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一字成语大全100个造句(100句)

2023-01-27 17:30:1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一字成语大全100个

1、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2、近:老奸巨猾反:初出茅庐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5、从前,有个人在路上边走边吃梨。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位医生。医生对他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却会伤脾。”那人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枣,问道:“那么吃枣呢?”医生说:“枣补脾,可是会伤害牙齿。”那人说:“我有办法了,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说完,他把枣一口吞了下去。

6、(提示)指想尽办法刻苦读书。

7、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8、近:完美无缺反:一无可取

9、▍综合整理:江苏微教育▍编辑:小苏君▍审核:凤凰君

10、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11、近:言听计从反:我行我素

12、近:费尽心机反:无计可施

13、(提示)比喻因疑虑而引起惊恐和担忧。

14、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15、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16、(注释)罗:捕鸟的网。

17、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18、近:旁门左道反:康庄大道

19、(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80个文化典故,课外知识拓展必备!赶快收藏!

二、一字成语大全100个造句

1、(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2、(注释)滥:蒙混。充:冒充,凑。竽:古乐器名。

3、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4、?读一读,唱一唱:声母歌、韵母歌、整体认读音节、汉语拼音标调歌

5、近:真心实意反:三心二意

6、半死半生: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7、近:颠沛流离反:衣锦还乡

8、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9、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0、(注释)暗:浓绿。明:亮丽。

11、(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12、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13、(提示)指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14、?太强了,小学语文多音字一句话总结!留着教孩子

15、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我们接触到的成语大多数有四字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一些成语故事比较生动形象,蕴含着宝贵的知识和道理。这些成语故事大多来源于神话故事、语言故事和历史事迹,不仅故事情节生动,而且包含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去学习并传承下去。

16、近:知恩图报反:忘恩负义

17、?修改病句的口诀、方法,让孩子做一遍,考试不丢分!

18、(提示)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19、?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一文搞定标点符号!

20、(提示)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三、所有成语大全

1、(注释)璧:圆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2、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3、(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说二是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4、?正确规范握笔姿势一图看懂!现在知道还不晚(转给孩子)

5、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6、近:见异思迁反:一成不变

7、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8、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9、(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10、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11、(提示)比喻两者相争,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一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连用。

12、其实,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也需要语言沟通,在交流时会用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就包含有成语故事类,它能精准表达主人的想法。善于运用成语,还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感,用以往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更能引发别人的共鸣,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成语,既能增加孩子的词汇,又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扩大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和知识。

13、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14、?《经典咏流传》开场白合集——和诗以歌,照亮语文

15、?《人民日报》选出最难认的30个汉字,很多人只认识第一个,你呢?

16、(提示)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17、(提示)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

18、最有用的衣冠——优孟衣冠

19、最贵的话——一语千金

20、?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超全整理,暑假预习/复习必备!

四、三字成语大全100个

1、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2、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3、?小学语文192个比喻句和拟人句汇总!快快收藏!

4、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5、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6、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7、回复“成语”或“谜语”查看成语大全、谜语大

8、小学成语大全及解释——五年级

9、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10、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11、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2、(提示)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13、?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14、百花争妍: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5、近:兴风作浪反:息事宁人

16、鹰击长空、群雄逐鹿、百鸟朝凤、指鹿为马、鳞次栉比、缘木求鱼、一飞冲天、鹏程万里、风声鹤唳、一鸣惊人、沽名钓誉、逐鹿中原、有凤来仪、沉鱼落雁、惊弓之鸟、声名狼藉、水至清则无鱼、一石二鸟、鹤唳华亭、涸辙之鲋、鹤立鸡群、笨鸟先飞、鲤鱼跳龙门、鱼米之乡、声名狼藉、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奔豕突、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如狼似虎、抱头鼠窜、狼烟四起、鹰视狼顾、鹤发童颜、一琴一鹤、闲云孤鹤、不舞之鹤、鹤鸣九皋、孤雌寡鹤、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

17、近:从容不迫反:惊慌失措

18、(注释)亡:丢失。牢:牲口圈。

19、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20、(注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

五、多多成语

1、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2、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3、?小学语文小学生读后感、观后感没法下笔?点进来(附范文)新

4、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5、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6、近:惊慌失措反处之泰然

7、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8、?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常考古诗)题目和答案,家长可以考考孩子!

9、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10、(注释)矛:长矛。盾:盾牌。

11、(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12、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3、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4、(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15、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16、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17、(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8、近:天翻地覆反:风平浪静

19、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20、?《开学第一课》写作方法点拨!孩子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