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雪夜的诗词(100句)

2023-02-06 12:47: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形容夜雪的诗词

1、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哄落春风里。(李白)

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4、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5、听觉:四句笔锋一转,从听觉角度来写。寂静的夜晚,不时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清晰的响声,可见雪下之久、之大、所积之厚。

6、终南望余雪/终南望残雪

7、苏东坡最神奇的一首诗,顺着念是千古绝唱,倒过来念仍是千古绝唱

8、(睡眠中)实在惊讶被子和枕头的寒冷,又看见窗户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应该是)雪下得太大,时而听到(外面)雪压折竹子的声音。

9、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10、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11、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12、每日诗词——卜算子·严蕊(最高贵的卑微)

13、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4、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5、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16、寒冷的冬夜,诗人心绪不佳,彻夜无眠,感觉“衾枕冷”,看到“窗户明”,听到“折竹声”,不由自主地写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清平乐·雪》宋孙道绚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19、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0、黄庚《月屋漫稿》诗集中,随处可见。

二、描写雪夜的诗词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3、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

4、视觉:第二句,深夜之中,原本应该伸手不见五指,却“复见窗户明”,所以由此展现出雪的洁白和晶莹,可以照亮黑夜。

5、译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6、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

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8、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0、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11、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李清照《临江仙·梅》

12、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13、感觉:首句不从正面写雪,却从感觉写起,含蓄地道出“夜雪”悄无声息地来临了。“衾”“枕”暗示“夜”字,“讶”“冷”暗传“雪”字,紧扣诗题,文笔简洁了当。

14、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15、雪声如飞沙,风声如翻涛,三更天地闇,雪急风愈豪。

16、《苑中遇雪应制》唐代:宋之问

1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18、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19、像“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20、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三、关于夜雪的古诗词

1、撰稿|田南池播讲|雅坤

2、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3、诗词大意:洋洋洒洒,这世间的轻盈模样都让你做尽了。半夜大雪还在飘飘洒洒,外面寒风裹着雪粒不断的敲击发出响声,多半是落在了梅树和竹子上了。清晨迎着日出打开阁楼的窗户,片片雪花踏着寒风飞来,晶莹的六瓣很是好看,可惜熏炉里传来的热量很快就把雪花化为蒸汽,腾腾上升,笼罩在头戴的金钗上。

4、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6、诗人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方法。此评恰当。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不仅是因为“衾枕冷”,更多的是借“夜雪”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暗示谪居浔阳(九江)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7、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8、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9、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10、诗词大意:老白我爬到床上顿时感到很惊讶,因为这被褥和枕头冰砸凉啊,刚刚躺下,侧身看向窗户,窗纸都被白雪的反射的寒光照亮了。夜已经很深了,老白我要闭眼睡觉觉了,不过老白我心中有数,外面的雪一定很大,因为时不时的可以听到竹子被积雪压断的声音。

11、可诗词君一片雪花也没见到,

12、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13、(以上内容可上下滑动查看)

14、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6、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17、这首诗没有正面写雪景,而是从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诸方面写起。

18、借雪表现对统治者的不满。

19、写雪没有新奇的,高雅的语言,却将夜雪写得如此厚重。

20、点亮“在看”,坚持日记一首古诗词

四、形容夜雪的诗句

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热酒、火炉,虽是雪天,却温暖至极。

3、全诗短短20个字,没有大笔墨的写雪之美,描述雪的形态,可每一句都是雪最好的表达。

4、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可谓侧面描写的传神之作。)

5、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6、黄庚早年习举子业,宋亡后抛弃科考,

7、我如堕重围,百计无由逃。

8、遥知身上飞花满,不肯东留又一回。

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0、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

11、大雪夜间降临,原本应该悄无声息,但诗人被寒意惊醒,“冷”、“折竹声”婉转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愁思感慨。

12、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13、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14、诗词大意:大雪漫天乱坠,扑地四下纷飞,田地都被白雪铺满。吴国百姓都被冻得死去活来的,还说是国家祥瑞?

15、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16、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7、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18、这首诗写了雪,梅,诗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高雅的情趣。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五首深情诗词,总有一句让你黯然泪下

五、描写的诗句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夜已深沉,夜色凝重,此时诗人举目视窗,本该漆黑的一片,却见窗户光明白亮,说明雪下得大,积得厚,正是积雪的强烈反光才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3、僵缩不能寐,起坐拥故袍。

4、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

5、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颈联继续写景,分别用和雪相近的“柳絮”、“梅花”,来写雪之美。

8、五十句诗词,欣赏诗人们笔下的雪色美景

9、译文: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10、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11、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12、夜深了,雪肯定越来越大了。时不时,还可以听到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13、欢迎各位爱好古诗词的朋友关注“一天一首古诗词”,我们将每天推出一首与当时当情当景相适应的古诗词及赏析。

1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5、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16、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17、《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18、译文: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19、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为儿童赋能为父母分忧为教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