对自己的积极反应。
5、3当孩子发现他的闹没有让家长做出妥协,也会慢慢调整过来。
6、孩子叛逆期因人而异,一般孩子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三年都是叛逆期,这个时段的父母最苦恼,多理解孩子的同时,还要准备好极大的耐心爱心与孩子做朋友,不要和孩子较劲,多沟通更要学会倾听,沟通要讲究艺术,即使不喜欢孩子的一些事,家长也要从孩子角度先要做一些认同,然后再慢慢用商量温和的口气告诉孩子,父母认为某某不妥,我认为应该**你觉得如何,一定用商量的语调,这个平台就是先尊重了孩子,信任了孩子,家长的每一步努力,都是尽可能缩短孩子的叛逆期,另外,孩子经历一些坎坷时,家长也不要着急,要给孩子时间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长大的,您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相信孩子会懂事的。
7、关于孩子教育上的问题,建议你可以去美希老师博客上看看,我经常关注美希老师的,很多文章写得很不错
8、经典美文|国学文化|励志文章
9、可是等阿尔菲走出家门,到了外面,他才发现他需要的一样东西,背包里没有。原来阿尔菲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拥抱。这时妈妈出现了,带着她的拥抱,还有阿尔菲最爱的那双小红鞋。
10、早几天好没那么重要。我女儿就拿不准不高兴就拼命反抗。护士医生都妥协了,让我回家给她套圈。
11、女儿在家有时候脾气有点大,事后我问她,你什么时候能不发脾气呀?人家回答长大了就不发脾气了。
12、感觉闺女越来越大了,扎可爱的发型已经不可爱了,越来越成熟。
13、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影子,要培养其他的正确举止言谈,树立良好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要注意方法。要慎重对待,如果孩子比较固执和任性,要以和蔼的态度和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切忌打骂,过度压制,等他心情好的时候再正确引导。效果会更好,以免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和内向,出现叛逆性格。同时要奖惩分明,多鼓励,是一种促进。
14、就即便是赞同严守校规的同学,给出的解释也竟然是:在国内的大环境中学习,我们暂时是不可能改变环境的,所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完全妥协。等着吧,等我将来当了教育部长……
15、(2)青春期的孩子脾气莫名的焦躁,这是一种生理反应,但不要形成一种习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绝对不提倡一味的顺从,因为这个纵容一定是要有底线的,而且家长要守住这个底线,不能妥协。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时,家长假如说一味的顺从或者妥协,就等于告诉孩子做事情没有原则性,什么事情只要他一闹就都能达到他的目的,那么将来他就会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家长。
16、有时小孩叛逆得真得不想管,看见就烦,我这种心理是不是有问题?
17、其实撒泼只是孩子对付你的一种方式,一旦你妥协,下次他还会用同样的方式逼迫你,所以就让他撒泼个够,孩子是很聪明的,他看你不为所动,也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时候你再过去跟他讲道理,往往他就能听进去。
18、其次,在你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状态下,跟孩子沟通。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他之所以叛逆就是想争取他人生的自主权,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很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业水平的,但他想要自己管理自己的人生。所以你可以心平气和的去跟他沟通,尊重他,了解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和想法。而不是指责他现在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跟他讲:你现在不学习,以后会没有工作过不好生活。当你指责他或者跟他讲大道理的时候,就不是沟通,孩子会认为你想要控制他。
19、男生剪个非同凡响的发型是个性的表达,没有个性的青春还能叫青春吗?
20、虽说这种思考还是有着一些青春期的叛逆冲动在里面,所以会显得锋芒毕露、桀骜不驯。可我们如果大力压制住他们的质疑,不许他们坦诚地表达出来,那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我们,和看到真龙就吓得抱头鼠窜的可笑“叶公”又有什么区别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