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句古诗描写水墨画(100句)
一、描写水墨画的诗句
1、两宋时期,文人更为崇尚诗画合苏东坡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继承和倡导的就是“诗画合一”之诗情画意。
2、山无语,山无需多言,山的风流不必包装作秀,天然一副“酷”样,在那儿,就是好。是读山的人,但是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
3、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5、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6、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7、竹林入静探风骨,心象登高境未央。
8、当年唐太宗著名宝马“拳毛?”。近代郭子仪家中好驹“狮子花”。而今新画之中就有这两匹马,使得识马的人久久感慨赞夸。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其余七匹也都是特殊而奇绝,远远看去象寒空中飘动烟雪。
9、飞透纸窗斜取势,吹回溪面舞因风。身游水墨画图中。——宋 李洪《浣溪沙▪梅菁山遇雪》白话译文:风通过纸糊的窗户吹到画上,画中的溪水因风的吹动开始舞动,我如同身在水墨画中一样。
10、《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节选)唐代:杜甫
1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2、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窄崿既崄巇,触石辄芊绵。登封瘗崇壇,降禅藏肃然。
13、《陈式水墨山水》年代:唐作者:方干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14、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15、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16、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17、春风幻景霞光照,松岭疏纱大雁旋。
18、画画的过程也就是寻找自我状态的过程。有人说要达到天人合胸有成竹的境界,有些玄虚,那得看机缘和悟性。我画禅意水墨画,其实就像人们练瑜伽,瑜伽是什么不重要,中国的也好,印度的也好,反正它不像体操那样需要很好的筋骨功夫,也不像武术,刀枪棍棒,拳脚相加,少了一点斯文,更无需诵经礼拜,一心皈依。它只是身心轻松,舒展自如,在韵律节奏中体悟心境的恬淡闲适。
19、矢矫翔鸾溪上峰。飘萧雪霰打船篷。
20、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二、哪句古诗描写水墨画
1、真个美。水墨观音难比。——《谒金门·真个美》无名氏
2、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4、白话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5、花甲凭栏犹扼腕,菊霜篱下正添香。
6、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参差不齐的树影映在江面上。
7、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9、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10、《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关于水墨画的古诗还有请问你还需要吗
11、一片舞裀欹弱柳,风来时复托腰肢。
12、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13、译文: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参差不齐的树影映在江面上。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14、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15、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顿悟顿修,单刀直入的大彻大悟一般人体会不到,而积跬步得以至千里的渐修渐悟我们还是能做到的。
16、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7、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18、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19、《题画梅》清代:李方膺
20、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巫山一段云北山烟雨》李齐贤
三、水墨画有关的诗句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2、《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4、到闲人闲处,更何必,问穷通。但遣兴哦诗,洗心观易,散步携筇。浮云不堪攀慕,看长空、淡淡没孤鸿。今古渔樵话里,江山水墨图中。千年事业一朝空。春梦晓闻钟。得史笔标名,云台画像,多少成功。归来富春山下,笑狂奴、何事傲三公。尘事休随夜雨,扁舟好待秋风。
5、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6、笔里横舟走百川,柳花谷屿在心田。
7、潘天寿说:“艺术之境,虽近在咫尺,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古人把绘画分为神、逸、妙、能等不同的评论准则,只有符合了这些标准才能成为上品。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之雅俗格调各异,欣赏目的的不同也就影响了对作品的价值取向。如果真按这些条条归类沿袭,画画时不知如何下笔不说,只能耽误了正事。
8、纸上烟云动大千,高才早已入林泉。
9、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10、三边水墨画遥山,下有玻璃万顷寒。蟾兔上时留倒影,鱼龙舞处动微澜。旧来楼观东西出,未觉乾坤表里宽。更向上头高着眼,湖光今作一杯看。
11、现代人喜欢大谈“形而上”的道,因为是精神范畴的,显得很高尚和神秘,却羞于谈“形而下”的技。其实,道与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一幅作品的感人与否,取决于画家意境内涵的营造与外传,而这源于我们对所表现景物的本质精神的认识和感悟。在具体表现时,重要的是要摸索、形成与题材、意境表现相适应的笔墨形式语言。如何提高自身的笔墨形式语言能力,是我们经常要重视和实践的,我们只有不断地修炼、积累、提高自己的审美品格和艺术修养,学习和借鉴历代大家的笔墨语言,到自然中去体悟,并具有国际视野,才能使自己的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得到丰富和提高。舍此,别无他法。
12、水墨古画山石屏,雷起龙蛇枯木藤。——《息暑岩》黄庭坚
13、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14、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15、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图。举烛前观,但见沧洲清逸,招人欲去。
16、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单调,意境丰富。黑白调子的水墨画早期都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虽然仅有黑与白,但因为纸色的关系,其实是略为偏黄的。彩色的水墨画在近代有泼墨山水的应用,也有水墨动画的应用。与水墨画有关的还有水墨版画。与一般版画不同的是,水墨版画虽然也是木刻版画,但使用宣纸做为纸材,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水墨印刷,层层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张作品都明显不同,也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17、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1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9、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20、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四、关于水墨画的古诗
1、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如昔玩。
2、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3、它只是用平常心悟千秋道,不用深思熟虑,自然中领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心境与智慧。
4、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宋张嵲《墨梅》
5、风潇古道声空吼,浪鼓苍秋雪未燃。
6、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 郑燮《墨竹图题诗》白话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8、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9、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0、晚云几处水墨画,秋树数番红绿缬。——文同《东山亭》释义:描写了日落时分秋天的景色。
11、高高的峰顶如利剑插入云霄,矗立在天地之间。高耸入云的山脚下,是一条小溪,潺潺的溪水清流见底,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出溪底的砂石。溪水两旁的石壁色彩斑斓,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映出的溪水的影子,都是五光十色的,石壁上长满了青葱的树木和四季常青的翠竹。苏东坡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竹》短小但精辟诙谐地写出了竹对文人墨客的重要性。
12、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
13、循级而上,半山处停驻,见索道横跨山峦,悬空承载人往复来去,好一个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想像着,半空凌驾,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岭,不曾登临,心已慌跳。
14、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15、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16、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17、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18、明清山水画家都取法宋元,所谓“运宋人丘壑,行元人笔意,集宋元之大成”,虽然整体艺术成就超越不了宋元,但一些画家个体如文沈、董其昌、四王、四僧、龚贤等在审美品格、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上都有所突破。
19、天教水墨画罗汉, 魁岸古容生笔头。——唐 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白话译文:上天教我用水墨画罗汉图,魁梧的身体和久远的容貌出自于笔下。
20、出自:清代纪昀的《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五、适合描写水墨画的诗句
1、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2、水墨画感觉一般是写意山水或者花卉、马、松竹之类的多一点.山居秋暝唐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卖炭翁唐白居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6、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7、然而,这一切都不是自然的,而是心中的花草。所谓的风景也不过是与这条墨线相衬托的满纸空白。然而在空白处出现的一轮明月或似有又无的雀鸟,使人们发现了禅趣,在墨线中发现了自我,在色点上发现了满溪流水香的春意。
8、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9、由元代开始出现的重以书入画、重情感抒发、重自我表现的倾向,到了明清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笔墨自身的审美价值在文人画中的确立。明清文人画家对笔墨的认识和理解更趋丰富和深入,尤其是董其昌,他认为笔墨具有独立价值,所谓“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则山水不如画”。他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两个不同世界的存在,一个是自然造物的客观世界,一个是艺术表现的主观世界,人可以用自己创造的艺术境界与自然造物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而体现了人的主观表现就是笔墨。因此境界的高低、气韵的生动、情感的表达和笔墨紧紧相连在一起,透过笔墨表现显示出画家的审美、思想、气质、学养、性情等诸多可以品评的内容。
10、台北故宫古代书画高清电子图234G1118幅
11、一阵微风吹过花儿们翩翩起舞,那舞姿可真是美极了。往前走是一片松树林,绿得仿佛要滴油,树下松针铺成的地毯,比那天鹅绒地毯还要舒服。
12、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谁还记得当年皱眉的时候呢?都说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这样美丽的女子,即使无情也是很动人的。
13、该诗首联苍翠之寒山是远景,而潺缓之秋水由远及近;柴院、听蝉之杖老是近景;渡头、落日、村落、孤烟由近推远,好一幅景致幽深、层次丰富的山水画。又如:
14、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15、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16、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7、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18、一水横空莽太行,清风又带野花香。
19、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0、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下一篇:没有了