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琴声美妙的诗句(100句)

2023-02-05 13:17: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夸赞琴声悠扬的诗句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戴美政文/图视频:王宇峰戴美政

3、都被大家深厚的诗词底蕴打动

4、译文:曲终收起拨子时当心一画,四弦齐响,声音强烈,如绷紧的丝绢突然断裂。一曲虽终,而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回肠荡气,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5、(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6、欲将心事付瑶琴 —— 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翻译: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真率会联合创始人、河南工业大学外宣专家

9、清石涛立轴纸本墨笔《对牛弹琴图》

10、绮叠萦散,飘零流转。婉转的笛声牵动了落日的余辉,恍若长空里万点的花瓣纷纷飘落,将凝重的图画点缀成一副梦的意境。

11、首先,作为小片的主题音乐,在创作中作者用了钢琴、小提琴和竖琴,还有电子音色作为铺底,不仅以干净的音色,突出主题,还考虑符合片中诗和画的意境,起到烘托气氛,使音乐不失清新向上的色彩。由于小片要求一分钟,所以只采用了简单乐句,简单的钢琴织体,突出长线条的小提琴的独奏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音符表达90后出生的年轻作曲和演奏者对廉洁颂的一种领悟和抒发。

12、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13、竹林深处,琴声悠扬,我不再彷徨,不再迷茫……

1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意思是: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15、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1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7、刘长卿刚中进士不久,还没来得及释褐便逢上安史之乱,于是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

18、释义:瞿塘峡口,水雾蒙蒙,像轻烟一样低低地笼罩着江水。白帝城上的月亮已经向西偏斜。深夜有人唱起了令人伤心的竹枝民歌,当唱歌的声音哽咽着时,山上的猿猴和山鸟都一起悲伤地啼叫起来。

19、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1939年春,西南联大师生在昆明公演抗战话剧《祖国》,部分演职人员合影,右起:闻一多(舞美设计)、孙毓棠(导演)、凤子(主演)、陈铨(编剧)。1940年,联大师生在昆明广播电台演播话剧《祖国》

二、描写琴声美妙的诗句

1、(拼音):yúyīnniǎoniǎo

2、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3、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的老师

4、身处城墙水泥的楼房之间,少了份清幽,少了份安宁……

5、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6、未能参加的小朋友也不用担心

7、现场还有很多诗词小达人

8、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下为其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诗句:

9、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10、此画为清初画家石涛所作,画中诗句乃是石涛和挚友之间的唱和:

11、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12、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13、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1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5、微风拂过清香溢发幽远,

16、朱丹弹奏钢琴之视频戴美政摄

1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18、(简评)这是洛城夜晚苍凉幽远的笛声,让游子生起浓浓思乡情。

19、“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0、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

三、琴声优美的诗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那广袤无垠的草原,曾纵马驰骋,曾放声高歌,曾开怀大笑,也曾赶着一群牛羊,去另一片牧场。

3、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

4、(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5、我曾向往陶渊明的悠然独往来,我曾向往林逋的梅妻鹤子,一切的一切仿佛不那么现实,仿佛一切都只是存在梦里。但如今的悠然,宁静,让我相信在当今破烂不堪的环境中,总有一份宁静安详是被守护的,我愿放弃自身的污浊,投身于这份美好,洗涤了我心灵的灰暗……

6、昆明广播电台发音室旧址保存完好,整座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共有各类房间30间,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80年来一直都在使用。据档案资料和曾到该台多次演讲的联大教授曾昭抡1940年日记记载,该建筑1938年筹建,1940年5月竣工,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等材料均为进口,所用墙砖为当时在普坪村建起的三座砖窑烧制。

7、7月24日13:00镇江

8、有时候我读一些诗,就会感觉到诗里的诗情画意,不读诗的时候会感觉好枯燥。

9、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齿留香。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文明经典,与圣贤同行。诵读经典让校园充满朝气,心灵沐浴书香。愿千年文化瑰宝,在群实校园绽放溢彩,让我们挽手相携共同走出文明的厚重绵长!

10、(简评)这是玉门关外幽幽的羌笛声,如此辽远而苍凉,让苍茫大地充满诗意。

1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唐·王维《竹里馆》翻译: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12、环湖旅游设想与抗战广播回顾

1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牛声一呼真妙解,牛角岂无书卷在。

17、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18、点击下列关键词,查看往期抗疫经典名曲

19、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20、作品力求创意新和寓意准,通过几种艺术的方式对一个主题的阐述,启迪人们对廉洁自律的认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创作,每个参与工作的同志都是或在办公室、或在自己家中通过自己的记录,最后运用网上技术合成来形成这个小片的,也就是以隔空录制的方式将诗、画、乐融为一体,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中感悟清风正气的美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赞美琴声的诗句

1、译文: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铺满了整个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步上台阶,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哦,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

2、碧荷掩映湖水如诗如画,

3、独倚高高桅杆,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江上青峰孤耸。

4、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都是一种召唤,那是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在这样繁华忙碌的生活中,我们都渴求的回归,那不是欲望,而是一种希冀。

5、朱丹即兴拉起小提琴戴美政摄

6、邀请你的朋友来看精彩演出

7、昆明广播电台发音办公楼现貌(2005)戴美政摄

8、吟诵自古便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是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吟诵之声日渐稀少。

9、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名为《对牛弹琴图》的人物画。此画构图十分奇特,上下分层,有多人题跋的诗句,而令人好奇的是明明是画,却被诗句占了大部分画面,只留左下方清然淡雅的对牛弹琴图。图中高士粗笔湿墨,神情静穆,手抚七弦,眼望着画外,亦是自吟,亦是自喻。玄牛墨染健硕,画中取背,抬头倾听,亦或鼓掌,亦或惊绝。

10、昆明广播电台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功率最大的国家广播电台,1940年8月1日正式开播,先后以国语和广东话、厦门话、台湾话、上海话等汉语方言和英语、法语、日语、缅甸语、越南语、泰国语、马来西亚语,共12种语言播音,该台在西南联大师生支持下,与美国等盟方合作,全力进行抗战国际宣传,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广播战,传播反侵略思想文化,并为中美空军多日作战导航。1950年3月改组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有关详情,请看本号微文《1949:云南起义时的昆明广播电台》)。

11、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12、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13、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像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14、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15、“练色娱目,流声悦耳。”——出自于《七发》两汉:枚乘

16、(简评)这酒席上幽幽的笛声,让人怀旧,但怀旧之后,则“长精神”看前方“万木春”。

17、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8、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19、庭院知了声声,庭内琴音清澈,诵声悠扬。

20、关于CortEarth100:考特地球100系列专为热爱复古琴款的人们而设计,传统经典的外形,精细的做工,质朴简洁的外观,完整的体现了黄金年代的原声吉他所有的特点,特殊设计的扇形切削X音梁,为此琴带来了更大的音量和更加完美的音色表现。

五、夸琴声好听的诗句

1、释义: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

2、人民期盼清风吹遍华夏,

3、抖音号:203901457

4、此次到昆明广播电台发音办公楼旧址考察的,包括刘飞(市导游协会原副会长)、刘文生(资深导游、旅游文化讲师)、朱丹(退休工程师兼收藏家)、陈云梅(导游兼“益企播”直播平台导播)、王宇峰(导游)、乔程(导游)、李青(昆医附二院主治医师)。他们兴致勃勃地考察了这座发音办公两层楼房的外观和内部,包括演播厅、录音控制室、小播音室、编辑工作室、会议室等,本号主编戴美政应邀为各位导游介绍昆明广播电台旧址沿革,云南音像出版社业务负责人秦毅和录音师方达接待考察。

5、昆明广播电台旧址竖立的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戴美政慑

6、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雍陶《韦处士郊居》

7、诗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音乐:建议陆春龄(曲谱)版本的《鹧鸪飞》(笛子独奏,古筝伴奏),网上很多的。

8、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9、面包那酥香柔软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面包经得起各种口味的挑剔。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它的表面富有曲线美的巧克力花纹,优雅的曲线和美妙的口感是视觉与味觉完美的享受。加了奶油的面包奶香浓郁、口感深香有回味,吃在口中香软诱人,自有一种独特风味,令人一品难忘。面包是来自母亲的爱凝结的世间最美味的食物。丝滑的巧克力在小蛋糕上好像要流下了,金银香甜的小珍珠糖散发着迷人的果香味!玫瑰状草莓雕的十分细腻。光滑鲜亮的蛋糕上散落着颗颗的小糖果,散发着甜蜜诱人的芳香,那美丽诱人的色泽和入口即化的口感让人难忘。

10、水流荡荡水犹寒。叹高山、无语花间。听阵阵松涛,层层瀑布如烟。云鬟绾、淡雅容颜。莲心伴。丛岭飘飘有曲。恁是琴仙。问知音怎遇,梦里话桃园。

1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12、大家考察参观中,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该台抗战广播史实。以文艺演播来说,因录音条件的限制,当时该台的抗战文艺广播,除播放唱片外,文艺节目多以现场直播方式进行。其中,以每周六的“特别节目”最受听众欢迎,主要约请外来文艺团体和文艺界人士演播。音乐广播方面,参加演播的有国立音乐实验管弦乐团、西南联大歌咏团、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回声歌咏队、西南运输处金桥音乐社、云南歌咏协会、晨曦歌咏团、歌岗合唱团、邮工合唱团、青年合唱团、中法合唱团、西南夏威夷乐队、大自在音乐会、今虞琴社,等等。这座大发音室常常挤满来宾,歌声激昂、乐声振奋。

1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4、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15、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16、译文: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17、《琴歌》(作者)李颀(朝代)唐

18、有声欲说心中事,到底不爨此焦桐。

19、1940年8月,昆明报纸刊发消息预告,西南联大歌咏团为纪念“八一三”抗战在昆明广播电台演播抗战歌曲闻黎明摄

20、昆明广播电台大发音室(演播厅)现场考察之合影,左起:王宇峰、刘飞、戴美政、朱丹、李青、陈云梅、乔程、刘文生方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